中华上下几千年,仁君忠臣又有多少,忠臣良将实在寥寥无几,而君择臣,臣亦择君,像商纣王、隋炀帝这样的君王,如果有臣子战将肯坚持到他们死后,才投降敌军可以说是忠义之极了。

而接下来要说的这位君王,他出身微末,但义薄云天,不贪财不好色,为兄弟两肋插刀,可以说是绝对是一个光明磊落的好汉,一身行的正走的直。相比之后的农民起义出身的君主,他与手下的兄弟情义简直可以说是武侠小说式,像他这样的人,在他之前还有一二,在他之后,几尽绝响。

君之视臣如手足之的意思 君视臣为手足若君死(1)

少年青衫磊落行,义气为先

窦建德,出身在清河漳南的一户农家里面,或许祖先是东汉赫赫有名以武功战果闻名的外戚扶风窦氏,不过到他这辈时候,先祖的福泽早已不在,窦建德俨然是一个成分极好的农户了。

但即便如此,年纪轻轻的他确是一直为人急公好义,一言九鼎。 在他年轻时,附近乡亲有人家中亲人离世,但苦于家中贫寒,窦建德正在田里干活一听闻这件事情,就立刻放下手中活,主动给乡亲送去钱财,并帮忙操办丧事。

而等他父亲去世之时,十里八乡更是出了一千多人来给他家送葬,而别人送他礼物他一概婉言拒绝,坚决不收。

尝有乡人丧亲,家贫无以葬,时建德耕於田中,闻而叹息,遽辍耕牛,往给丧事,由是大为乡党所称。初,为里长,犯法亡去,会赦得归。父卒,送葬者千馀人,凡有所赠,皆让而不受。

他这种品德,估计放到西汉察举制的时候,妥妥的一个贤良孝廉。

如果可以,真希望天下平和百姓安居乐业,不过天下大势不如人愿。

隋大业七年(611年),好大喜功的杨广发兵第一次发兵征讨高句丽,在那个年代,打仗意味着军功,而此时窦建德自然也应声入伍。

君之视臣如手足之的意思 君视臣为手足若君死(2)

不过万万没想到,大军进攻一切安好,杨广硬是要御驾亲征,可惜他的水平捉急,大伙都知道一个上头有了乱指挥的大领导事情一般都办不好,不过一般事如果办不好无所谓,但是带兵打仗,事关国家危亡,几十万百姓丧生高句丽。

做过几年军官的他,生生看着杨广一副好牌打到烂,地方民变四起,于是他心中也认定隋朝已经不行了。很快他的兄弟孙安祖,因为家庭遭遇水患,但官府不闻不问依旧逼迫他服从兵役。

友人被通缉无奈逃到他这里,义愤填膺的窦建德决定私下招募军队,暗中帮助这位兄弟带着人马起义,而自己作为隋朝军官则在暗中照应他,度过这个乱世。

满门被屠,怒火中烧,起兵反隋

计划是极好的,可惜了,当时负责这块地区的官员却是少有的精英之辈,很快发现这伙盗匪于窦建德似乎有所关系。

地方官经过调查很快断定他与盗贼交结的事情,并且最后派人直接灭其满门。

由是郡县意建德与贼徒交结,收系家属,无少长皆杀之。

家人无论老幼皆被杀害的消息传来,窦建德心中充满了愤怒,一向恬淡的他也忍不住了索性直接公开起兵造反。

君之视臣如手足之的意思 君视臣为手足若君死(3)

而我前文说个,他实在是一个个人魅力很强的人,在那个农民起义频发的年代里也很难找到像他这样,不贪财、不好色、一直与手下同甘共苦的农民领袖了。

有了这样的领导人,原本成分复杂的起义军很快被牢牢地整合在他的麾下,而随后窦建德为了带兄弟们奔一个好前程,投靠了一个在当地规模甚大的势力“东海王”高士达。

而所谓枪打出头鸟,高士达的兵力已经壮大到引起隋朝高度关注了。而自然要面临的就是被大军讨伐。

大业十二年的这场讨伐,因为高士达不听窦建德的建议一意孤行,最终被阵斩与乱军之中。

自立门户,招兵买马,大败隋军

自立门户

但高士达的死,其结果就是这位窦建德这位过去高士达手下的军司马因为其为人威望当让不让地使其成为义军首领。

窦建德高士达死后,作为曾经的下属,他还是很仁义地给高士达举行丧礼让他入土为安。而这么做也让过去高士达的部将更愿意去投奔他。

很快凭借优秀的个人军事才能,以及与其他起义后很快骄奢淫逸的其他农民起义首领不同的是,窦建德不屠城不劫财,为人和善,与士兵同苦等一连串品行终究被百姓看在眼里,附近百姓纷纷来投,很快窦建德部下已经又重新积攒了数千人之众,还打下饶阳为根基,俨然一副兴旺发展的样子。

政治眼光

窦建德不仅为人品德上挑不出什么刺,而且窦建德在政治眼光上也非常开明,按说绝大多数出身农民的起义军对各级士绅官僚是充满痛恨的,尤其是窦建德这样家人皆被官吏所杀。

但他恰恰对那些士人足够友好,比如他攻下饶阳城时饶阳县长宋正多次阻挠于他,按理窦建德应该极为愤恨,但其兵败被擒后窦建德却将之引为上宾。

君之视臣如手足之的意思 君视臣为手足若君死(4)

吸纳隋朝遗产

而之后的每次遇到士子都是如此,很快他的行为就在那些大隋官僚里面传播开来了,尤其是附近的山东士族豪杰以及河北等地的士族纷纷来投。

他的势力很快便达到数十万人之众。而一次次击败了隋朝官员的他很快势力稳步增强。而一个更好的机会也即将到达他眼前,那就是隋炀帝杨广之死。

杨广的死后,窦建德部下已经有不少隋朝官员的窦建德已经尝到了优秀的官僚集团对一个新生的政权有多巨大的作用,窦建德随即打起了给隋炀帝报仇的旗帜,进攻当时名声臭大街的宇文化及,一举将之枭首示众。

凭借他屡次的政治表态,原本心有戒备的原隋朝官僚很快纷纷投入其麾下。

外交军事眼光

而窦建德的外交军事眼光也绝对堪称不俗,在外交上窦建德对天下大势分析的非常到位,他很明白自己的真正的敌人是谁,在那个瓦岗势力因为内部矛盾而分崩离析,丧失竞争天下大势机会的年代。王世充虽然占据河南洛阳等富庶之地,但他根基不稳,不足为虑。相反最大的威胁其实是李唐。

于是他很快选择结交王世充,共同抵抗李唐,并且之前攻下杨广殿宇而得到萧皇后也被他毫不犹豫地赠与突厥,与突厥达成和意(这点倒是和李唐一致)。

面对王世充对李唐兵败如山倒的局势,窦建德不是一个愚蠢的人,他很快意识到了问题所在。王世充与窦建德两者面对李唐可以说是唇亡齿寒。窦建德在这种事情上毫不犹豫立即出兵给王世充解围。就王世充就 是救自己。

是非成败转头空,两肋插刀复君仇

戏剧化的转折

按理来说窦建德的发兵之路可以说是毫无问题,但偏偏老天喜欢把千百年难得一见的雄才放在同一个时代。

李世民,面对这个小辈窦建德起初并没有放在心上过于轻敌,然而正是他这一次轻敌,最终造就了他后面戏剧般的终结。

结果举全国之军而来的窦建德被李世民率几千人,杀入阵后,杀的窦建德军大溃。窦建德更是不幸被生擒。

君之视臣如手足之的意思 君视臣为手足若君死(5)

汝以真心待人,吾等忠心待汝

曾经辉煌的窦夏政权,失去了领头羊而分崩离析。不过后面的故事却更是千年难得一见的忠义传奇。

当窦建德被李渊处死之后,这个眼看大局已定的唐帝国如果知道后面的故事一定会后悔如此草率地处死窦建德。

后面已经归隐卸甲的刘黑闼等窦建德部将闻讯,配合心向窦建德的原河北山东等地的百姓,火速光复了原本窦建德的地盘,作为窦建德最信任的将领的刘黑闼在后面的战争中,更是凭借少量兵力于宋州击败唐朝名将李世绩(与李靖同一层次的大将),生擒薛万均兄弟,一时兵势大盛。

君之视臣如手足之的意思 君视臣为手足若君死(6)

唐朝举国震动,命秦王李世民出战刘黑闼。一两军于洺水展开大战。期间刘黑闼不仅击杀了唐朝猛将罗士信(《隋唐演义》罗成原型),而且设下声东击西之计,差点活捉了李世民,如果不是尉迟恭组成敢死队救出李世民,李世民恐怕难逃此劫。

不过终究兵微将寡,败在兵多将广的大唐手中。不过有这样的为之复仇赴汤蹈火亦在所不辞的部下,可以说窦建德泉下有知,亦死而无憾了。

而其起义当地民众到了晚唐唐文宗大和年间, 其败亡二百多年以后仍旧对称其夏王,庙宇供奉不断。可见他爱民之深。

父老群祭, 骏奔有仪, 夏王之称, 犹绍于昔

可以说要是从历代君王中要挑出这么一个有能力有仁心对百姓对下属如此体贴的君主,恐怕天下无人能出窦建德之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