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于彤子的壹读君 丨 彤 云
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多像扫地机器人一样的智能机器人进入我们的生活、解放我们的双手。
但人类依旧对人形机器人充满期望,不断有实验室研发人形机器人,且在展会、媒体露面的大部分人形机器人,总是以女性形象出现。
从2016年首次引发“恐怖谷效应”的人形机器人Sophia,到2021年英国研发的“世界上最先进”机器人Ameca,都是以“女性”身份示人。
影视剧中的智能人形机器人“发展”较先进,能担当主角重任的也多是女性,如《机械姬》、《攻壳机动队》、《阿丽塔:战斗天使》中主角皆是女性人形机器人。连男女比例相对协调的《西部世界》中,“初代机”也是女主角多洛莉丝。
为什么人类更爱造“女性”人形机器人?
机器人一定要有性别吗?说到人形机器人的性别,或许要从决定它们性别的研发者们说起。
当代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分支领域。
在世界上还没有“人工智能技术”一词的1956年,“人工智能技术”的先驱者们齐聚一堂,举行了一场改变未来的小型会议——人工智能会议。
1956 年达特茅斯人工智能会议的参与者:马文 · 明斯基、克劳德 · 香农 、雷 · 所罗门诺夫和其他科学家
曾经参加“人工智能会议”的大佬们已经成为当今数学逻辑学、计算机科学、认知信息学、机械感知学等领域的翘楚,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是男性。
“人工智能技术”是一项复杂的跨学科技术,碰巧跨得都是男性数量偏多的理科专业,而广大男同胞有个共同点:性别男,爱好女。
这或许是人形机器人中“女性”偏多的原因之一。
电影《机械姬》中,有一段关于机器人性别的讨论。
男主迦勒问“机械姬”的研发者内森:为什么赋予她性别, 人工智能不需要性别, 她可以是一个灰色盒子。
内森回答:实际上我认为并不是这样。你认为是否存在一个意识主体,不管是人类或是其他动物, 能够脱离性别区分而存在?
迦勒表示:性别区分是生物繁殖的进化要求。
内森反驳:如果她只是个灰色盒子, 那么交互有何意义?没有交互,意识还能存在吗?总之,性别很有趣。既然已经存在,为何不享受一番呢……
电影中“机械姬”的研发者认为机器人的“交互”作用很重要,因此需要有“性别”定位,尽管这个“性别”与人类存在生殖隔离,和人类的繁殖、演化毫无关系。
电影《机械姬》中研发者家中的两款人形机器人
但现实中,人形机器人的研发者确实会考虑机器人的“交互”功能,追求机器人的外观美,希望机器人能给使用者带来优质的交互体验。
于是“女性”人形机器人承担了此项重任。
男女通吃的女性人形机器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能带给我们极高的情绪价值,但人形机器人能怎么美?
装成美女。
研究发现,人类的面孔美,除了左右面部对称、长相平均之外,还具有“性别二态性”差异。
人类的“性别二态性”受性激素影响,雌性激素高的女性有身材匀称、皮肤细腻、头发浓密等外貌特征,雄性激素高的男性有肌肉发达、声音低沉、面部棱角分明等外貌特征。
然而,人类只对具有超强女性特征的“超女人”面孔有好感,却对男性特征明显的“超男人”面孔产生审美分歧。
分歧点主要出在女性身上。研究发现,女性的审美偏好受排卵期影响,在女性处于排卵期时更喜欢男性特征强的面孔,处于非排卵期时则偏爱女性化的面孔。
研究者猜测,这种变化属于生理本能:在女性有繁殖需求时,对遗传素质要求较高,因此会对男性特征强的面孔更感兴趣;在无繁殖需求时,更看重友善、顾家、负责等个人品质,因此对女性化面孔的男性更有好感。
此外,小朋友、老年人也对“攻击性”过强的男性特征面孔也没好感,会感受到威胁。因此,出于迎合大多数消费者的偏好,人形机器人需要女性身份,降低自己在人类心中的攻击性。
机器人的形象攻击力减法其实机器人本是攻击性极强的“钢铁直男”。
英语中机器人Robot一词,源自 1921 年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笔下的《罗素姆的万能机器人》,原名为“Robota”。
“Robota”是由生物零部件和金属组装而成的生化人,外貌与人类相似,可以独立思考,用于充当劳动力,之后造反毁灭了人类。
“Robota”虽是虚构的,却在当时引发了欧洲民众的恐慌。人们担心“Robota”真的会造反。据说著名的“机器人三原则”就是为防止“Robota”造反设定的。
1. 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看到人类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
2. 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除非这条命令与第一条相矛盾
3. 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除非这种保护与以上两条相矛盾
其实,只需赋予机器人女性性别,就可以大幅缓解民众的恐慌。因为女性性别有一种“魔力”,能让部分人类消除戒备心,自动将其视作无攻击力的个体,甚至弱化其与暴力、犯罪之间的关联。
心理学研究认为,由于两性生理、心理上的差异,会造成女性犯罪数量少、犯罪年龄晚、倾向非暴力犯罪等差异——犯罪性别差异(sex difference in crime)。并解释犯罪性别差异既受犯罪人生理条件的影响,亦受环境因素的制约,且后者的作用更显著。
大多数文化会给女性冠以“温柔娇弱”的标签,这种标签就是一种环境制约,那么披着女性“外皮”的人形机器人会不会被制约呢?
反正它们温婉的形象,更利于被多数消费者接受。
在日本的机器人展会上,一台“外观惊悚”的女性人形机器人演示如何照看婴儿
牙科患者模拟机器人,一看就不会打大夫
除了攻击性大幅降低,女性外表还大幅提升了人形机器人友善、顾家、负责的形象。
就像视频《科技公司记录下研发机器人的搞怪日常》中,被扒胶皮的终结者,像霸道总裁一样照顾他人,惊悚外貌和粗鲁行为精准契合。
喂水用灌的
洗脸用按的
陪玩来狠的
机器人毕竟不是人,“性别”对它们来说只是一层胶皮。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人形机器人能成为我们生活的好帮手,而不是顺手把我们送走……
[1]许丽颖, 喻丰. 机器人接受度的影响因素[J]. 科学通报, 2020, 65(6):15.
[2]袁海燕. 身体·符号·性别:科幻电影中"机器人"的身体政治——电影《机械姬》中的性别游戏[J]. 电影新作, 2018(3):8.
[3]齐琳珲. 新闻写作机器人性别偏见的个案研究[J]. 青年记者, 2021(4):3.
[4]李允明. 国外仿人机器人发展概况[J]. 机器人, 2005, 27(6):8.
[5]林崇德, 杨治良, 黄希庭. 心理学大辞典[M].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