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王维诗词三百首全集?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王维诗词三百首全集(唐诗三百首256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诗词三百首全集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大家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今天跟大家分享一首属于重阳节的诗——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在今天不算大节,但是在战国秦汉时期,清明节和中秋节还没有形成,那九月九重阳和三月三上巳相对,一春一秋,都很有影响,延续到隋唐,重阳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节日。那九月九和三月三,都有祈求消灾避难的意思,只不过呢,三月三在水边儿叫“祓禊”(fúxì)。王维三国王维魏王维以前多在三月上巳,王维魏王维以后固定在三月三日。然亦有延至秋季者(刘桢《鲁都赋》)。),而九月九在山上,叫“登高”。当然消灾避难只是节日的一个内容,这两个节日也都有着顺应天时的快乐,三月三正是莺飞草长的仲春嘛,人们蛰伏了一冬,此时都要走出家门,赏花问柳,这叫踏青;而九月九呢,则是草木摇落的深秋,再往后就是寒冬了,又该蛰伏起来,所以人们也会走出家门,看看那些耐寒的秋草秋花,这叫“辞青”。由此呢,又引发出来一个意向,大自然的深秋不就意味着人生的晚境吗?所以重阳节又称老人节,有乞求长寿的传统。那这么多的意思加在一起,逐渐就形成了重阳节的三大活动:登高宴饮、佩茱萸、赏菊花。登高宴饮嘛,那是秋高气爽,极目远眺,玩儿得痛快;佩茱萸呢,是消灾辟邪;赏菊花是求长寿。这三件事儿都非常风雅,容易引发诗兴,所以历来重阳节的名篇也很多,比方说杜甫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的就是登高,而杜牧的:“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写的就是赏菊,乃至簪菊。而王维的:“结实红且绿,复如花更开。山中傥留客,置此茱萸杯。”写的则是茱萸。这些诗都非常经典,但是要论流传程度却又都不及王维17岁的时候写的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那这首诗为什么如此深入人心呢?

先看题目——《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日是时间,点出重阳节。那山东兄弟呢,这里头就涉及到中国古代“山东”的概念了。山东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当时关中的秦人称崤山或者华山以东的地区为山东,那有时候也泛指秦以外的六国领土;到了唐代和北宋,一般又以太行山作为山东、山西的分界线,把太行山以东的黄河流域称作山东;那到了金朝,朝廷设置山东东西两路,明朝又设山东布政司,清朝设山东省,这时候山东才又由地理名词变为政区名词。那具体到王维这首诗呢,王维大家都知道是山西蒲州人,当时在长安求取功名,蒲州和长安之间隔着华山,所以他这里的山东其实用的是古意,就指华山以东。那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怀念远在华山以东的蒲州老家的兄弟们,这样的诗怎么写呢?我们这个节目其实已经讲过王维的好多首诗了,总的说来,他的诗是空灵、淡远,如诗如画,但是这首诗不一样,这首诗是王维17岁的作品,那个时候他的感情更充沛直白,诗风却还没有真正形成,所以这首诗写的不像是王维的诗,显得质朴直率而又情真意长。

先看第一句——“独在异乡为异客”,这句诗一上来就直抒胸臆嘛,感情也特别浓烈,浓烈在哪呢?一个“独”字,两个“异”字。有没有人觉得“异乡为异客”说的太啰嗦呀?两个“异”嘛,异乡为客其实也够了呀,再配上“独”字就是独为异乡客,然后我们可以把整首诗都调整一下,变成“独为异乡客,佳节倍思亲。兄弟登高处,插萸少一人”。是不是也可以?其实也可以呀,但是呢,少了缠绵的诗意。“异乡为异客”看起来是啰嗦,但其实是在反复咏叹这一个“异”字,反复强调着自己的格格不入,我就在那异乡啊,当着异乡的客人,眼睛里看到的、耳朵里听到的,甚至嘴里吃到的全都和我的家乡不一样,我看别人都是异样的,想来别人看我也觉得异样吧?这种感觉让我不踏实,让我倍感孤独。那在这种情况下,我多希望身边能有一个人和我分担一下这种生疏感呐。可我偏偏是“独在异乡为异客”,陌生的环境,形只影单的少年呐!那有没有人想到自己刚刚上大学的样子呀?送行的父母已经回去了,新的朋友还没有交到,这个时候,是不是感觉格外孤单?本来这所大学正是自己中学时代的梦想啊,大气的北京也罢、繁华的上海也罢,不都是自己心仪已久的地方吗?怎么真的到了这里,却只是觉得孤单和凄惶呢?我们刚刚说过,王维写这首诗的时候也只有17岁,差不多就相当于大一新生嘛。而他从蒲州到长安,差不多也就相当于今天从各地到北京的样子。谁不是天之骄子、谁不曾挥斥方遒啊?可是呢,真到了竟是独处的那一刻,还是会觉得孤单无助,这就是“独在异乡为异客”呀!真切地、毫不掩饰地道出了少年的乡愁。

那下一句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乡愁本来是时时缠绕的,可是生活总在继续呀,就拿如今的大一新生来讲吧,军训、上课、打水、打饭,忙着认识新同学、忙着适应新环境,忙碌的时候乡愁自然而然地被压制着、被掩饰着。可是呢,一旦碰到一个触媒,这压抑着的感情就会喷薄而出,那这触媒到底是什么呀?佳节呀。中国所有的佳节其实都是团圆节,往年的这一天,自己不都是和家人在一起吃着家乡的美食、说的动听的乡谈吗?如今却只有自己一个人了,每到这个时候,乡愁就像洪水一样滚滚而来,一下下、一波波地打击着游子的心,这就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哪!几乎所有人都体会过,但是在王维之前还没有哪一个人能用如此明白质朴而又如此凝练概括的语言描述过。所以这句诗一出来,就立刻征服了当时的诗坛,也征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成了代表乡愁的千古名句,其实这样既明白又深刻的诗句,我们每个人都能说出来几句的吧?比方说我们之前讲过的元稹的“贫贱夫妻百事哀”,甚至是慈禧的“可怜天下父母心”,都是由诗句演变出来的俗语啊。你可能不知道全诗是什么,但是仅仅这一句就能深深地打动你,让你觉得它既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至理名言,又是你内心深处实实在在的感受,这就是至情至性、脱口而出,朴实无华而又动人心魄。

那诗写到这里,再往下怎么接呢?说实在话真不好接,因为警句已经出来,再沿着这个路子往下走,难免画蛇添足,那王维是怎么处理的呢?看下两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两句话写的多好啊!他避实击虚,由此及彼一下子从此地翻到了远方,从异乡翻回了故乡,从自己翻到了兄弟。他说,遥想我的兄弟们今天一定都在登高吧,他们按照往年的风俗遍插茱萸,却突然意识到身边少了我一个人。大家想,王维当时是17岁,他的兄弟们也还都是少年郎啊,少年过节总是最快乐的。他们说说笑笑、他们打打闹闹,他们把辟邪的茱萸插到同伴的身上、头上,可是呢,忽然之间有个兄弟说了一句:“哎呀,可惜摩诘不在!”于是大家一下子都沉默下来了,都思念起远方的自己来了,这是虚写还是实写?这其实是虚写啊,这些场景都是王维想象出来的,但是呢,他写的又是那么实在,那么活灵活现,仿佛兄弟们真的是在叹息、伤感!这种写法真是委婉曲折,明明是自己在思念兄弟们,却说是兄弟们在思念自己,仿佛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单并没有什么,相反,倒是兄弟们的遗憾更值得体贴,这是什么笔法呀?这就是我一直说的“背面敷粉哪!把兄弟们的欢聚和遗憾写足了,自己对故乡的眷恋、对亲情的向往不也就出来了吗?而且首句第一个字是独,正和尾句的最后三个字“少一人”遥遥呼应,让人觉得回环往复,余味绵绵。那说到这里,有没有人想到了杜甫的名篇《月夜》呀?“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用的不也是这个手法吗?明明是自己独自看着月亮,思念妻子,却说妻子独自看着月亮思念自己;明明是自己惦念着孩子们,却说孩子们还小,还不懂得惦念自己,这也是背面敷粉、委婉动人。那通篇看下来,这首诗为什么如此深入人心呢?因为它明白如话,人人都可亲近,但与此同时它又那么情真意切,人人都会动心,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诗到真切动人处,一字不可移易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