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梁晓声开始动笔写《人世间》,最初一开始的时候,这个书名不叫《人世间》,叫《光仁街儿女的故事》。

人世间郑娟和大姐谈话(再议人世间原型)(1)

周家的原生家庭:就是作者梁晓声的大家庭 梁家

可见梁晓声就是想将梁家儿女,父母故事,以梁家为原生家庭来创作一部小说,他确实感动于他的四弟,感动于父母生养教育之恩,想给父母树碑立传。

想把父母那一代的人,还有他们这一代人的奋斗史给写出来,自然而然,不可能把夫人焦丹给忘记了,焦丹在梁晓声心目中就是贤妻良母,以什么样的形式,以哪个人物原型带入到这个小说中呢?

人世间郑娟和大姐谈话(再议人世间原型)(2)

《人世间》作者 梁晓声和贤妻焦丹,儿子梁爽

郝红梅的原型,郑娟的原型

考虑到焦丹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出身,郝红梅是省长的女儿,从身份,地位,阶层等方面,焦丹比较接近郝红梅,梁晓声后来也说,郝红梅的原型是夫人焦丹

人世间郑娟和大姐谈话(再议人世间原型)(3)

郝红梅和周秉义

我看了小说,也看了电视剧《人世间》,被郑娟的故事感动了,郑娟算是真正的贤妻良母型的中国传统女性,操持家务,伺候公婆,热爱丈夫,维护家庭,善待婆家的亲朋好友,真正从情感上,对梁家的贡献上,焦丹是和郑娟的贤妻良母是最接近的,应该说郑娟的原型之一就有梁晓声夫人焦丹的影子。

人世间郑娟和大姐谈话(再议人世间原型)(4)

郑娟

要说这么一部长篇小说,梁家其他人都有原型,作者这么好的一位夫人,这么善良,这么通情达理的妻子,没有原型写进书里,从情感上,从良心上也说不过去。

梁晓声构思小说,准备以梁家为原生家庭,四弟为原型

梁晓声起初开始构思写一部长篇小说,是在父母双亲去世后,想为父母树碑立传,除了单独写了《父亲》《母亲》以外,还想以梁家为原生家庭,以梁家亲人的生活经历为背景,以四弟和四弟妹的感人故事为背景,以四弟的那些木材厂,酱油厂的工友,朋友为原型,写这些在那个上山下乡年代,留守在城市父母身边的留守青年,是怎样度过这些年代的。

人世间郑娟和大姐谈话(再议人世间原型)(5)

六小君子

以前,梁晓声以知青为素材写的小说比较多,比如:《知青》,《年轮》,《雪城》还没有一部小说写这些留守青年,他也想为这些年轻人树碑立传。

人世间郑娟和大姐谈话(再议人世间原型)(6)

倪萍主演的 知青系列电视剧 《雪城》

当然,作者自己本身的经历就已经足够丰富多彩的了,梁晓声是共和国同龄人,和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他经历了那代人所经历的所有苦难,所有奋斗史,为共和国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想必,他也会为自己和自己的夫人,自己的孩子,自己的亲朋好友树碑立传,实际上是为共和国树碑立传,为老百姓树碑立传。

人世间郑娟和大姐谈话(再议人世间原型)(7)

人世间 小说比电视剧更精彩

所以,他要以真实的态度,真实的经历,真实的历史事件,真实地还原60年代到2010年后这50年来的真实历史,讲述老百姓的故事,反映时代的潮流,以小见大,歌颂真善美,倡导真善美,教人向善,教人向好。

人世间郑娟和大姐谈话(再议人世间原型)(8)

六小君子 聚会

周秉昆的原型是梁晓声四弟,郑娟原型是四弟媳妇庞飞,毫无疑义,因为这是作者自己说的。周秉昆和郑娟这么完美的一对夫妻形象,善良的好人,双方都通情达理,双双为周家做出贡献,无私地奉献,是周家的核心,团结周家成为模范家庭,成为家族。就仅仅是四弟和四弟媳妇一个人的原型吗?

人世间郑娟和大姐谈话(再议人世间原型)(9)

周秉昆和郑娟的原型不止一个

我的解读是:周秉昆和郑娟的原型不止四弟和四弟妹一个人,至少包括了作者本人和作者爱人。这从梁晓声和焦丹对梁家的贡献能看得出来,实际上,梁晓声夫妇才是梁家这个家族的核心,特别是父母双亲都走了之后,梁晓声夫妇承担起了老大哥的作用,因为大哥患有精神病,承担不了。

人世间郑娟和大姐谈话(再议人世间原型)(10)

梁晓声和患病的大哥梁绍先

老二梁晓声实际上成为了梁家的大哥,二嫂焦丹成为了梁家的大嫂,长兄为父,长嫂为母。他们夫妇二人将梁家扛在肩上。

在那艰苦的岁月中,梁家7口人,各奔东西,老父亲1956年就去了大西南四川,支援大三线建设,大哥考上了大学,但由于精神压力太大,被老父亲写信大骂了一顿,不知道怎么的,患上了精神病,被 学校退回家中了。

人世间郑娟和大姐谈话(再议人世间原型)(11)

梁父:梁秉奎和五个孩子们合影 老大:梁绍先;老二:梁绍生;老三:梁绍连;老四:梁绍文 ;妹妹:梁玥

二哥,三哥都作为知青去了黑龙江建设兵团,家中只留下了四弟,小妹和母亲,四弟结婚后,她们一家相依为命,四弟和四弟妹庞飞承当起了照顾大哥的责任。

四弟和四弟妹照顾精神病大哥,太难了!

就像小说和电视中,秉昆和郑娟照顾患病的,卧床不起的周母,付出了很多。就像梁晓声说的,我们一走了之,眼不见心不烦,最多每月向家里寄钱,给大哥交住院费,但一个精神病人,照顾起来,是相当不容易的。

大哥发起疯来,很难控制,大哥曾经将他自己的新家砸了个稀巴烂,就是因为大嫂赌气回了娘家,让已经有所好转的大哥又犯起病来。严重的时候,必须要好几个人把他控制住,实在不行了,就用铁链把大哥栓起来,锁起来,关到黑屋子里。

人世间郑娟和大姐谈话(再议人世间原型)(12)

还要管他吃,管他睡,甚至还要管他吃喝拉撒。这些苦活,熬人的活,四弟妹庞飞和四弟默默地承担起来了。

梁家人为了大哥的事,也算是操碎了心。大哥成为了梁家沉重的负担。家里有个患病的残疾人,大家的心情都好不起来。何况大哥得的是精神病,不消停啊!

据梁晓声写的《我与大哥》,还有《梁晓声自述》,还有访谈节目中说,大哥患病严重的时候,几天几夜不睡觉,折磨自己也折磨家人,大哥嘴里喃喃自语,不停地重复说,有人来抓我了,有人来抓我了。

人世间郑娟和大姐谈话(再议人世间原型)(13)

梁晓声自述 讲了很多梁家的故事

搞得睡在一张炕上的一家人都睡不好觉,都拿大哥没有办法,又不能把他害了,虽然有时,心里不免会想。

就梁家的情况,我写过一篇文章,就是下面这一篇。

推荐阅读:揭秘《人世间》:郑娟的原型是梁晓声的贤妻焦丹,为梁家操碎了心

文章发表后,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关注,点击欣赏,并留言评论,其中有不少评论说到,郑娟的原型不是梁晓声四弟梁晓文(梁绍文)媳妇庞飞吗? 你怎么说是梁晓声的媳妇焦丹呢?

人世间郑娟和大姐谈话(再议人世间原型)(14)

郑娟

《光仁街的儿女们》,还曾用过《光子片的儿女们》和《共乐区的儿女们》,作者念念不忘过去的梁家儿女

确实没错,是庞飞。庞飞的家庭条件比梁家要好得多,庞飞父亲是搞财务的,母亲是老师,她是中专毕业,学财务的,也从事的财务工作,那时的绍文还是酱油厂工人。庞飞是个孝顺儿媳妇,对公婆都很好,对大哥也是尽心照顾。她还有一个女儿叫梁晨。

郑娟的原型是庞飞是得到作者梁晓声确认的。这是梁晓声在访谈节目中公开说的,他在构思创作《人世间》,开始的时候,小说的名字不叫《人世间》,而是叫《光仁街的儿女们》,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这篇小说就是住在光仁街的这一家儿女在将近50年的生活中,是怎么过来的?

人世间郑娟和大姐谈话(再议人世间原型)(15)

周家合影

就是梁晓声的原生家庭,就是写梁家儿女们,就是写梁姓大家族,这么多人物中,都是以梁家儿女为主线。转换到小说中就是周家,周家儿女的故事。周家儿女又以周秉昆为主线,六小君子为副线。

人世间郑娟和大姐谈话(再议人世间原型)(16)

周家过年团聚

说到郑娟的原型为什么有焦丹的影子?有必要将郑娟的故事和焦丹对梁家人的故事做一下对比,对比后,就知道了。

看原著,郑娟对待植物人周母,那是白天黑夜伺候周母,给周母按摩,给周母喂饭 (植物人能吃饭吗?),帮周母掏大便,帮周母翻身,擦身,一年多,不管春夏秋冬,没有让周母生褥疮,始终让周母保持脸色红润,跟正常人一样,就像睡着了一样。

人世间郑娟和大姐谈话(再议人世间原型)(17)

郑娟给周母按摩

谁能做到?也只有郑娟能做到。这还是未过门的儿媳妇,儿子能不能娶人家还不一定呢?

郑娟是周家的恩人

郑娟的付出,得到了好的结果,周母突然有一天自己醒了,得到真相后,自然就接纳了郑娟。周家人知道真相后,也都接纳了郑娟,周父从开始时候的反对儿子娶小寡妇,到支持儿子娶郑娟,说郑娟是周家的恩人

人世间郑娟和大姐谈话(再议人世间原型)(18)

郑娟

郑娟嫁到周家后,操持家务,抚养两个儿子,孝顺公婆,还要养育外甥女小玥玥,毫无怨言。秉昆因送悼念诗,进去半年多,郑娟独自扛起整个家,那种艰难,也闯过来了。

人世间郑娟和大姐谈话(再议人世间原型)(19)

小玥玥

自己的儿子周楠在美国见义勇为,三次挡枪子而英勇牺牲,郑娟赴美处理儿子的后事,居然很坚决地拒绝了10万美元的补偿。解释说,不能花儿子的钱,心里受不了,并说如果秉昆在这里,也会这样处理的,也不会要这10万美元的。

人世间郑娟和大姐谈话(再议人世间原型)(20)

周楠

本作者注:当梁晓声写到这里时,脑子里是不是会闪现,爱妻焦丹手拎20万去哈尔滨救四弟妹庞飞的一幕呢?

他们两口子相互太了解了,太理解了,对钱财看得不重。都是大好人,大善人。通情达理,女的贤惠,男的豁达。算是天生的一对。他们在一起,从来没有打过架,吵过架,甚至都没有红过脸。

郑娟将自己的房子无偿送给好友于虹

光子片拆迁,郑娟的房子,她亲自跑腿,终于办下来了产权证,好朋友于虹困难,张嘴要这个房子,郑娟经过短暂纠结后,第二天就把产权证给于虹送过去了,这样,于虹也得到了和秉昆家一模一样的房子,二楼住人,一楼门面房,可以出租,也可以自己干。于虹把房子一次性出租三年,把秉昆垫的钱一次性还清了。

人世间郑娟和大姐谈话(再议人世间原型)(21)

本作者注:当梁晓声写到郑娟将自己的房子赠给好友于虹的时候,脑子里会不会闪现爱妻焦丹将房子让给大哥住,自己再回筒子楼住的情景呢?

就像有的网友评论的那样,于虹会算账,自己没有房,也没有钱,好意思向郑娟要,郑娟还真给,秉义大哥好心特批,差价3万元,于虹没钱给,秉昆给垫上,等秉昆想将两个门面房合并时,于虹已经自己做主,将房子一次性便宜租出去了,拿到了三万元现金,转手就还给了秉昆。

人世间郑娟和大姐谈话(再议人世间原型)(22)

郑娟开的饭馆

这样,于虹就一分钱没有花,白得了两套房,其中一套还是门面房,儿子毕业结婚的婚房都有了。不能说于虹贪心,只能说郑娟大方。郑娟只念人家的好,在自己困难的时候帮助过自己,现在有能力帮助好朋友了,就涌泉相报了。

郑娟对钱财看得如此之轻,为了友情,为了亲情,舍得放弃,舍得给予。秉昆对妻子赠送房子给于虹,完全支持妻子的行为,秉昆说:你说送,你就送,你说给儿子,那就给儿子。妻子的决定就是秉昆的决定;同样,秉昆的决定也是郑娟的决定。

人世间郑娟和大姐谈话(再议人世间原型)(23)

郑娟创业 开面馆

再来看看焦丹的表现,焦丹对丈夫的好,对婆家的好,比郑娟有过之而无不及

看了这篇文章 “揭秘《人世间》:郑娟的原型是梁晓声的贤妻焦丹,为梁家操碎了心“,我们知道焦丹嫁到梁家后是怎么做的?

看了梁晓声和夫人焦丹的恋爱和婚姻,感觉梁晓声和焦丹他们俩太配了,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人世间郑娟和大姐谈话(再议人世间原型)(24)

梁父 梁秉奎和梁晓声,焦丹,梁爽合影

梁晓声相对象的时候说:家里太穷,还有一个精神病的哥哥;另一个来相亲的焦丹就说,你的担子真不轻啊!让我也来帮你分担一些吧。

一个说,你要想清楚了,到时可不要后悔啊!另一个说,已经想清楚了,爱一个人,就要爱他的全部,包括他的家人。

前面很多相亲的,都被梁晓声的如实相告吓跑了,唯一一个没有被吓跑的,就成了梁夫人。

人世间郑娟和大姐谈话(再议人世间原型)(25)

梁晓声,焦丹,梁爽 幸福一家人

他们婚前是这样说的,婚后也是这样做的。为了让丈夫安心写作,焦丹承担了全部家务,包括养儿育儿,包括迎来送往,包括大事小情,还包括接送公婆去医院看病,治病。还包括照顾患病的大哥。

听说老家四弟媳妇庞飞得了尿毒症,没有钱治,准备放弃,焦丹把自己单位的原始股份给卖了,凑够了20万,亲自送到弟媳妇面前,救了弟媳妇一命

人世间郑娟和大姐谈话(再议人世间原型)(26)

丈夫要为大哥买房,焦丹二话不说,支持!

90年代,几个弟弟妹妹下岗,生活困难,二哥梁晓声得知后,决定帮助他们,月月给他们汇钱,资助了大约10年,每年资助的金额大约有4万多。

汇钱的任务是焦丹完成的,他经常跑邮局汇钱,邮局的人都跟她很熟了。这样的媳妇哪里找?世上难找!

两个人对比一下,看看郑娟和焦丹是不是很像!

人世间郑娟和大姐谈话(再议人世间原型)(27)

两个幸福的家庭

1)长相上,都很漂亮,慈眉善目,没有一点凶相,一看就是贤妻良母型的;

2)性格上,都有好脾气,或表现出好脾气,没有见到过她们发火,耍脾气,说话平和,不咄咄逼人,不气势汹汹,也不柳眉倒竖。

3)对待丈夫上,爱丈夫胜过爱自己,丈夫决定的事情,无条件支持!非常信任丈夫!

4)对待公婆上,郑娟做得没话说,公公婆婆都喜欢郑娟,周母更加喜欢郑娟;焦丹对待公婆,那也无可挑剔,以至于婆婆在离开北京的时候,眼含热泪,拉着儿媳妇的手说:我们梁家是修了几辈子的福啊,才能有这么好的儿媳妇。

5)对待亲朋好友上,都是本着爱丈夫也爱丈夫的家人,爱丈夫的亲戚和朋友。和亲朋好友处得都很好,丈夫的朋友亲人,也是自己的朋友亲人。

人世间郑娟和大姐谈话(再议人世间原型)(28)

周秉昆 郑娟和朋友们在一起创业

6)对待钱财上,都看得很开,坚决不做金钱的奴隶,郑娟说:钱够花就行了!焦丹说:有多少钱办多大的事,没有钱,我们就不办婚礼,我准备两床被子,行李搬过来住就可以了。这种活法,哪里还有什么烦恼?还有什么忧愁?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7)对待生活态度上,给多大的罪,就能受多大的罪;给多大的福,就享多大的福。郑娟方面:小破屋住得,小别墅也住得,又搬回去住也行,再不行,住地下室也行;

人世间郑娟和大姐谈话(再议人世间原型)(29)

周秉昆花了1700元买下的“小别墅”

人世间郑娟和大姐谈话(再议人世间原型)(30)

搬家 回光子片

焦丹方面:11平方米单身宿舍住得惯,办公室也能对付,14平方米的筒子楼也可以住,后来有钱了,在北京买房,豪华装修,也心安理得,说给大哥住,那就把大哥从哈尔滨接到北京,把房子给大哥住。他们再搬回筒子楼。

人世间郑娟和大姐谈话(再议人世间原型)(31)

过去的筒子楼

要比较她们之间的共同之处,共通之处,还真不少,所以,我认为,作者梁晓声显然对郑娟倾注了很大心血,重点来写这个人物,郑娟简直就是真善美的化身。好到无可挑剔。好到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真像网友点评的,郑娟和焦丹都是田螺姑娘。都是七仙女下凡。

梁晓声在小说中赞美郑娟时用了这样的描述:有一类女性是上帝差遣到民间的天使,到了哪户人家,哪户人家就会蓬荜生辉。

从家庭和夫妻关系来说,郑娟是中国大部分平凡女性的缩影,是“所有男性都梦寐以求的贤妻良母”

人世间郑娟和大姐谈话(再议人世间原型)(32)

郑娟 周秉昆

这不是在暗含对自己妻子的赞美吗?梁晓声写小说,经常会通过小说主人公的嘴或信向自己亲爱的妻子表达他的爱意,感激,和感谢!就像梁晓声在长篇小说《雪城》中,主人公给妻子写了一封情书:贤惠的妻子,好妻子使人奋进,昂扬向上,好妻子给男人以温暖,好女人肯做出牺牲,暖化男人,让男人更像个男人一样走向世界。

郑娟嫁到周家,她对爱情的态度,对家庭的态度,对钱财的态度。这种格局,这种爱情观,家庭观。和梁晓声的爱人焦丹,那是何等的相似,何等的一致 。

人世间郑娟和大姐谈话(再议人世间原型)(33)

幸福的一对

我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郑娟的原型除了是四弟妹以外,就是作者的妻子焦丹。焦丹是郝冬梅和郑娟的复合体。出身高贵而不嫌弃贫寒的梁家,就像郝冬梅不嫌弃住在光子片的周家一样,郑娟值得歌颂,值得赞美,梁晓声的爱人焦丹也值得赞美和宣传。

让更多人了解焦丹,知道焦丹,向焦丹这样的好妻子,好儿媳妇,好嫂子,好弟妹学习。因为,这样贤惠的媳妇,越来越不多见了。

梁晓声对他爱人是感激的,从心底里感激的,他在写《人世间》的时候,肯定会把这种感情代入到小说中,把爱人的形象带进去,带到郑娟的形象中去。

人世间郑娟和大姐谈话(再议人世间原型)(34)

郑娟通情达理

邓娟的形象是一个复合体,是作者梁晓声把女性完美的形象融入到了郑娟身上。说不定还融入了他初恋情人董秋娟的形象,你看郑娟的”娟“字就来自于董秋娟的”娟“字,你能看出点什么吧!这就是写书人的自由。

人世间郑娟和大姐谈话(再议人世间原型)(35)

美丽善良的郑娟

为什么狐狸精都喜欢书生?因为写书的就是书生。

后记

梁晓声总结自己的一生,说道:我这一辈子只干一件事,就是写书;一辈子只爱一个人,就是焦丹。

同样,焦丹这辈子也只干了一件事,相夫教子;也只爱一个人,就是梁晓声。

焦丹有旺夫相,自从梁晓声和焦丹结婚后,梁晓声的命运和梁家的命运就向好的方向转行,越过越好。丈夫成了天下人敬仰的作家,儿子知名大学毕业,从事高收入的IT业,梁家的大家庭紧密团结在二哥二嫂周围。二哥和二嫂成为了梁家的核心。

好女人成就好男人;好男人也没有辜负好女人。相互成就,相得益彰。两好成一好!

人世间郑娟和大姐谈话(再议人世间原型)(36)

115万字的小说《人世间》

梁晓声今年已73岁了,但仍然精神矍铄,笔耕不辍。他早已是梁家的顶梁柱,主心骨,定海神针!梁家都以梁晓声为自豪,以梁晓声为核心,梁家已形成梁氏家族。梁晓声对家族成员们承诺: 二哥永远是你们的后盾!

推荐阅读:看看梁晓声贤惠妻子焦丹的故事,看看梁家人的感人故事。

推荐好文:揭秘《人世间》:郑娟的原型是梁晓声的贤妻焦丹,为梁家操碎了心推荐阅读:梁晓声《人世间》中周家的原型就是梁家,秉昆的原型就是四弟晓文推荐爆款:梁晓声揭秘《人世间》:没有苦难就没有《人世间》,原型在梁家中推荐延伸阅读:梁晓声讲述梁家不为人知的家事,大哥和二哥的兄弟之情文 / 加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