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饮食结构也进入了多元化、多样化阶段,它在给身体带来营养全面的同时,酸甜热辣冰也对牙齿给予了极大的考验。

“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干嘛嘛成”。

现在有一些人因为牙齿问题,饭不能好好吃,觉也睡不好,更严重的班都不想上。去医院一检查,大部分都是牙齿被牙结石不同程度的“攻击”,导致了牙周发炎,牙龈出血等情况,痛苦不堪。

还有些细心的人会发现自己牙缝长出了黄色的“小石头”,直接影响了个人形象,笑起来都不那么自然了,可自己在家用了各种方法,又是抠又是刷的,却怎么也处理不掉,而且还会发出一种难闻到的味道,称之为臭也不为过,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到底是什么呢?

牙缝里有黄垢要怎么样刷干净(牙缝里抠出来的)(1)

牙结石是如何形成的?

牙结石是由75%的磷酸钙,15%~25%的水、有机物、磷酸锰、矿酸钙及微量的钾、钠、铁所构成。并呈现出黄色、棕色、或者黑色。

牙缝里有黄垢要怎么样刷干净(牙缝里抠出来的)(2)

牙结石是菌斑最好的停留部位,很容易吸附细菌或毒素。这些细菌及毒素和牙结石的局部刺激,会让牙龈组织发炎。也可能会让牙周袋内壁发生溃疡,导致内壁上皮不易愈合,牙龈出血感染加重。因此牙结石是牙周疾病的重要因素。

还有一部分人牙面上沉积了牙结石以后,刷牙时会出血。而且牙结石形成后,导致牙菌斑也跟着越积越多,就会特别不容易清洁干净。导致口腔内有异味,给日常社交带来诸多不便[3]。

牙缝里有黄垢要怎么样刷干净(牙缝里抠出来的)(3)

牙结石喜欢和找哪类人群做“主人”呢?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1、从目前临床数据来看,大多数是由于自身不注意口腔卫生,不及时清洁等不良行为所造成的。

2、口水浓度大的人,浓度愈大,愈易沉淀。

3、本身牙齿排列不整齐、牙齿表面粗糙等因素,也容易让牙结石沉积。

4、有全身性疾病,如舍格伦综合征,导致口腔内唾液分泌不良,也易得牙结石。

5、退化细胞的磷酸盐酵素使有机磷水解后产生的磷沉淀于牙齿表面也会形成牙结石。

牙缝里有黄垢要怎么样刷干净(牙缝里抠出来的)(4)

牙结石找上上面的人群后就会开始大肆地进行破坏,不及时进行清洁处理就会有很多危害。那么危害都有哪些呢?

影响美观:因为牙结石是附着于牙齿表面的沉积物。有的是黑色,有的是淡黄色,有的是橘黄色,与牙齿本身颜色有很大的差异。如果不及时清洁,颜色会越来越深,影响面容甚至会让有些人感到自卑,自信心受到影响。

牙龈出血:牙结石不处理,会堆积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厚,不及时处理就会附在牙齿表面,反复地刺激牙龈,导致出血。通常吃饭或刷牙时会发现。

牙龈溃疡:长期刺激后容易产生毒素,导致牙龈内侧溃疡,严重时也会引起红肿,流脓。

口臭:牙结石不断增厚后,可能会引起牙龈炎或者牙周炎,炎症反复刺激牙髓组织产生异味。

影响咀嚼:长期刺激就会导致牙龈萎缩,牙槽骨过度吸收,牙龈严重萎缩导致牙齿松动影响正常吃饭消化。

牙缝里有黄垢要怎么样刷干净(牙缝里抠出来的)(5)

因此牙结石一旦发现,要及时地处理。才能防微杜渐。

还有一些人认为洗牙是美白牙齿的,这种想法也对也不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洗牙本身并不能让牙齿变白,只是自我感觉它变白了。这是洗牙时,牙齿表面的色素沉着以及结石被清除掉了,还原了牙齿的本色,所以感觉牙齿白了几个度。

由于大部分人对牙齿健康护理知识了解不全面,认为只要每天刷牙就行了,洗牙没必要。

洗牙有没有必要?如何正确洗牙呢?

通常肉眼看到的洁白牙齿,将它放大,就是下图中铺满沟壑的黄色“泥土”,部分牙齿不洁的人都有这种情况。

牙缝里有黄垢要怎么样刷干净(牙缝里抠出来的)(6)

再将“黄色泥土”放大,会看到现在不止是黄色,还有一层紫色的球状“地毯”,中间还夹杂着几颗红细胞。再放大,可以看到一些砖红色的条状牙斑菌,这些病菌细小且黏腻,可能会粘附在牙齿的任何一个角落。

牙缝里有黄垢要怎么样刷干净(牙缝里抠出来的)(7)

如果上面的图片还不够震撼,下面这张布满牙结石的牙齿想必会让你更受触动,有没有马上去洗个牙的冲动?

通常情况下,刚形成的牙结石是软软且细小的,时间一长就易钙化慢慢地变硬。因此在牙结石形成之初,注意口腔清洁就不易产生结石,或者是比较容易清除的牙结石,等到钙化之后就不易清除了。所以一旦发现牙结石,最好的办法就是洗牙。如果不及时清理,这些细菌会越繁殖越多,从而引起牙周炎、龋齿、根尖周炎等口腔疾病。有些小伙伴牙齿莫名其妙疼起来,就是这个原因。

牙缝里有黄垢要怎么样刷干净(牙缝里抠出来的)(8)

虽然现在生活节奏加快了,但是据调查,我国成年人中每天刷牙2次的人占少数,甚至有些人只要不出门一天都不会刷一次牙。

那么这种现象合理吗、正确吗?来看看牙菌斑的形成就知道了。

不刷牙是给牙菌斑提供了幸福的“温床”,牙菌斑上伴随着大量的细菌,会在唾液、食物残渣的营养成分作用下发酵,导致龋齿的出现。经过常年累月的积攒,处理还会产生大量的毒素,容易让身体的免疫系统发生反应,引起牙周疾病发生。

牙缝里有黄垢要怎么样刷干净(牙缝里抠出来的)(9)

当牙齿上有结石、异味,或者经常出现刷牙出血、牙床肿胀等情况时,需要定期洗牙,以免情况愈发严重。另外佩戴牙套的人也要注意定期护理,因为日常刷牙时会有刷不到的地方,这些隐蔽的地方非常容易引起牙结石、龋齿的发生。[1]。

通常每年洗1次牙就可以了,如果是一些有牙周疾病的人群,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和专业医生沟通调整洗牙次数,防患于未然,一定要重视起来。

牙缝里有黄垢要怎么样刷干净(牙缝里抠出来的)(10)

看了以上内容是不是感觉对牙齿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了,那么日常需要怎样来保护牙齿呢?

想要有一口健康的牙齿,好的习惯少不了

古话常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牙齿健康一旦出现问题,不仅会影响到身体健康,也会影响到日常的社交、个人形象等,所以以下4个好习惯一定要养成。

天天刷牙,认真刷牙

每天早晚各刷一次牙,每次不低于3分钟,一定不要随便刷几下了事。

牙缝里有黄垢要怎么样刷干净(牙缝里抠出来的)(11)

日常正确的刷牙方式应该用巴氏刷牙法,把上下牙、颊侧、舌下,以及咬合面的前牙、后牙全照顾到,这个方式刷牙可以最大程度地清洁干净牙齿表面,同时不会伤害牙齿和牙龈。

如果不能及时刷牙,建议在饭后30分钟内一定要及时漱口,因为食物残渣和细菌混合后,长期不注意清洁,就有可能形成牙结石。

牙缝里有黄垢要怎么样刷干净(牙缝里抠出来的)(12)

另外要注意的是每天早晚必须各一次。

早上刷牙是因为睡觉时口腔内唾液分泌量减少,导致了口腔内细菌大量增加,另外在睡眠过程中口腔为一个密闭的厌氧环境,食物残渣等会在口腔内发酵,以致于早上起床时口腔内异味也会比较大,因此早上刷牙不仅可以预防疾病,还可以清洁口腔、改善口气。

晚上刷牙可以尽可能地去除食物残渣和软垢,减少牙菌斑的聚集,另外配合漱口液可以分解口腔内坏死性的细菌,减少牙龈发炎,预防龋齿、牙周病。

其次,有时牙齿缝隙内也会有一些残渣清除不干净,用牙线就可以事半功倍。

牙缝里有黄垢要怎么样刷干净(牙缝里抠出来的)(13)

总结

总而言之,最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定期检查牙齿,这样可以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平时生活中一定要保持牙齿的清洁,当出现牙齿敏感等牙周疾病时,也要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向娅凌 《带你认识牙结石,正确进行牙齿保健 》 人人健康 2019年16期

[2]子晗; 《江苏卫生保健》 2019年10期

[3]《牙结石“捣乱”可致口臭》 健康时报 2006年 报纸

我是认真科普的李博士,致力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分享健康知识,守护您的健康。

如果对于文章,您有什么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如果这篇文章能对您有所帮助,也欢迎您点赞转发,让更多的人看到。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