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十年前,旅游还是奢侈消费,现如今在已经变得稀松平常,越来越多人想要出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那么当你作为游客在外面旅游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被导游强迫消费、被仙人跳的经历?如果有,那是商家的本能。如果没有,你要感谢你所到的旅游目的地用现代的服务文明和法制规范限制了人的本能,给你带来很好的旅游体验。

旅游产业布局是什么(出来旅游的你被坑过吗)(1)

恩次方商业产业赵旭州先生在2019年5月7号《旭述》栏目第19期指出:商家在看待顾客消费这一方面应该转变思维,换位思考,商家打造一种固定的平台,在消费者喜欢的情况下,产生一个大循环长期经营,创造良好的旅游生态。那么对于旅客在旅游时常常发生被瞧不起的现象,背后的原因究竟为何?所以今天我们来谈谈旅游生态中的三大“瞧不起”,突破对旅游产业的认知。

第一种瞧不起——地域

大家在旅游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当地人都存在。在本地人看来,外来者就是入侵者,占据了本地的资源,所以产生“瞧不起”的心理。有一句话说得特别有趣,当上海人离开上海以后,就是最可爱的人,很多人对上海人都有吐槽,置身于上海的时候,连张爱玲都说上海人排斥外地人。有个例子说,如果你坐公交车的时候是朝着窗户侧着站,上海人会觉得你是有素质的人;如果你正着朝车头前方站,因为你的肩膀占了过道,这个时候上海人会说你“小赤佬”。

旅游产业布局是什么(出来旅游的你被坑过吗)(2)

恩次方商业地产赵旭州先生认为应该透过服务文明体系,透过整体教育的建设,使人打开眼界和换位思考。让大家明白外地人来旅游,可以为城市贡献收入的,就像香港不待见大陆人,结果内地人不去香港的情况之下,这几年经济就瞬间滑坡。

第二种瞧不起——消费

作为商家永远都不会满足消费者到店的消费程度,钱嘛,当然是越多越好了。去旅行的时候,旅游商户认为游客都是大户,等着你疯狂消费增加收入,结果游客到店花的钱并不多,商家收入不高,继而对你产生不屑的情绪,这种现象充满了歧视色彩。

经常在网上看到网友分享他们使用团购优惠消费的经历,有网友说他使用一家餐饮店的团购优惠消费结果受到区别对待,最明显的就是店面的服务员对他态度冷漠,他需要什么服务都要喊上半天才有人搭理。很多人都经历过这种事,明明是商家自己安排了优惠,但是当你使用这项优惠去店里消费时,他们又嫌你花的钱太少,所以这种现象导致很多消费者也有这一弊病。

消费鄙视行为深入人心,你在旅游的时候去一家店铺买东西,太贵的东西你觉得没必要,便宜的东西刚好适合你,价格合理东西实用,但是你不会爽快的买下来,因为你顾忌店家对你的消费鄙视,你担心太便宜拿不出手。其实我们作为消费者还是要端正心态,遇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买,不值得的东西也不必要因为在意别人的看法而委屈自己买,我们消费是为了让自己开心。

旅游产业布局是什么(出来旅游的你被坑过吗)(3)

第三种瞧不起——行为

网上频频出现“xx游客到此一游”破坏景点的新闻,万里长城遭刻字已经不是新鲜事,近年来旅游不文明的话题,在舆论场也是一直高热不退。毕竟旅游不文明是全世界都存在的问题,外国游客也做过破坏景点的行为,例如有位NBA球员在长城刻字的事件被曝光引起轩然大波,让国人非常愤怒。每个国人出去的所作所为,不仅仅代表自己,还代表着国人整体素质,同样,我们国人出去旅游做出此类事情也会让它国人感到愤怒,而且国人还要一起为你感到羞愧。大家应该以身作则,到了人家的地界做一些入乡随俗的准备工作,文明旅游彰显良好素质。

旅游产业布局是什么(出来旅游的你被坑过吗)(4)

​恩次方商业地产赵旭州先生感慨,也许是国人太不会享受了,出去旅游的时候从这个景点赶到另外一个景点,在景点观光停留的时间还没有赶着去坐交通工具的时间长。有些游客就算是出国旅游,吃自己带的咸菜,方便面,不去品尝当地的小吃,出门旅游本来是去享受,去放松心情,结果你反倒把自己变成了被驱赶的羊群,这样很难感受到旅行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