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为什么不直接杀了高俅(迫害林冲的幕后主使到底是谁)(1)

说起林冲被逼上梁山,仿佛背后都是高俅在主导,一步步的下黑手,把林冲逼向不可挣扎的深渊。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还真不是,这一切还真不是高俅主导的,而是另有他人。

至于这个人是谁,咱们后文再说,咱们先把高俅与林冲的过节理顺一下。

1、高俅很照顾林冲

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归殿帅府太尉高俅管辖,虽然是上下级,但俩人关系处的不错。

可以这么说,高俅是很看重林冲的,对林冲是极尽可能的照顾与拉拢。

这不是小猹说的,而是林冲的身边人说的,比如林冲的好基友陆谦说:

如今禁军中虽有几个教头,谁人及得兄长的本事?太尉又看承得好,却受谁的气?

陆谦是当着林冲面这么说得,林冲听完也没有反驳,所以高太尉确实很照顾他。

另外高衙内的跟班富安,也说这样的话:“他现在帐下听使唤,大请大受,怎敢恶了太尉?

林冲跟着高俅混,高俅最大限度的照顾他,大请大受,啥好事都不少了他的。

林冲对高俅的依附程度很深,所以富安料定林冲不敢得罪高俅,除非是好日子过腻了,想没事找点刺激。

另外林冲本人,在上梁山时也曾回忆过,当教头的这段美好时光:

我先在京师做教头,每日六街三市游玩吃酒。”

如果不是高俅罩着林冲,他能过得这么滋润吗?这也是侧面证明高俅对他的倚重。

毕竟人家高俅虽然坏,但是知道谁是自己人,谁是自己能够倚重的人,尤其是向林冲这样的乖乖仔。

武艺高强又听话,不重用他重用谁?反过来有高这样的大腿,林冲不抱着他抱谁?

林冲为什么不直接杀了高俅(迫害林冲的幕后主使到底是谁)(2)

2、高的纠结

但好事不长久,林冲与高俅的蜜月时光,很快就因为高衙内调戏林娘子而破裂了。

等高俅知道自己儿子,调戏自己所看好的下属媳妇后,高俅也是一脸的懵逼:

“几时见了他的浑家?”他连俩人啥时候起的过节都不知道,毕竟人太尉也很忙啊。

当他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高衙内已经调戏林娘子两次了,但是都没有得手。

完了就害了相思病,躺在床上哼啊嘿的半死不活,老都管才把这事捅到高俅面前。

在此之前,林冲两次阻止高衙内,尤其是第二次,把高衙内吓得不轻。

但高衙内都没敢把这事告诉高俅,毕竟他也知道自己老爹看重林冲,所以有意绕过了高俅。

等高俅知道高衙内害了相思病,眼看要送命的时候,这就让高俅夹在中间尴尬了。

自己到底是帮林冲呢?还是帮高衙内呢?高俅为此权衡了许久。

真的是权衡了好久,不信您看高俅的自己说的:

“如此因为他浑家,怎地害他?我寻思起来,若为惜林冲一个人时,须送了我孩儿性命,却怎生是好?”

林冲为什么不直接杀了高俅(迫害林冲的幕后主使到底是谁)(3)

如果就为了让高衙内,把林冲媳妇搞到手,真是犯不上害了林冲,但关键是高衙内撑不住了。

再这么耗下去,估计高衙内就要挂了,高俅又得满世界的认干儿子,他也不想让儿子死。

所以他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该怎么样的妥善处置林冲与儿子的关系,简直太棘手了。

但是有个聪明人帮高俅解决了问题,既能保住林冲,又能让高衙内把林娘子搞到手。

这个人叫陆谦。

3、林冲的好基友

陆谦,时任高俅太尉府的虞候,是个很低级的官吏,迟迟得不到重用,混的惨不忍睹。

但因为高衙内调戏林娘子,跟林冲起了冲突,陆谦就浓妆艳抹,粉墨登场了。

因为陆谦跟林冲是好基友,俩人是发小兼铁哥们,这是人尽皆知的事。

富安评价说:“门下知心腹的陆虞候陆谦,他和林冲最好。”

林冲自己也说过:“我与你自幼相交。”从小就知根知底,能够尿到一个壶里。

俩人感情好的没话说,而且林冲对他是绝对信任,当着陆谦的面说了不少大逆不道的话:

男子汉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沉在小人之下,受这般腌臜的气!”

林冲说高俅是小人,这没有什么毛病,关键他说宋徽宗不是明主,那就是昏君了呗。

这要是搁清朝,十颗脑袋也不够砍啊,但林冲就敢这么跟陆谦说,可见他是绝对信任发小的。

但是陆谦这个发小,却在一直的坑他,因为在高衙内第一次调戏林娘子失败后。

陆谦就被高衙内拉拢到了自己麾下,“只要小衙内欢喜,却顾不得朋友交情”。

什么仗义不仗义的?有高衙内高兴重要吗?毕竟高衙内高兴了,自己就能升官发财了。

当然,为什么陆谦不直接投奔高俅嘞,额(⊙o⊙)…他倒是很想给高俅当舔狗,关键是高俅看不上他。

所以才走曲线升官的路子,拜倒在高衙内门下,希望借此获得赏识。

所以说,朋友能值几个钱,朋友不就是用来出卖的吗?此时不插刀,更待何时嘞?

尤其是俩人是发小,林冲混的事业有成,家庭美满,自己吊儿郎当,他不嫉妒才怪。

嫉妒才会报复。

林冲为什么不直接杀了高俅(迫害林冲的幕后主使到底是谁)(4)

再加上讨好高衙内的前途,所以陆谦当即同意,帮助高衙内出谋划策。

在高俅得知高衙内与林冲的冲突之前,陆谦已经配合高衙内与富安,给林冲来个调虎离山。

他先是忽悠林冲出去喝酒,然后把自己家让给高衙内守株待兔,就等着林娘子自投罗网。

所以事后林冲生气的砸了陆虞侯的家,“把陆虞候家打得粉碎”,俩人彻底交恶。

完了之后林冲还不解气,还要拿刀在太尉府前堵他,明摆着想要他的命。

陆谦也就无路可退,只好彻底投向高衙内的怀抱,跟林冲一路死磕到底,反正林冲也不会放过他了。

4、白虎堂阴谋的主导者

高衙内在陆虞侯家没能得手后,一来被林冲一顿惊吓,二来相思成疾,眼看朝不保夕了。

陆谦就跟富安商量对策,一定要让高衙内把林娘子搞到手,万一他真挂了,自己不就失去靠山了吗?

那一切不就白忙活了吗?林冲还能放过自己吗?毕竟自己的身家性命都赌上了,所以他必须力挽狂澜。

在老都管来问病的时候,陆谦明摆着告诉老都管:

若要衙内病好,只除教太尉得知,害了林冲性命,方能够得他老婆和衙内在一处,这病便得好。”

但老都管做不了这个主,只好把陆谦举荐给高俅,“又把陆虞候设的计,备细说了。

这个计,就是白虎堂针对林冲的阴谋,就是陆虞侯想出来的,跟高俅没毛线关系。

等面见高后,陆谦又详细的说了具体方案:“恩相在上,只除如此如此使得。”

“高俅见说了,喝采道:‘好计!你两个明日便与我行。’不在话下。”

虽然不知道陆谦到底说了啥,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白虎堂阴谋的最终目的:

是让林冲休妻,而不是置林冲于死地。如果是置林冲于死地,高俅是不会同意的。

所以这个阴谋应该是让林冲拿刀来白虎堂,然后高俅借机扣下林冲,押送开封府。

然后以死刑相威胁,逼迫林冲跟林娘子离婚,然后给林冲一条活路,把他发配。

等到时机成熟,再由高俅出面,把林冲捞出来,官复原职甚至升官,这不就妥善解决了嘛。

林冲为什么不直接杀了高俅(迫害林冲的幕后主使到底是谁)(5)

事实也是这样,高俅用比刀的名义,把林冲忽悠到白虎堂,然后纠结了很久,才给他定罪。

您看林冲进白虎堂等了多久,“一盏茶时,不见出来”,这得有半个小时吧。

按说高俅如果不在乎林冲的话,直接出来定罪就完了,但他就躲在外边没动静。

直到林冲察觉不对,抱着刀准备出去的时候,高俅实在无路可退,再不出去就晚了。

这才露面给林冲定罪,然后不有分说的,押解到开封府受审。

您要知道,持刀入白虎堂就是死罪,更何况高俅还诬告林冲要刺杀自己呢?

“林冲,你是个禁军教头,如何不知法度,手执利刃,故入节堂?这是该死的罪犯。”

但结果却是,因为档案孔目孙定的正义直言,居然就把林冲改成活罪了。

您敢信吗?如果高俅真的要置林冲于死地,一个小小的孙定,敢跟高掰腕子吗?

如果孙定真的是正直官吏,高俅之前借开封府之手,剿除对手的时候,孙定又去哪了?

但有人小小触犯,便发来开封府,要杀便杀,要剐便剐,却不是他家官府。”

高俅又不是第一次敢这事,怎么孙定就正义心爆棚了呢?早干嘛去了?

而且孙定居然还说动知府,找高俅为林冲求情,知府之前可没少帮高俅杀人。

他怎么就被孙定三言两语说动了?要真是心存正义,他也不会当狗腿子了。

那就只有一个可能,孙定其实被高俅暗示了,让他出面保住林冲,并且暗示林冲休妻。

只有这样,这一切才能解释的通,为什么孙定敢跟高作对,因为他就是高俅指使的。

所以林冲选择了休妻,从死罪变成了活罪,发配到沧州劳改,但保住了性命。

高俅对于这个结果是很满意的,毕竟林冲休妻了,而且也没有死,那还有提拔的机会。

林冲为什么不直接杀了高俅(迫害林冲的幕后主使到底是谁)(6)

但陆谦不满意啊,林冲只要还活着,就不会跟他善罢甘休,他针对林冲的黑手,才刚刚开始。

毕竟接下来的陆谦,会怎么陷害林冲,咱们明天再说。

写在最后:小发四,这篇真的不是洗白高,毕竟他也不是什么好鸟。但针对林冲的种种迫害,还真不是高俅主导的,包括白虎堂阴谋。高俅在白虎堂阴谋中,只是出面配合陆谦演戏,就客串了那一幕。但白虎堂阴谋从始到终,都是陆谦一个人谋划布局的。当然,富安也参与了。但大头还是在陆虞侯那里,这厮属实不是什么好鸟。另外,林冲跟高俅撕破脸之前的关系,确实是不错,而且高衙内不是他亲儿子,高俅难以抉择,也在情理之中。最好的结果当然是,既保住爱将,又保住干儿子了。但身在局中的陆谦,可不这么想,林冲一天不死,他就一天不会消停。】

(一家之言,求同存异,感谢您的阅读)

林冲为什么不直接杀了高俅(迫害林冲的幕后主使到底是谁)(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