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晚唐多事之秋的杜牧,政治上主张削平藩镇,加强统一,以济天下苍生为己任。但杜牧一生从宪宗至宣宗六朝,仕途上却始终不得意。因此,忧国忧民的杜牧,写了许多咏史诗,表现他的政治抱负和激情,及对晚唐王朝统治集团的强烈不满。

杜牧关于扬州的四首诗(杜牧夜泊秦淮写下一首诗)(1)

本文小编向大家分享的这首诗《泊秦淮》,便是杜牧所作咏史诗中的一首千古名篇。即使在我国古典诗歌史上,它也能堪称咏史诗的典范。顾名思义,《泊秦淮》是杜牧夜泊秦淮时的一首触景感怀之作。所以诗的前半段,杜牧还重点写了秦淮夜景,后半段才着重抒发感慨。

秦淮,即秦淮河,在今天的南京市境内。六朝古都南京的秦淮河两岸,历来是达官贵人们享乐游宴的场所。“秦淮”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也逐渐成为奢靡生活的代称。所以当杜牧夜泊秦淮,想到晚唐王朝国势日衰,当权者却昏庸荒淫,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泊秦淮》。

杜牧关于扬州的四首诗(杜牧夜泊秦淮写下一首诗)(2)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首句“烟笼寒水月笼沙”,是杜牧夜泊秦淮时所见到的景色。它的意思是说,迷离的月色和轻烟正笼罩着秦淮河的寒水和白沙。从写景上来看,杜牧这一句就令人惊艳。两个“笼”字,将烟、水、月、沙四种意象,和谐的融合在了一起,组成了一幅淡雅而幽静的水边夜色,美不胜收。

杜牧关于扬州的四首诗(杜牧夜泊秦淮写下一首诗)(3)

次句“夜泊秦淮近酒家”,看似没有特别之处,却在这首诗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夜泊秦淮”,承的是“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景色。“近酒家”,则启了下文中的“商女”、“亡国恨”和“后庭花”。从抒情上来看,杜牧的种种感慨,也全是因为这一句才产生。杜牧构思的细密、精巧,也都体现在了这句诗中。

杜牧关于扬州的四首诗(杜牧夜泊秦淮写下一首诗)(4)

最后两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即以卖唱为生的歌女,她不知道什么叫亡国之恨,所以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后庭花。“后庭花”,是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当年南朝陈皇帝陈叔宝溺于声色,作此曲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致亡国,所以后世把此曲作为亡国之音的代表。

杜牧“夜泊秦淮近酒家”后,听到有歌女在唱着代表亡国之音的后庭花,便触景生情,想到了百孔千疮的晚唐王朝,不禁深感忧虑和可悲。忧虑的是怕历史又将重演,可悲的是统治集团的一面造成了藩镇割据,边患四起的局势,一面只知享乐游宴。

杜牧关于扬州的四首诗(杜牧夜泊秦淮写下一首诗)(5)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商女是侍候他人的歌女,唱什么都是由听者的趣味而定。所以杜牧不是在责怪歌女不知亡国恨,而是曲折的表达那些听者,也就是达官贵人们不知亡国恨。由此可见,这首诗在婉曲中,表现出了极其辛辣的讽刺。而杜牧的感慨,也代表了当时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的担忧心境。

杜牧关于扬州的四首诗(杜牧夜泊秦淮写下一首诗)(6)

综观杜牧的这首诗,其实可以看作是衰败的晚唐现实生活的一个侧面写照。即达官贵人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一步步将晚唐王朝推向不可挽回的深渊。字里行间,我们能够看到杜牧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总的来说,这首诗无论写景、抒情,还是叙事都极具艺术感染力,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名作。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