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冲之,南北朝时期非常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由他撰写的《大明历》对后世研究天文学有极大的贡献。其主要著作有《安边论》《缀术》《述异记》《历议》等。

国学故事:祖冲之,杰出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发现了圆周率(1)

3.1415926535……上初中的学生都会背,圆周率在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极高的使用价值。现在用数学符号“π”表示圆周率。可你知道世界上第一个计算出这么准确的关键值的人是谁吗?我国古代南北朝时期,也就是400多年的时候,由数学家祖冲之最先将圆周率的计算准确到了小数点后面第七位,比国外的科学家早了1000多年。

国学故事:祖冲之,杰出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发现了圆周率(2)

祖冲之出生于429年的南朝时期,家庭是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是个政府的小官员,他的爷爷是负责建筑方面的官员。他很小的时候就被要求熟读四书五经以及《论语》等。然而祖冲之从小就不喜欢那些古书。

在父亲的指导下两个月,愣是连《论语》中的句子都背不出二十行来,气得父亲暴跳如雷。冷静下来的父亲喊来祖冲之说:“你要是努力读书,也能像父辈、祖辈一样光耀门庭。如果现在不努力,将来家族衰败,祖上蒙羞就是你的错。你要加倍努力才行。”

国学故事:祖冲之,杰出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发现了圆周率(3)

但是被教训后的祖冲之还是对这些古书提不起丝毫兴趣。于是祖父便把他从书房带到了自己的建筑工地上,一来可以让他散散心,二来也长长见识,顺便体验一下生活的不易。常年不出大门的祖冲之到了工地上,接触到了许多新鲜的事物,他心中的疑问也越来越多。

国学故事:祖冲之,杰出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发现了圆周率(4)

一天他问爷爷道:“爷爷,月亮有时候夜晚看不见,有时候是弯月,月圆怎么就没几天呢?”爷爷把月亮的运行规律讲给他听。见祖冲之来了兴致,爷爷喜出望外,一股脑地给他讲了很多阴晴圆缺的规律,以及燕子低飞必有雨等很多有趣的故事。

祖冲之好奇地听着这些故事,不禁对天文产生了巨大兴趣。于是爷爷将家中为数不多的一些关于天文学的古书拿来给他看。祖冲之学习得可认真了,遇见不懂的就做记录。父亲见孩子有了努力的方向就放心了,他们家经常出现祖孙三代一起读书的现象。

国学故事:祖冲之,杰出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发现了圆周率(5)

祖冲之除了对天文历法感兴趣外,还对数学痴迷。有一天,从课堂回来的祖冲之回到家躺在床上,脑中浮现出上午听到的“径一周三”,心中便想实验一番。走到前院,他把自己的腰带解下来,然后用腰带量了量水缸的长度。之后再把腰带折成三段,发现长出来一段。然后他找到家中所有圆形的物品都测量了下,发现都是一样的结果。

经过多年努力,祖冲之尝试用刘徽的“割圆术”,然后在当时连算盘都没有的情况下,找了一根小竹棍去进行相当严谨的计算,废寝忘食地计算了十几天。祖冲之从12288边形算到24567边形,两者相差仅0.0000001。

国学故事:祖冲之,杰出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发现了圆周率(6)

祖冲之知道从理论上讲还可以继续算下去,但实际上数值太大了,演算经常要用很久的时间,当时的生活也不需要精确度特别高,就停止了演算。他得出圆周率一定大于3.1415926,而小于3.1415927。但是他为了避免出现误差,就重新实验计算了好几次,得出相同的答案才放心。

祖冲之在天文学和数学上都有很大的贡献,他的数学著作流传下来的有《缀术》《九章术义注》《易》《老》等,由于年代久远,有些已经缺失了。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精确计算,证明了中国在数学上的伟大贡献。

有句话说得好,世上很少出现全才,没有人是无所不能的。很多时候我们对待天才的态度就决定了他们一生的命运。同样是面对祖冲之,父亲的态度和祖父的态度给他带来了不一样的影响,足可得见。

注: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