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粤语流行曲(粤语流行曲的前世今生)(1)

在香港,要到1952年夏天,才开始有打正【粤语时代曲】的旗号出版的唱片。但我们却不可以因此认为,1952年之前并没有粤语流行曲,只是人们尚未有一个清晰的【粤语流行曲】概念,实际上,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已有不少粤语歌曲符合【流行曲】的基本判定条件。

50年代粤语流行曲(粤语流行曲的前世今生)(2)

二、三十年代的香港大众娱乐文化主流,绝对是由粤剧、乐曲、粤乐所主宰,但是,它也开始受西方电声科技及娱乐文化的影响,上舞厅、看电影成为时髦玩意,因而也催生了一些新颖的歌唱形式。其中有【类粤语流行曲】的始祖之一:【广州女子歌舞团】的两位台柱陈剪娜、何理梨,简称为{广州女子歌舞二人组】。陈剪娜的女儿乃是粤剧伶人兼粤语片明星南红。

50年代粤语流行曲(粤语流行曲的前世今生)(3)

据南红回忆母亲时说,广州女子歌舞团唱的是以【古曲】(诸如“雨打芭蕉”、“饿马摇铃”填的词,但穿的是西装,跳的也是新潮舞。这歌舞团有时也会唱些【歌剧】。相关资料也显示:在三十年代,广州大新公司(现南方大厦)天台上的游乐场,曾成立一个新派剧场,以歌舞为主,并排演一些白话剧加锣鼓演唱。剧本有“沙三少”、“清宫秘史”等,由舞艺演员陈剪娜(香港影星南红之母)、何理梨等合演,当时有人称之为【非驴非马】;但也有一些爱好新奇的观众,认为娱乐性强,颇能卖座。陈、何两艺员出嫁后,广州的新闻记者任护花和万绮清、张西汉等人,编写一种叫【新派剧剧本】。名曰改良戏曲,以西乐拍和,颇有新意,演员全部穿西装,用现代布景,配以锣鼓西乐。它的特色是落幕不冷场,幕前加歌舞,休息配音乐,演唱时配古曲谱和现代流行曲,颇有一些改革特色,因而很受欢迎,直至广州沦陷才停演。

50年代粤语流行曲(粤语流行曲的前世今生)(4)

广州女子歌舞团主要的演出场所除了上述的大新公司,还有广州的先施公司天台游乐场。她们的舞蹈造诣不俗,所唱的{古曲新词}则以西乐加少许中乐来伴奏,非常受观众欢迎,当时的新月唱片公司见状即邀请她们灌录唱片。那时的七十八转唱片不同六、七十年代的三十三转唱片的容量,一面只能载录一首两、三分钟的歌曲。在两三年间,新月共替她们收录了四张唱片。新月唱片公司当年的宣传刊物《新月集》也提到除了陈剪娜、何理梨这两位台柱,还有以奏色士风著名的歌舞团主席李佳,以及另一位擅长吹小号的乐手郭立志。

那时委实还没有{粤语流行曲}的概念,而新月唱片公司已把广州女子歌舞团的歌曲归类标签为{新曲}或{新题歌}等。从【中西乐结合】(其实西乐才是主要乐器)和【倚‘谱’填词】两点看来,三十年代所谓的”新曲“,已经具备了【粤语流行曲】的部分基本条件。

50年代粤语流行曲(粤语流行曲的前世今生)(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