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曾上沅

随着电视荧屏刮起一阵“年下恋”(类似于“姐弟恋”)之风,“小奶狗”正成为新兴网络流行语。“小奶狗”一词衍生自“小狼狗”,而“小狼狗”“小奶狗”走红后,又催生出衍生词汇“老狗X”。

当越来越多的观众对着荧屏里的“小奶狗”舔屏时,这些词汇原本的贬义色彩便逐渐不见了,甚至有不少男性也在用这个词汇自嘲:当我还是“小奶狗”的时候,你说你们喜欢成熟稳重的;当我成了“老狗X”的时候,你却说你喜欢上了“小奶狗”。

很少有人认为说出这些词汇时有什么不妥,而这恰恰是值得警惕的。

男朋友叫小奶狗啥意思(当习惯了小奶狗)(1)

▲日剧《贤者之爱》年下“狼系”男友龙星凉饰与女主上演禁忌之恋。

━━━━

不雅的流行语,就该少用

▲日剧《宠物情人》

━━━━

不雅流行语造成语言贫瘠

孔子曾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诗经》当然也可以说话,但孔子的意思是,不学《诗经》,没有积累起丰富、雅致的词汇,没有从中体会到无邪的情感、是非善恶观念和为人处世的哲学,就无法恰如其分地说好待人接物、立身处世的语言。

可见,语言不仅仅是一种言说,它还是一种思考方式,甚至是一种人生哲学。怎么说话,说什么话,看似小问题,实则影响深远。

而“小奶狗”式的语言,不仅不文雅,它还是贫瘠的、缺乏创造力的。比如古人形容人帅气可以用“貌比潘安”“玉树临风”“顾盼神飞”,后来我们只会说“高富帅”,现在只会说“小狼狗”“小奶狗”,久而久之我们的语言表达就贫乏了,我们对美的感知能力就下降了。

并且“小奶狗”等词的泛滥,也反映了思维的懒惰。很多人轻易就习惯了流行语的“时髦”“便捷”,习惯了流行语带来的“廉价的快感”,懒得去了解这个词原本出处和原始含义,也懒得去创造新的词语。不知不觉间语言也影响了我们的文化内涵甚至是思想深度。

男朋友叫小奶狗啥意思(当习惯了小奶狗)(2)

▲知乎上关于小奶狗的提问获得网友回应

━━━━

不雅流行语是对他人人格的冒犯

从最早的“X丝”“装x”“绿茶x”到现在的“小奶狗”“老狗X”,不难发现,不雅流行语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有贬低与矮化一些群体的色彩,固化社会上的歧视,继而变成了“无伤大雅”的自嘲。有些人会说,你看我们也在用这些词自嘲,我们没有歧视。

但自嘲非但不能说明我们消除了对其他群体的不尊重、对立和敌意,恰恰是我们认同了这种歧视,否则就没有“嘲”一说。比如当一个人在说,我已经是“老狗X”了,这看似是自嘲,实际上他已经将年纪大的人全部划归到“老狗X”行列里。

社会学家高夫曼指出,当我们将自己看作“正常人”,而把他人看作“不是真正的人”时就是在矮化他人,随之便会肆无忌惮地向其泼脏水或者进行歧视。“小奶狗”式流行语就是一种语言矮化,它在不知不觉间会助长我们对某些人群的蔑视和侮辱。

因此,对不雅流行语说“不”,并不是假道学的苛刻要求,它关乎我们对他人的尊重,关乎一种更深刻的语言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关乎一个更健康文明的公共讨论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