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就业总量的替代效应

当前,数字技术正在日益渗透于制造业企业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包装加工、物流配送、客户营销和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对制造业就业替代的效应表现在三个方面:

数字经济对制造业的影响研究(关于数字化转型影响制造业就业的理论研究分析)(1)

一是直接的替代效应:“机器换人”替代的劳动力;

二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减少劳动人数;

三是优化管理服务水平,精简人员。

(一)直接的替代效应

大量的文献表明制造业数字化导致了劳动力比较优势的降低,信息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的普遍应用对劳动力产生替代效应。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日益上升和数字化生产设备价格的下降,制造业企业为降低成本,购买机器设备。

数字经济对制造业的影响研究(关于数字化转型影响制造业就业的理论研究分析)(2)

便出现了“机器换人”的现象,即制造业对自动化生产设备等数字化设备使用增加,更多最初由人工完成的任务,现都可以利用数字化生产技术完成。而机器设备直接替代部分劳动力,减少制造业从业人员数量,产生直接的就业替代效应。具体表现为:

一是大量程序化、易于数字化的简单重复操作的岗位会被取代,同时,一些危险性强、工作任务繁重的工作如高空作业、救灾等都将被机器设备替代;

二是大部分岗位虽未被机器替代,但其工作内容将通过人机协作等数字化的方式进行,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就业人数。

数字经济对制造业的影响研究(关于数字化转型影响制造业就业的理论研究分析)(3)

例如,在企业的设计研发环节,将更多通过机器学习使用标准算法,学习历史实例,选择提取相对固定的特征和知识库。通过人机协作等方式,机器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并通过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为产品开发人员提供帮助,减少了基础性研发人员的劳动数量。再如在企业的物流配送过程中,更多地使用数字化、自动化机器传输产品和打印标签,减少了一线生产工人的就业岗位。

(二)劳动生产率效应

制造业数字化通过应用机器设备和数字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间接取代了体力劳动。在研发设计过程中,制造企业借助计算机视觉、3D图形软件、CRM等数字化技术,创造新的产品和商业模式,缩短新产品的研发和设计周期。

提高科技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了基础研发人员的数量,导致企业吸纳劳动力需求减弱。同时也让消费者享受到快周期、新设计和新理念等带来的沉浸式体验,增加对这类产品的需求,从而加速数字化技术与制造业领域的融合,进一步加剧了劳动力失业。

数字经济对制造业的影响研究(关于数字化转型影响制造业就业的理论研究分析)(4)

在产品制造生产环节,云ERP系统为中小企业打造了专属企业的数字记录体系,通过数据流通和共享,连接了产品制造与供应链中各环节、各主体,使公司内部和上下游企业更容易共享业务运作数据和供应链信息,从而减少了以往的“信息孤岛”,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与准确度。比如,云服务的产品制造执行系统可以把生产车间和顶层企业连接起来,为企业提供全新的产品功能》

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缩短产品生产和制造周期,从而减少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就业人数,替代一部分劳动力就业。综上所述。过去的机械式、自动化设备的优化基于人类事先设定的编程程序,不会自我学习更新算法。例如技术人员事先编程好操作程序,安装到自动化设备,让其按照规定的流程,规定的数量进行工作。

而现在的智能化生产设备依托数字技术,基于深度学习、机器算法等程序对海量的生产数据进行运算并找出最优的生产模式和流程,且数据越多越有利于模型估算的精确性。制造业企业投入数字化智能设备,制造系统将自动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

数字经济对制造业的影响研究(关于数字化转型影响制造业就业的理论研究分析)(5)

(三)优化管理效应

在社会管理服务的环节,一方面,制造业融合数字化新理念、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其运用,可以集成社会的所有系统和业务,将各种生产要素更为合理、有效和精确的协同组合起来,提高资源使用的效能,优化公司内部工作流程,并带动社会管理环境、模式和管理理论的革新,从而改善管理质量和效率,缩减管理层职位,减少就业人数。

另一方面,数字化技术还能够面向新的使用场合,把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技术和制造业行业知识融为一体,利用人工智能计算实现将工业各领域应用的机理建模、知识模型和大数据模型技术融为一体,从而进行跨界创新和智慧服务,促进大数据的整合和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企业业务过程,提高企业业务管理能力,裁剪掉过剩的员工,并由此使得实际劳动人数下降。

新旧经济结构的转变会带来行业兴起或衰落,导致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因此,熊彼特认为技术进步必然导致就业破坏,造成周期性失业。第一阶段,在技术进步萌芽时期,此时就业将技术进步视为意外冲击,短时间内就业量呈现下降趋势,但就业结构受到的波及较小。

数字经济对制造业的影响研究(关于数字化转型影响制造业就业的理论研究分析)(6)

第二阶段,在技术进步迅猛发展时期,新技术的应用将极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新业态、新需求和新模式不断涌现,就业总量迅速上升。此时会显著地更新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第三阶段,技术成熟且被社会各部门广泛应用,此时,企业数量、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都趋向稳定,技术进步的对就业冲击的影响逐渐减弱,就业总量趋于平稳。

总之,技术进步对就业总量的影响呈现出先减少后促进这样一个过程,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趋势,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调整优化就业结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有学者提出了技术—经济范式理论,重点关注制度因素对社会变动的作用,具体阐述了技术进步和经济因素对就业产生的影响。

技术—经济范式的变化对就业的影响源于新技术范式与旧社会制度之间存在不协调、不匹配的问题,其两者相互适应需要一定的时间。当新技术和经济范式出现时,会和旧的社会制度发生冲突甚至对抗,等两者通过不断磨合达到协调之后,新技术—经济范式才会发挥其应有的力量,带动经济增长。

数字经济对制造业的影响研究(关于数字化转型影响制造业就业的理论研究分析)(7)

因此,在这个不断磨合到最终实现协调的时间内,经济也会经历周期性波动。在经济萧条时期,新生产技术和旧社会制度不相适应,产生矛盾,就会减少就业人数,导致结构性失业。一方面,企业为了生存会缩小生产规模,降低生产和运营成本,迫使部分劳动力下岗,失业人数增加。

另一方面,新技术—经济范式出现时,与旧制度不相适应,无法创造新就业机会,势必给就业造成冲击,而由于社会各界不能广泛接纳新技术,使新技术不能发挥其本身提高生产效率,创新商业模式和增加投资的带动作用,最终导致严重的失业问题。这种现象会一直持续到新技术与社会制度达到协调为止。

由此可知,技术进步不会导致失业,失业源于新技术—经济范式与旧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和不相适应。因此,解决失业问题的关键是要平衡和协调新技术与社会经济制度两者的关系。在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的机制分析中,本章首先界定了数字化转型和制造业就业的内涵,定义了本文中的替代效应、创造效应和极化效应的概念。

数字经济对制造业的影响研究(关于数字化转型影响制造业就业的理论研究分析)(8)

其次分析了古典学派理论的就业补偿效应、新古典学派的C-D生产函数、创新与经济周期理论和技术创新学派理论,发现技术进步既具有就业创造效应,也具有就业替代效应。从长期来看,技术进步带动就业增长的效果更为明显。但是,在短期究竟是创造就业岗位还是替代就业岗位,由于学者们所处的时代和研究目的和方法的不同,结论也有所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