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回顾人物正面描写:就是直接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心理、语言和动作等方面进行描写,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记叙文正侧面描写题?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记叙文正侧面描写题(记叙文提分诀窍)

记叙文正侧面描写题

概念回顾

人物正面描写:就是直接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心理、语言和动作等方面进行描写。

人物侧面描写:就是间接描写,是指通过描写周围人物或环境突出主要人物的个性特点。

人物侧面描写作用

①是对正面描写的有益补充。

②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力,有利于烘托人物形象。

③增强表达效果,使人物的个性更鲜明突出。

侧面描写的原则

1.确定好自己所要表现的主题,不能喧宾夺主地过多用侧面描写。

2.侧面描写的事物,要选择能起烘托作用的事物。

3.介入其他写作技巧,如修辞、各种人物描写方法。

人物侧面描写的方法:

1.常用的侧面描写方法,从描写的内容看——

(1)以人衬人。

就是通过对其他人物的描写来衬托主要人物个性特点的方法。即通过对周围人物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人物。

侧面描写的着眼点:他人的语言、动作、心理……

《陌上桑》描写采桑女罗敷——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分析】借描写旁观者的神态举止,衬托罗敷的美貌。

“人物语言烘托法”

就是通过描写旁边人物的语言来表现主要人物的某一特点。

有一个同学自我介绍时这样写道:

“我是一个留平头的男生,眉毛浓厚,眼睛黑亮,大大的耳朵特别引人注目。同学们都叫我‘大耳朵图图’,长辈们常笑我:‘一眼望去,就看到一对大耳朵,真像只米老鼠。’”

在这段描写中,这位学生通过描写同学、长辈对他耳朵的议论,以此来突出自己耳朵大的特点。

读了这段文字,就仿佛看见了一位长着大耳朵的机灵可爱的男孩子。

“人物行动烘托法”

通过描写旁边人物的行动来表现主要人物。

表现一个同学的行为很滑稽

“你瞧,他话刚说完,小明笑得捂住了肚子;小亮笑得直不起腰,直接坐在了地上;还有的同学笑得抱在了一起。”

在这段描写中,描写旁边人物的动作,更能表现人物的滑稽有趣。

“人物心理烘托法”

通过描写旁边人物的心理活动来表现主要人物。

描写爸爸迷恋智能手机的形象

自从爸爸买了那台新的手机后,他就成为了名符其实的‘手机控’。最近几天,他经常说他肚子痛,一进厕所就大半个小时。我心里明白:爸爸这是在找借口,躲到厕所里图清静去了。假装肚子痛,一来能在里面看手机,二来还能换取我和妈妈的同情心,家务事也不用做了。真是一举多得。哎,大热天的,他也能在厕所里待那么久,真拿他没办法。”

在这段描写中,用了较大的篇幅描写自己对于爸爸躲在厕所玩手机的想法,真实生动地再现了“手机控”爸爸的画面。

(2)以景(物)衬人。

通过对环境的渲染烘托出所要描写的人物的性格特点,或通过事物、动物的描写来进行烘托。

《在烈日和暴雨下》描写祥子——

风过去了万千,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条瀑布……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一个水世界。……祥子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他立定在水里,不知道哪是路。

【分析】借描写暴雨之“暴”,衬托祥子拉车时的挣命。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分析】用秋天萧条的景色,更加烘托出远在他乡游子的秋思。

2.常用的侧面描写方法,从描写的角度看——

(1)正面衬托。(以对面写正面)

用同描写对象相类似的事物来作陪衬,譬如烘云托月月更明,也叫做“水涨船高”。表欢乐喜悦的思想感情用美好的、充满绚丽色彩的景物来衬托;表现悲哀忧愁的思想感情用萧杀凄迷的景物来衬托等。

如《社戏》中的“我”因看戏等得不耐烦而兴味全无,没有正面写我扫兴,而是写舞台上演员的脸在自己眼中变得模糊了来表现。

(2)反面衬托。

用同描写对象相异或相反的事物来作陪衬,譬如以丑衬美美更美,也叫做“水落石出”。

清人毛宗岗评《三国演义》中“群英会”时写道——

文有正衬,有反衬。写鲁肃老实,以衬孔明之乖巧,为反衬也。写周瑜乖巧,以衬孔明之加倍乖巧,是正衬也。譬如写国色者,以丑女形之而美,不若以美女形之,而觉其更美;写虎将者,以懦夫形之而勇,不若以勇士形之,而觉其更勇。

一篇学生习作《发现一盏灯背后的故事》作为举例:

那是一盏温暖却孤独的灯,背后有一个温暖却孤独的人。

冬日放学,天已漆黑一片,我骑着车拐进小巷。不出所料,又看见一楼那橙黄的灯光,温柔地照亮我回家的路。我的心情好极了,顺手一拨,留下一路清脆的铃声。走进楼道,正哼着歌,忽然,一楼的门竟开了,里面探出一张苍老的面庞,花白的头发梳得整齐,身形瘦削,脸上满是皱纹。“不是啊。”见了我,她好似很失望,叹息般地嘟哝了一句,转身又带上门,留我一人愣在门口,不是?不是什么?不知怎么,看着她单薄的背影,心里生出一股淡淡的怅然和怜悯。

一直知道,一楼住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很少出门,也很少与人交流。儿女都住得远,从前孙子还时常来玩,如今也不来了,只留下她一个人住在这儿。

后来的一天,我忘了带钥匙,急得不行,一只手下意识地拨动车铃,“叮铃铃,叮铃铃。”忽然,一楼的门竟又一次开了,灯光从门缝中透出来,明亮而温馨。老太走了出来,原本带着希望的眼睛又一次黯淡了。我不忍心看她失落的神情,连忙冲她笑了笑。“奶奶好。”我轻声说。明明只是简单一句话,老太却好似愣住了,呆呆地看着我,好半晌才问我:“小姑娘,怎么还不回家啊?”“忘带钥匙了,等我妈呢。”“那进来等吧,外头冷。”她招呼我,把我拉进屋。

“唉,听到这车铃声,我还当孙子来看我了咧。”他坐在沙发上,神情落寞,“那小东西现在也嫌我老,嫌我烦呢。”她絮絮叨叨的,好似要把攒了很久的话都倒了出来。“可能是学习太忙吧。”“可不是,他从小就第一名……”我静静地听着,有一种复杂的心情流淌着,不知怎么,就想起了我的外婆,她是否也曾因为我一点小小的成绩而骄傲喜悦,是否也曾因为我厌烦的态度而伤心难过……

我终于知道,老太太的灯光里,藏着期盼,也藏着守候,藏着一个老人最真的关爱。

可是忽然有一天,那盏灯不再亮了。也许,她终于被接去和儿女们住在一起了吧。我这样想着,压下了心中的不安。许多天以后我才知道,她已经走了,悄无声息地走了,在一个无人知晓的夜晚。

在那片普通的灯光后面,我发现的是一颗真诚而孤独的心,而在这万家灯火的背后,又有多少个相同的故事,多少个被抛弃遗忘的人呢?

多希望,多希望,在每一盏温暖却孤独的灯背后,曾经孤独的人,都获得了幸福和陪伴……

分析:从文章中能感受到老太的个性特点:温暖、孤独。为了表现这个特点,小作者选取了最能凸显人物个性的三个事情来写,分别是:

1、听到车铃响,以为孙子回来了,原来不是,失望;(不详不略)

2、又一次失望,知道我忘带钥匙,把我拉进屋;(详写)

3、忽然有一天,她悄无声息地走了。(略写)

小作者还在文章中运用到了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特别是细节描写,凸显老太的温暖和孤独。 比如:

一张苍老的面庞,花白的头发梳得整齐,身形瘦削,脸上满是皱纹。“不是啊。”见了我,她好似很失望,叹息般地嘟哝了一句,转身又带上门……

老太走了出来,原本带着希望的眼睛又一次黯淡了

……好似愣住了,呆呆地看着我,好半晌才问我:“小姑娘,怎么还不回家啊?”……“那进来等吧,外头冷。”她招呼我,把我拉进屋。“唉,听到这车铃声,我还当孙子来看我了咧。”他坐在沙发上,神情落寞,“那小东西现在也嫌我老,嫌我烦呢。”她絮絮叨叨的,好似要把攒了很久的话都倒了出来。……

此外,小作者还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来衬托人物,凸显其个性。

以人衬人:

我一人愣在门口,不是?不是什么?不知怎么,看着她单薄的背影,心里生出一股淡淡的怅然和怜悯。/ 我不忍心看她失落的神情,连忙冲她笑了笑。/我静静地听着,有一种复杂的心情流淌着,不知怎么,就想起了我的外婆……/ 在那片普通的灯光后面,我发现的是一颗真诚而孤独的心……

儿女都住得远,从前孙子时常来玩,如今也不来了……

以物衬人:

那是一盏温暖却孤独的灯,背后有一个温暖却孤独的人。/ 天已漆黑一片,……不出所料,又看见一楼那橙黄的灯光,温柔地照亮我回家的路。/ 忽然,一楼的门竟又一次开了,灯光从门缝中透出来,明亮而温馨。/可是忽然有一天,那盏灯不再亮了。……

【分析】小作者通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结合,凸显老太的温暖、孤独。

小练笔:主人公帮助一个收废品的人推上坡,表现主人公助人为乐的品质。那怎么进行侧面描写的刻画呢?

(一)借助环境:时间正直盛夏中午,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闷热的空气压得人喘不过起来,37度的高温似乎要把每个人蒸熟。——极言环境之酷热,间接突出主人公助人为乐的品质。

(二)借助具体事物:路旁的树木奄奄一息,无精打采地注视着老人,现出爱莫能助的神情。而那个可恶的陡坡,兀自倾斜着身子,像邪恶者狰狞的眼神。借助具体事物,再次突出人物品质。

(三)借助人物:从旁边走过的路人的反应,进一步凸显他助人为乐的品质。

三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花红虽好,还需要绿叶扶持”,至于何时采用正面描写或侧面描写,这应根据主题思想的需要、情节发展的具体情况来考虑,写作中要灵活运用。下面讲得两种方法可以作为参考。

第一种,集中写好正面描写之后,再写侧面描写。

第二种,分阶段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注意层次分明,层层递进。

第一种情况:

一分钟过去了,那矮胖老师一句话不说,像一尊笑面佛一样,只是站在讲台上哑笑。眉梢、眼角、鼻孔、嘴巴、耳朵,可以说。他脸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

矮胖老师足足又哑笑了两分钟。

太神奇了,他该不是聋哑学校的老师吧?全班同学再也忍不住了,大家弯腰,摇头,挤眉,弄眼,一齐哄堂大笑!(《王几何》)

在这个片段中,主要表现王几何老师的一个特点——幽默。

前面集中地、直接地写了王几何老师,像一尊笑面佛,他的五官,皱纹,头发都在笑。他矮胖结实的身材,哑笑的神态,这都属于正面描写。

而全班同学弯腰、摇头、挤眉、弄眼,哄堂大笑,这是旁人的表现,更加突出了王几何幽默的人物形象,这属于侧面描写。

总结:

人物特点——幽默

正面描写——王几何身材、神态等。

侧面描写——学生的表现。

方法:先集中写正面描写,再集中写侧面描写。

这是第一种情况,先集中写正面描写,再集中写侧面描写。

注意正面描写的篇幅,一定是大于侧面描写的。

第二种情况:

分阶段写正面描写,及侧面描写。层层递进。

比如,写运动会。表现运动会的激烈精彩,主人公为小明。

正面:小明做好了跑步姿势——侧面:同学们屏气凝神

正面:小明冲了出去——侧面:同学们摇旗呐喊

正面:小明体力不支——侧面:同学们焦急跟跑

正面:小明调整呼吸,紧要关头冲向终点夺冠——侧面:同学们尖叫失控,喜极而泣

这就是层层递进,在写的时候,要注意层次变化。详写正面描写,略写侧面描写。侧面描写虽可一笔带过,但能突出主体。

想好一个主题,想好描绘的主体。

第一种,围绕主体,先集中正面描写,再为了突出主体的特点,写好侧面描写。

第二种,分阶段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分层进行,层层递进。

美文赏析 ——《看戏》

作者/叶君健

时间是晚上八点。太阳虽然早已经下落,但暑气并没有收敛。没有风,公园里那些屹立着的古树是静静的。树叶子也是静静的。露天的劳动剧场也是静静的。

但剧场里并不是没有人。相反地,人挤得非常满。每个角落里都是人,连过道的石阶上都坐着人:工人、店员、手艺人、干部、学生,甚至还有近郊来的农民——一句话,我们首都的劳动人民。从前面一排向后面一望,这简直像一个人海。他们所发散出来的热力和空中的暑气凝结在一起,罩在这个人海上面像一层烟雾。烟雾不散,海在屏住呼吸。

舞台上的幕布分开了,音乐奏起来了,演员们踩着音乐的拍子,以庄重而有节奏的步法走到脚灯前面来了。灯光射在他们五颜六色的丝绣和头饰上,激起一片金碧辉煌的彩霞。这个迷蒙的海上顿时出现了一座蜃楼。那里面有歌,也有舞;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忠诚,也有奸谗;有决心,也有疑惧;有大公的牺牲精神,也有自私的个人打算。但主导这一切的却是一片忠心耿耿、为国为民的热情。这种热情集中地、具体地在穆桂英身上表现了出来。

当这个女主角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它上面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她开始唱了。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听不见,但是它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声。

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

他们看得入了神。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舞台上女主角的思想感情交融在一起。随着剧情的发展,女主角的歌舞渐渐进入高潮。观众的情感也渐渐进入高潮。潮在涨。没有谁能控制住它。这个一度平静下来的人海又忽然膨胀起来。戏就在这时候要到达顶点。我们的女主角也就在这时候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观众想要把这朵鲜花捧在手里,不让它消逝。他们都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起来,真像潮水一样,涌到我们这位艺术家的面前。观众和他打成一片。舞台已经失去了界限,整个的剧场就是一个庞大的舞台。

我们的这位艺术家是谁呢?他就是梅兰芳同志。过了半个世纪的舞台生活以后,现在66岁的高龄,他仍然能创造出这样富有朝气的美丽形象,仍然能表现出这样充沛的青春活力,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种奇迹只有在我们的国家里才能产生——因为我们拥有这样热情的观众和这样热情的艺术家。

【迁移运用】与一般人不同的人往往被认为是“怪人”。也许你对他有独到的观察和认识,你发现他“怪”的背后有一些闪光、积极的东西。把这个人的闪光之处写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