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睢在等待一个机会,一个面见秦王的机会。不久之后,通过郑安平的介绍,范睢见到了谒者王稽,通过他的一番“忽悠”:你向秦王推荐我,如果我将来要是飞黄腾达了,一定拉你一把,不会忘记你。王稽一想,就当是买了一张吧,没压中也就算了,反正也没啥成本,但是万一要是压中了,中他个五百万,将来可就衣食无忧了。

秦国的名将有多厉害(他为秦国做出巨大贡献)(1)

远交近攻

王稽带他回到秦国后,向秦王推荐了范睢,当时秦国人才济济,秦王也就没把他当回事。于是,他就居住在了客舍,一呆就是几个月,直到一个转机出现了:穰侯魏冉为了扩大自己的封地——陶邑的面积,派大军去进攻齐国。范睢觉得现在时机成熟了,于是上书秦王,极力陈述魏冉的贪得无厌,并引经据典的论述“强干弱枝”,权利的总量是一定的,如果臣子的权利过大,那么王上的权利就会相应降低,反之,如果王上想拥有更大的权利,就只有削弱臣子的权利。

秦国的名将有多厉害(他为秦国做出巨大贡献)(2)

秦昭襄王

范睢又向秦王提出了一个战略思想“远交近攻”,即进攻与自己距离较近的国家,而与远处的国家交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使得远处的国家不参加到战争中,等消灭掉相邻的国家后再撕毁条约,进而消灭远处的国家,其目的就是防止自己与相邻国家打仗的时候远处的国家帮助相邻的国家,“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这种战略思想,一直延续了下来,大家都知道,二战时期,希特勒就是利用“远交近攻”的战略思想,先与俄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进攻荷兰,法国等附近国家,等攻克之后撕毁条约,对俄国宣战。

秦国的名将有多厉害(他为秦国做出巨大贡献)(3)

范睢

秦王听后十分感动,拜范睢为相,秦王对范睢越来越器重。

一饭之恩必偿

范睢在郑安平的救助下,方能化险为夷,死里逃生,可以算得上是救命之恩;由于谒者王稽的推荐,秦王才能知道有这个人,也可以算得上是举荐之恩。这两个人对范睢有恩,形同再造啊,现在范睢身为丞相,报恩的时候到了,于是他向秦王举荐郑安平为大将,王稽为河东郡守。

秦国的名将有多厉害(他为秦国做出巨大贡献)(4)

郑安平

其实我们看,范睢是怎么上位的,说的简单点,是踩着穰侯等“四贵”的肩膀上位的,他又是如何排挤走穰侯的呢,就是因为穰侯滥用职权,为了扩大自己的封邑面积可以不顾国家的整体利益,随意使用国家的公器,而现在呢,范睢任人唯亲,不靠虑推荐之人的能力,破格提拔,利用国家公务员的职位来报恩,这算不算得上利用国家公器以为私用呢,与穰侯所犯的错误又有何区别呢?报恩的途径有很多,又何必拘泥于此呢,而这两个人又特别不争气,郑安平被俘后率两万秦军悉数投降,王稽临阵脱逃,勾结诸侯。秦国当时有“连坐”的法令,其中一条就是如果被举荐的人犯了法,那么举荐他的人和犯法之人同罪。范睢特别担心这两个人的事情连累到自己,所以在蔡泽的劝说下,选择交出相印,辞官回乡,到头来还是吃了自己滥用公器的恶果。

秦国的名将有多厉害(他为秦国做出巨大贡献)(5)

范睢

睚眦之怨必报

想当年,须贾诬陷范睢犯了卖国罪,而魏齐不问青红皂白,偏听一面之词,差点把范睢打死,这个仇范睢一直记在心里,天天做梦做的都是如何报仇。终于有一天,魏王派使臣出使秦国,很不巧,这个使者就是须贾,范睢从魏国逃走后就改名为张禄,而此时他已经贵为丞相了,范睢听说须贾来了,心想:你可落到我手里了,看我怎么收拾你。但是,他想知道须贾看到自己没有死,并一副落魄样会有什么举动,所以他穿了一身破衣烂衫,去找须贾了,而此时须贾还蒙在鼓里。

“你还活着!”须贾很是惊讶

“是啊,蒙老天庇佑,我侥幸活了下来。”

须贾看范睢穿的如此破烂,顿时起了善心,把自己的貂皮大衣给了范睢,他殊不知正是这个不经意的举动救了他一命,之后,范睢摇身一变,以丞相的面容出现在了须贾的面前,他决定饶须贾一命,因为他发现须贾还有一点良知,于是,他让须贾回去给魏齐带个话,知趣的最好献上你的人头,否则我将让秦国的铁骑踏破魏国的都城大梁。

秦国的名将有多厉害(他为秦国做出巨大贡献)(6)

魏齐

魏齐听后十分害怕,因为他知道以魏国的实力是无法与秦国抗衡的,他四处投奔,“忙忙如丧家之犬,急急似漏网之鱼。”,魏齐最后在虞卿的陪同下去找了信陵君魏无忌,但是魏无忌很是犹豫,因为他不想就此得罪范睢,“人心凉薄,冷暖自知。”,魏齐引颈自尽,一代魏相,谁能想到竟落得如此下场。

总之,范睢对秦国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也为秦国的崛起壮大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是后世对范睢褒贬不一,有人说范睢知恩图报,恩怨分明;有人说,范睢睚眦必报,陷害忠良。那么你的看法是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