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丽江夜市 ,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灿烂的夜色 飘香的夜晚?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灿烂的夜色 飘香的夜晚

灿烂的夜色 飘香的夜晚

—— 丽江夜市

<原创>梦里白杨

丽江城的黄昏渐渐隐退之后,紧接着就华灯初放了。忙碌拥挤的街道一下子清静下来。大街上有一对对情侣偎依而过,把窃窃私语丢给了行人。看录像,看电影的人们都匆匆忙忙地赶自己的场子去了,几个闲逛的人,不紧不慢的走着。舞厅的霓虹灯闪动着五彩斑斓的眼睛卖弄着风情,欢快的节奏,诱人的乐曲,勾人魂魄。

在古城口大街的拐弯处 (现古城的入口处),飘来一阵阵香味,有小贩们乘着月色,借着月光在卖水果,瓜子,花生等各种各样的东西,赶场子的人停下匆匆的脚步,买上一两样自己喜欢的瓜子,花生之类的零食走了,逛夜市的人则慢慢地讨价还价,只到满意了才挑好选好看中的东西,过足枰,慢悠悠地走了。有的人这边看看,那边转转,不为买,仿佛专为享受这种气氛似的。偶尔有一两张出租车开过,再过去几步,可以看见火光闪动,青烟袅袅,有香味扑鼻而来,这是卖夜间小吃的地方,有烤肉串,烤小鱼,烤鸡翅,烤洋芋,烤豆腐,有米线,有饺子,有饵丝,以及各种各样麻辣串,香味弥漫在古城的夜里。

女人都喜欢逛商店,我则不然。试想,商店里摆着那么多各式各样的时装,件件都美丽,件件都让人动心,一看价格,标着150,200,甚至300,400,一个月的工资全掏出去也还不够,我等无产阶级只能望而却步,吓得后退三尺,不敢问津,心痒痒的,可望而不可即,谁耐烦去吊自己的胃口?但是,小吃摊点,却是我最爱光顾的地方,有各色各样的小吃,就忍不住从口袋里掏出几角钱,甚至几元钱,来尝尝,好像品味一篇短小精悍的文章,又省时又过瘾,老是吃大餐,正如老是看一个人的文章,虽好,但时间长了也乏味,不如小吃,你看:来一篇席慕蓉的散文诗,又瞧瞧汪国真的潇洒,再翻翻柏杨的牢骚,一边吹吹龙应台的龙卷风,一边沉醉于金庸的刀光剑影中,岂不妙哉!

所以我特别喜欢小吃,丈夫多次劝我,小吃不卫生,会吃病的,而我则答曰:“爱我所爱,无怨无悔”。到昆明一趟,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是西山上的煎虾饼,油炸鱼,翠湖公园里的石屏烧豆腐,花鸟街的烤鹌鹑……“你这个小馋鬼,没治了!”“可能我上辈子是个穷的饿死鬼吧?”话虽这样说,每次上小吃摊,丈夫都会陪我去的,虽然他不怎么吃。

一股麻辣香味钻到鼻孔里,我竟有他乡遇故知的感觉。如果把我扔在麻辣罐里,被辣昏麻死过去,下辈子第一件事,就是找有麻辣味的地方投生,别的地方是坚决不去的,哪怕让我去做百万富翁。

选好一个摊位坐下来,简易的棚子之下,放着两三张小方桌,几只小凳,一个火炉红红的正在燃烧,上边的开水冒着热气,在棚子角边,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小串串,小盒子摆着各种各样的佐料,麻辣酱醋,味味俱全。简简单单的摆设,却井井有条,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摆肉串,洋芋,豆腐,凉粉,米灌肠的地方。用一个小架把火盆支起来,火盆的火通红通红的燃着,上边支个铁架,再堆上要烤的洋芋,豆腐,这些要慢烤才有味,肉味要等客人点了才马上烤,肉嫩,鲜。旁边的小碟中堆放着各种各样的烧烤物品,早已烤得金灿灿的洋芋和烧好的臭豆腐一小堆的摆放着,散出阵阵香味。

桌子上早已有几个顾客,坐这边的是一个五十来岁的老男人,看起来是位老军人,他的面前摆着一杯酒,几个黄灿灿的洋芋和几块臭豆腐,两只油晃晃的烤鸡翅,独自一人在品尝,一双深沉的眼睛里装满了岁月的痕迹,也许他正在品味他的战场,过去的硝烟,他的战友……

那边的是大约是一对情侣,可以看见他们眼中欲滴的爱意,轻轻地细语,那份娇嗔,那份温柔,让人不禁回想当初的岁月,年轻真好,年轻真美丽。

我的孩子,晓虎则不住地在桌边绕来绕去,嘴里哼着:我有……我有……妈妈好……两岁多的孩子,把《我有一个好爸爸》和《世上只有妈妈好》混在一起,忘了一些就变成了:我有……我有……妈妈好了。调皮的孩子,翻来闹去,一会儿站凳子上,“一二,一二”的叫着,想往桌子上爬,只到拿了几个金黄的洋芋给他,才安静下来。

打量着做买卖的几个年轻人,大约二十岁左右,看来刚刚学做生意,那动作笨拙得可爱,在他们眼里找不到那种职业性的微笑和生意人的精明,只有真诚的善意,敦厚的热情。一个在用力扇火,一言不发;另一个则稳稳当当的坐着,拨弄着烧烤架上的东西,不时回头问,是几个?要多少?个子较小的那个,专门负责把烤好的东西送到客人手中。动作麻利,口也不闲着。“小妹,你又来了”“老伯,您老慢走”“大姐,您的东西别忘了

”来了!来了!您的鸡腿,请慢用!”一边送烧烤上桌,一边招呼客人。另外一个女的,则专门负责配佐料,从每个小碟中舀一点佐料,蜻蜓点水般的快而优美,那动作如绣女绣花般熟练,一闪眼就摆出一小碟。

离我所在的摊位不到三尺的地方是一个麻辣烫的摊位,摊主是对夫妇,男的坐在热气腾腾的麻辣汤锅边忙碌着,听口音是四川的,旁边摆着整齐的早已用竹蔑签串好的各种串,有香菌,牛肉,小鱼,海带,香肠……

有两个外国朋友来了,摊主热情的招呼:how are you

?两个老外有趣的看着各种各样的小串,指点着,议论着,“能帮您做什么吗?”两个外国朋友微笑着做下来,要了几串品尝,一边吃,一边要用手挖舌头的样子,大约被辣到了,一边“ok!ok ok!”的称赞不停。吃着,吃着,都停下手中被当叉子用的筷子,细细观察盘中之物,脸上现出不可思议的神色,用生硬的汉语说“很好!”“中国丽江好!”外国朋友,喝完啤酒,吃完烧烤,背着旅游大包,微笑着往四方街走了。

朝周围看看,大约有十多个这样的摊位,摊主大多是年青人,都二十多岁,三十来岁,对这些自食其力的青年,我不禁生出一种敬意,他们正在开辟一种新的生活。

灯光朦胧的夜晚,你坐在小吃摊位上,透过雨帘看着这些忙碌的青年,欣赏着各种各样的路人,品尝着小吃,如在月光下散步,如在灯下欣赏美文,雨嘀嗒地敲打着,香味只住鼻里钻,慢慢品尝,品尝各种各样的人生,岂不妙哉!飘香的夜晚。

(本文又叫《丽江夜市》曾载《丽江报》可可是曾用笔名,与梦里白杨是同一人)

1992年8月26日夜于丽江

(图来源于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