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琼北火山大地上,散落着多个历史悠久、保存完好的火山古村,火山石建筑古朴幽静。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吉安村便坐落在这里,早年间村里人大多选择外出谋生,村庄便逐渐荒芜破败。如今,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吉安村由一个撂荒村变身为一个网红打卡地,旧貌换新颜,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陈栋
吉安村墙上的绘画。受访者供图
撂荒村到网红打卡点的“蜕变”
6月19日下午,石山镇吉安村分外热闹,村外路边开辟的临时停车场早已停满,村头乡道的一侧也依次摆起了汽车的“长龙”。户外音乐会 少儿集市 草坪落日野餐,火山古村夏日新玩法吸引了不少人前来打卡。
刚走进村里,记者就被石板小道上少儿集市吸引,小朋友们把自己的书籍、玩具、创意作品或者是喜欢吃的零食摆出来,和其他小朋友交换或者销售,玩得不亦乐乎。墙上的绘画更是让古村新添几分乐趣。赵女士重修装修的住所“掬禾”,墙外的漫画美丽童真,不少人特意拍照打卡。旅游博主秦楚妃用镜头悄悄地记录着,村里的老房子、墙上的绘画、田园风光、乐队表演,她都十分喜欢。“这是我第二次来这里,两年前无意间来过一次,但那个时候的荒芜跟现在相比真的是大变样。”秦楚妃告诉记者,古村落在绘画、音乐等艺术元素的加持下,对于年轻人和亲子活动都很有吸引力。
自从吉安村荒废的村庄发展成网红打卡地后,周围的很多农户也发现了商机。吉安村一举办活动,村民们便带着自家的农产品或者制作一些餐食在现场售卖。附近的村民黄凤仙是吉安村的常客,因为其种植的有机菜深受欢迎,凭借着不断聚集的人气还开启了订单式销售农产品的模式。
四川的徐先生了见证了吉安村的华丽“蜕变”。2019年底,徐先生了解到吉安村的情况,想着找一个周末家人聚会、亲近田园生活的地方。于是,他便在吉安村的承租了一间房,成了这里最早的租户。“原来村里的房屋大概有20多间,但因为没人住,有的都塌了,完整的大概有9间左右。”徐先生告诉记者,荒废的村庄渐渐有了人气,玩音乐的大牛、擅长书法的邻居、走遍了中国很多地方的旅游达人赵女士……村子里越来越热闹,不少人周末来这里露营,家长带孩子学音乐,一举办活动更是人气爆棚。
石板小道上少儿集市。受访者供图
“小”村庄如何取得“大”发展
据北铺村委会书记符先生介绍,吉安村是一个自然村,人数原本就不多,加之早年间村里的人在海口等地打工,陆续在外面购置了房产,村民都基本搬出去了,村子便慢慢荒废了。后来,由公司跟村民签订协议,准备承包村里的房屋,在荒废的村屋上修建民宿,但后来因为手续问题给耽搁了,便暂时租给租户使用。
“石山镇的旅游虽然名声在外,但游客来了去火山口逛一逛就完了,没有其他吸引游客留下来的东西,而农村有很多的房屋都闲置在那里,怎么有效地把这些房屋盘活利用起来,像吉安村这样就是一个很好的模式。”符先生说,出租房屋可以给村民带来收入,艺术村的发展会给村民提供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游客的聚集还可以让农民将家中的鸡鸭鹅等农产品销售出去,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真是一举多得,但目前因为村民的观念以及后续的发展问题,就石山镇来说类似于吉安村并不是很多。
吉安村或许是一种“放养式”发展起来的艺术村。租户徐先生告诉记者,这里成为网红打卡地是一种无心插柳的出现,村里比较有特色房屋是租户按照自己的想法装修,音乐、绘画等艺术元素是无意间汇聚在一起,但想要长远发展还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以及社会资本的投入。
而说起艺术村,不得不提紧邻海口江东新区白驹大道的898艺术村。从少人问津的古村,到全市闻名的艺术村,美兰区灵山镇权拥东村在不到3年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华丽蜕变,以“898艺术村”的新名字被更多人知晓。美庄村委会乡村振兴工作队相关负责人表示,898艺术村的发展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火车头”作用,整合社会资源,打好艺术牌,利用资源优势共同推进。
赵女士住所“掬禾”墙外的绘画。受访者供图
专家:建立撂荒村档案,因地制宜开发利用
艺术与古村落共融共生,给很多原本荒废的村落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如何将一个个发展的典型模式推广出去呢?新海南客户端记者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
宋向清认为,撂荒村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受利益和环境趋势由农民远离农村放弃耕种而形成的土地和村民住房闲置现象。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在更高收入诱惑下,农村居民进城打工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足,形成土地和住房撂荒现象。二是由于种地成本增加,农副产品价格倒挂,农民耕种规模不经济,导致农民不再愿意继续留在农村种地,形成土地和住房闲置。三是政策禁止在耕地占用或开发非农性质的产业项目,也不允许非村民购置农民宅基地等,使城市资本进入农村受限,农民在农村居住发展机会减少,以至于出现撂荒村。
但值得注意的是,撂荒村并非废弃村,撂荒村的基础设施,如住房、水电、排水排污、道路等依然存在,而且由于没有工业和交通污染,加上原生态环境和朴素的乡村文化,因此,撂荒村具有挖掘和利用的巨大潜力。吉安村等的被利用和发掘说明撂荒村只有赋予其适宜的功能,促其转型升级,仍然可以发挥巨大的利用价值,甚至可以形成巨大的产业和经济社会效益。撂荒村适宜开发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创意村落、休闲度假村落、教育培训基地、拓展训练基地、养生文化中心等。
宋向清告诉记者,针对撂荒村问题,建议政府进行系统梳理,建立撂荒村档案,邀请专门机构进行地域特色、地域文化等规划设计,引入社会资本,进行不同功能和方向的产业化、市场化开发,建立集约式村落再利用模式,在税收、信贷等方面为撂荒村转型升级创造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