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连续高温41度,男子直接楼顶煎鸡蛋,几秒下锅没想到真熟了”——这是上了新闻的重庆,据说今年比常年热得更加“疯狂”,频繁刷新夜晚温度纪录。这样的天气,足够让人“闻风丧胆”。

刘老师,上海大学的教授,长年生活在上海,有个5岁女儿,今年暑假,他带着女儿刘小师回到了老家重庆,一个月过去,他却对朋友奔走相告:重庆是小朋友的暑假天堂啊!

发生了什么?

来看看刘老师和女儿的重庆假日。

我是一位在上海生活工作近20年的重庆人,有一个5岁半的女儿,她叫刘小师。

刘小师是个喜欢和小朋友们在一起的孩子,她喜欢上幼儿园,喜欢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无论跆拳道、还是舞蹈、游泳、钢琴、运动课,她都乐此不疲。

从3月上旬开始,刘小师就没上幼儿园。上海的各种机构,也从3月开始关闭。6月初,我开始考虑带刘小师去重庆待一段时间,希望她能像正常小朋友一样,可以交朋友,可以上学,可以去游乐场玩耍,最重要的是,不用戴口罩。

在家里关了两个多月,我对任何形式的隔离都极度抵触。6月以来,我家所在的区不断有零星疫情,我们必须等待它从中高风险变为低风险区,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去重庆时,不被隔离。

同时,我也时刻关注着家乡重庆疫情防控政策,尤其是针对上海居民的政策变化。终于等到7月初,重庆防控政策出现重大调整,对来自上海的低风险地区人士实行三天两检的居家健康观察,我在上海所居住的镇在经过14天又一轮的煎熬后,从中风险地区降为低风险地区。

没有丝毫犹豫,第一时间买好机票,我们一家人出发了。出发前,太太问我,有那么着急吗?就在我们从上海上飞机的当天上午,上海还一片祥和,等到下午,我们飞机落地重庆,我所在区又发布告居民书,一片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不停不休的新一轮大筛又开始了。

重庆是g的天堂(重庆是小朋友过暑假的天堂)(1)

刘小师在上海虹桥机场

01

爸爸,

他们怎么都不戴口罩呀?

当我们在重庆江北机场做完核酸检测,从机场大厅出来,一股熟悉而又久违的热浪迎面扑来。

刘小师拉了拉我的手,侧抬起头,问我:“爸爸,他们怎么都不戴口罩呀?”

我蹲下身,帮她取下口罩:“小师,从现在开始,你也不用戴口罩了。”

“为什么呀,爸爸?”

“因为不需要呀。”我看着小师,“舒服吗?”

“舒服,太舒服了。”

“学爸爸的样子,来个深呼吸,感觉怎么样?”

“热,好热。”

02

小区简直是儿童乐园

2016年,刘小师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小师妈妈拍板,买下了重庆两江新区约克郡的这套精装修房子。约克郡是香港置地规划建设的一个规模很大的社区组团,由多个小区组成。

约克郡所在的照母山片区,发展非常好,无论是商业设施、还是学区配置、交通规划以及教育资源,都非常到位,俨然成为重庆的新地标。在重庆房产市场,约克郡甚至有“重庆宇宙中心”的戏称。

当初买房时,没想过要买什么“宇宙中心”,只觉得有必要在家乡置办一套房产,仅此而已。太太慧眼识珠,在众多选项中挑了“宇宙中心”。购买时,不到1万5,去年光环购物中心开业,房价爆涨,据说一度涨到3万多,今年房价回落到2.5万左右。

2016年小区开盘后,房子一直空关,在此期间,我们甚至动过卖掉的念头。

今年上海特殊情况,让我们有了去住一住散散心的想法。没想到这一住,就彻底爱上这个新家。

“爸爸,我们小区好漂亮!”刘小师趴在27楼阳台上,一汪碧绿湖水映入眼帘,放眼远眺,山峰相连,层峦叠嶂,夕阳西下,霞光满天。

重庆是g的天堂(重庆是小朋友过暑假的天堂)(2)

站在27楼的阳台远眺

小区配套的儿童游乐设施不但齐全且数量众多。每栋高层一楼没有住家,是开放式的活动空间,供大家休息的大堂、标准乒乓球台和儿童设施及各种锻炼设备。白天,室外温度很高,在一楼打乒乓球或者荡秋千,没有太阳晒,多好呀。

重庆是g的天堂(重庆是小朋友过暑假的天堂)(3)

标准乒乓球台、脚踩跷跷板、多人多绳秋千

从滑滑梯到秋千,从跷跷板到沙坑,从标准羽毛球场到篮球场,小孩子就是在自己小区里都能玩上一整天。

刘小师是个羞涩的孩子,当她不戴口罩靠近小区的一处儿童游乐设施时,孩子们的欢闹追逐让她颇不自在。看得出来,她在想着如何加入他们。一个比刘小师略矮的小女孩突然跑到刘小师面前,一把拉住她的手,“快来和我们一起玩。”

刘小师飞奔着加入他们,那一晚,她满头大汗,那一晚,她的小脸通红。

重庆是g的天堂(重庆是小朋友过暑假的天堂)(4)

刘小师在小区里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

03

兴趣班上得不亦乐乎

刘小师喜欢幼儿园、喜欢兴趣班。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她都喜欢,她把兴趣班当成玩。在上海,刘小师的常规兴趣班课程包括:小小运动馆、跆拳道、游泳、舞蹈、音乐剧、钢琴、篮球、街舞。她所在的幼儿园是个美术特长幼儿园,几乎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美术课。

小区附近的资源非常丰富,来重庆之前,我已经在大众点评上筛选过好几轮。小区有两个出口,大门对面的临街商铺,整个二楼都是兴趣班,侧门外的商业体中,规模更大,数量更多。

来重庆后,我意识到,出行方便是选择兴趣班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从家里出发,到达兴趣班教室,小朋友步行时间10分钟,大部分步行区域在小区的树荫下。对室外气温高达40度的重庆来说,这非常重要。

最早定下来的是钢琴课和声乐课,紧跟着是写字课、小小主持人、架子鼓、乐高机器人。提供钢琴课的机构就在小区对面,业余时间,刘小师可以去练琴。

7月12日是刘小师在重庆非常普通的一天,这一天,她的时间安排如下:

>>上午9点-10点半,硬笔书法(小班)

>>上午11点半-12点半,架子鼓(一对一)

>>下午2点半-4点,乐高机器人编程(一对一)

>>下午4点-5点,声乐(一对一)

>>下午6点半到8点,小小主持人(小班)

刘小师一天纯上课的时间为6.5小时。

重庆是g的天堂(重庆是小朋友过暑假的天堂)(5)

小师上学去

晚上,从小小主持人班下课。回家的路上,我问刘小师:

“今天上了这么多课,累不累呀?”

“不累。”刘小师摇摇头。

“高兴吗?”

“高兴。”刘小师使劲地点了一下头。

“最喜欢什么课呀?”

“写字课。”这真的有点出乎意料。

“啊!那第二喜欢的呢?”

“架子鼓。”

“第三喜欢的呢?”

“机器人。”

“不喜欢声乐课和主持人课吗?”

“不是的。”刘小师着急地摆摆手,“声乐和主持人课,也很喜欢。”

写字课给我的触动最大。之前在上海,也有书法课和写字课,但是,从来没给刘小师报过名。

重庆是g的天堂(重庆是小朋友过暑假的天堂)(6)

写字课碰到的第一位老师——程老师非常Nice

写字班的第一节课就把我震住了。第一,刘小师第一次像小学生一样,坐在排排坐的教室里,和一群比她大的孩子们一块上课,视觉冲击很强烈。第二,她第一节课写的字,我惊叹不已。不是说有多好,而是规矩在,明显能看出她的认真和努力,在家里,我们肯定达不到这个状态。

另外一个给我冲击很大的课程是架子鼓。当她双手持棒,脚踩蹬踏,按照节奏敲出第一段旋律时,她的协调能力、自信和喜悦,都让我惊叹不已。这才是我到重庆来的原因。

重庆是g的天堂(重庆是小朋友过暑假的天堂)(7)

乐高机器人课的老师对孩子很温柔

简单汇总一下刘小师的7月课程的费用:

1.写字课 小班课,每节课90分钟,2240/20节

2.钢琴课 1对1,每节课50分钟,1400元/10节

3.声乐课 1对1,每节课50分钟,1500元/10节

4.小小主持人,小班课,每节课1个半小时,99元/6节课。

是的,不是99元1节,而是6节,机构说这是暑期推广课。

5.架子鼓,1对1,每节课50分钟,2200元/10节

6.乐高机器人编程,1对1,每节课90分钟,2400元/10节

总费用:9659元

这是一只小小吞金兽。

上海的一位朋友评价说:重庆的各种课程便宜到令人发指呀,在上海就是买大课包,也不可能这么便宜。

我的一位同事说:看来以后假期,可以在外地租个房子过,培训班的差价可以抵房租和生活费,孩子还能体验不同的城市文化

04

40度的重庆竟然很好玩

今年重庆暴热,即使到了深夜,气温在37、38度也是常事。这样的天气,照样有好玩的方式。

比如,我带刘小师去了嘉陵江游泳。晚上6点半,太阳还没落山,我们就打车,去家附近7公里左右的嘉陵江边游泳。

重庆是g的天堂(重庆是小朋友过暑假的天堂)(8)

嘉陵江游泳

重庆是g的天堂(重庆是小朋友过暑假的天堂)(9)

故乡的云和月

嘉陵江边游泳的人很多,刘小师套着泳圈,在水中自由嬉戏。头顶上的铁路,不时经过各种各样的带着亮灯的火车,一轮弯月斜挂在天空,晚霞发出奇幻光芒。有那么一瞬间,我和刘小师都惊呆了,我们在水里默默地看着天地之间的奇景。

除了嘉陵江,晚饭后,我们还爱去家门口的光环购物中心。

晚上8点,光环购物中心门口的音乐喷泉会准时开放。孩子们欢叫着冲来冲去,刘小师也会穿好泳衣,戴好泳帽泳镜,去玩水。

重庆是g的天堂(重庆是小朋友过暑假的天堂)(10)

光环购物公园的音乐喷泉是孩子们的乐园

当然,更多的时候,她喜欢光环的各种游乐设施。其中,刘小师最喜欢的是光环二楼的Kidzplorer,每次去,她都是跑着进去,一玩就是2个小时。

重庆是g的天堂(重庆是小朋友过暑假的天堂)(11)

刘小师冲进科学探索馆

重庆是g的天堂(重庆是小朋友过暑假的天堂)(12)

各种有趣的儿童设施

重庆欢乐谷的玛雅海滩在我家附近,那里实在太棒了。伴随电音,刘小师在人造海浪中翻腾跳跃嬉戏,不亦乐乎。

重庆是g的天堂(重庆是小朋友过暑假的天堂)(13)

刘小师和小伙伴一起冲浪

重庆是g的天堂(重庆是小朋友过暑假的天堂)(14)

游完泳吃个苹果

除了玩水之外,一天夜里,我还带刘小师去爬过一次照母山。

我们从家门口出发,扫码租了一辆美团的电动单车。刘小师坐在我前面,我们骑着车爬上了照母山顶。

到山顶,才有一个保安过来对我说,公园里不允许共享单车上来。既然上都上来了,我们还得骑下去。下山的时候,迷了路,骑到一个距离我们上山路口7公里的出口。于是,掉头骑上山,重新从山里穿出去。这下就更迷糊了,眼看着天越来越黑,我们一边骑行,一边问路,得到的答案各不相同。

重庆是g的天堂(重庆是小朋友过暑假的天堂)(15)

骑上电单车,我们出发了

重庆是g的天堂(重庆是小朋友过暑假的天堂)(16)

我们的美团电单车

刘小师显然有点害怕了,我一边安慰她,一边不停地和她聊天,逗她高兴。当我们终于到达上山的入口时,天已经彻底黑下来,而单车也没电了。现在想想,要是在山上,车没电了,那得多狼狈。

重庆是g的天堂(重庆是小朋友过暑假的天堂)(17)

照母山山顶

照母山之旅后的一周,我们上了南山一棵树景观,看重庆夜景。在盘山而上时,刘小师问驾驶员,我们这是在爬照母山吗?

重庆是g的天堂(重庆是小朋友过暑假的天堂)(18)

重庆夜景给刘小师留下深刻印象

给刘小师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重庆地铁。在地铁牛角沱站,刘小师看着从远处开来的地铁,高兴得拍手。在从佛图关站去李子坝站的路上,刘小师在车头位置,看着两车交汇,看着轻轨钻进楼宇,她开心得又蹦又跳。

重庆是g的天堂(重庆是小朋友过暑假的天堂)(19)

牛角沱地铁站

重庆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地方,等秋高气爽的季节,我会带刘小师再来。

05

火辣重庆也有不辣的川菜

7月31日,重庆,气温40度。我带刘小师体验完重庆轻轨穿房而过的奇观后,从牛角沱地铁站打车,前往好朋友推荐的一家餐厅。

驾驶员开车钻进小巷,一路盘山而上,刘小师尖叫着欢喜了一路。

朋友知道刘小师完全不吃辣椒,“正宗的川菜很多是不辣的,这是渝中区的一家老馆子,可以帮刘小师建立起对川菜的正确认知。”

重庆是g的天堂(重庆是小朋友过暑假的天堂)(20)

临华饭庄

饭庄的门脸不起眼,门口没有网红排起的长队。餐厅里的布置简单、干净、清爽。一进门,就见老板面对食客,坐在靠门正中央的饭桌上。

重庆是g的天堂(重庆是小朋友过暑假的天堂)(21)

临华饭庄老板

我告诉老板,小娃儿一点辣的都不吃。老板马上安排了两个菜,番茄丸子汤,烩三鲜,我按照朋友建议,给自己点了蒜泥白肉,正准备继续看菜单点菜,老板发话了:“不要点了,够吃了。”

等了大概十来分钟,饭菜上来。番茄肉丸汤的肉丸软糯爽口,汤里带着点黄花菜,非常香。烩三鲜也很合刘小师的口味。蒜泥白肉简直绝了,尤其是蘸满佐料后,入口即化,肉香和辣味交织在一起,完美。

好不容易来一趟,我忍不住要求增加一份水煮牛肉,老板又发话了,“我建议你吃鸭血牛肉。”菜一上来,果然还是很赞。

重庆是g的天堂(重庆是小朋友过暑假的天堂)(22)

番茄肉丸汤、烩三鲜、蒜泥白肉、鸭血牛肉

“你们这里的菜都不是很辣哈?”服务员上菜的时候,我随口问道。

服务员一边工作一边回复:“那些辣得很的菜都是江湖菜,根本不是正宗川菜。”

临华饭庄的食客,没有外地游客,基本都是本地人。看得出,很多人都是老食客。餐厅里食材新鲜,没有江湖菜常见的辣得跳,食物口味丰富,一家宝藏家常餐厅。

老板说,餐厅开了几十年了。至于到底是20年还是30年,老板没有多说。老板有点拽,不太爱搭理人。看得出,老板是有故事的人。餐厅的一角,老板给自己设了个董事长办公室,非常有喜感。

重庆是g的天堂(重庆是小朋友过暑假的天堂)(23)

临华饭庄的董事长办公室

去南山一棵树景观看夜景那天,正值七夕。刘小师下课回家后,换好衣服,我们去了朝天门来福士广场的美丽厨江景粤菜。这家餐厅是2018到2022重庆唯一黑珍珠粤菜餐厅,菜品口味非常好,江景更是无敌。

重庆是g的天堂(重庆是小朋友过暑假的天堂)(24)

刘小师和外婆在朝天门眺望江北

老牌粤菜点都德也在重庆开了很多分店,很受重庆食客追捧。

重庆餐饮市场,除了火锅、川菜,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各种特色餐厅非常多,在这里,不吃辣椒的人绝对不会饿肚子。更何况,正宗川菜从来不以辣为目标。

06

爸爸,

你一个人回上海吧,

我想留在重庆

8月初,我和刘小师一起去家附近的晨光文具店买东西。在店里,我接到一位上海朋友的电话,聊了二十来分钟。

电话里,上海朋友详细询问了我们一家从上海到重庆的经过和体验,在表达羡慕之余,他忍不住对上海的花式核酸检测抱怨了一番。

晨光文具店的女店员(小师后来称她为“胖阿姨”)显然听到了一切,她走到刘小师身边,蹲下身,用重庆话温柔地问道:“妹妹,你是从上海回来的吗?”

刘小师侧过身,平静地看着胖阿姨,重重地点头:“嗯,是的,我和爸爸是从上海逃出来的。”在家里,我们可从来没人提过“逃”字,更没刻意渲染过什么,突然从刘小师嘴里蹦出这个字来,我真的有些惊讶。

重庆是g的天堂(重庆是小朋友过暑假的天堂)(25)

刘小师的胖阿姨

胖阿姨眼眶一红,有泪盈目。可能她注意到刘小师说普通话,于是也改用普通话:“妹妹,阿姨抱抱。”

面对胖阿姨张开的双臂,刘小师有些迟疑,她转身看看我,在得到我的默许后,她小心翼翼地走进胖阿姨的怀抱。

“妹妹,我们是重庆人,这是回家,不是逃跑哈。”胖阿姨的声音微微颤抖,她一只手轻拍刘小师的后背,一只手将刘小师的头温柔地靠在自己的肩上。

“好的。”刘小师回应着。

“我们妹妹好乖哟。来,妹妹,你喜欢什么,自己选一个,阿姨送给你。”胖阿姨一只手牵着刘小师,另一只手则趁着起身的空隙,迅速地抹了一下眼睛。

胖阿姨牵着刘小师的手,在店里选礼物。

重庆是g的天堂(重庆是小朋友过暑假的天堂)(26)

刘小师和胖阿姨

7月5日,我们一家来重庆,至今已经整整一个月。无论是在各种兴趣班,还是在朋友或者家庭聚会,甚至是在大街上、电梯里,几乎每天都有人夸刘小师可爱。

尤其当大家知道她来自上海时,对她的关爱似乎又多了一层,仿佛所有人都在努力补偿着什么。

今天,送刘小师去学校的路上,我问她:“小师,上海的幼儿园要开学了。下个星期,爸爸计划带你回上海了,你想回去吗?”

本来蹦蹦跳跳的刘小师突然停下来,她默默地向前走了几步,然后回过头,非常认真地对我说:“爸爸,你一个人回去吧。我喜欢重庆,我想留在这里上小学。”

重庆是g的天堂(重庆是小朋友过暑假的天堂)(27)

爱上一座城,爱上一些人

重庆是g的天堂(重庆是小朋友过暑假的天堂)(28)

作者:刘寅斌,上海大学副教授,5岁女孩爸爸。

晓理 | 编辑

小小 | 值班编辑

留 言 征 集:

今年你带孩子在哪过暑假?

发现了别人想不到的暑假天堂了吗?

欢迎大家留言区告诉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