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离谱的7步成诗 才气有时候也能救命(1)

聪慧敏捷,得父亲偏爱

东汉初平三年(192),曹操和鲍信合军进攻黄巾军,"设奇伏,昼夜会战",大获全胜,得降卒三十余万,人口百余万。同时家里也添丁加口,妻子卞氏为他生下了第三个儿子,起名曹植。曹植自幼聪慧,才十岁出头,就能诵读《诗经》、《论语》及先秦两汉辞赋。而且他思路极快,谈锋甚健,常常应声而对,出口成章。曹操看了他写的文章,文采远远超出一个十岁孩子的正常水平,不禁起疑,随口问道:"你请人代写的吧?"曹植答道:"话说出口就是论,下笔就成文章,何必请人代作呢?只要当面考试就知道了。"曹操看着曹植,性情坦率,仪容自然,不慕华丽,很合他的口味,慢慢开始偏爱这个儿子。

最离谱的7步成诗 才气有时候也能救命(2)

青年曹植形象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征乌桓,胜利归来,决意在邺城(今河南安阳)的漳河畔修建铜雀台,以彰显他平定四海之功。建安十五年(210)秋天,铜雀台落成,高十丈,分铜雀、金凤、冰井三台,各相距六十步,中间各架飞桥相连。曹操带着儿子们登台游赏,吟诗作赋,顺便测试一下他们的才情。当兄弟们尚在苦思冥想的时候,曹植一篇华彩斐然的《登台赋》已然呈上。曹植借早春的柔风与鸟鸣、淙淙的流水与繁茂的果树,表现曹操统治下国家的繁荣昌盛;借群英荟萃,齐聚于朝,展现曹操重用贤才、泽被天下的不朽功勋,进而将曹操与齐桓公、晋文公相比拟。这马屁拍得清新脱俗,不同凡响,很得曹操欢心。

最离谱的7步成诗 才气有时候也能救命(3)

仿铜雀台建筑

才子毛病,让曹操失望

曹操刻意培养曹植,带他西征,建立功勋,封他为临淄侯,数次欲立曹植为世子,将来继承他的爵位。然而,曹植文人气、才子气太浓,常常任性而为,不注意修饰约束自己,饮起酒来毫无节制,时常做出让曹操失望的事。建安二十二年(217)的一天,他借着酒兴,乘坐王室车马,擅自打开王宫大门,在帝王举行典礼的禁道上纵情驰骋。曹操知道了这件事,非常生气,处死了掌管王室车马的公车令,并从此改变了对曹植的看法。

而曹植的大哥曹丕则完全是另一类人,他没有曹植逼人的才气,但工于心计,善于矫情自饰。每次曹操出行,文武百官在城外送行,曹植都是歌功颂德,夸夸其谈,引人瞩目;而曹丕才思缓慢,无法与弟弟争锋,往往怅然若失地回到家里,唉声叹气。后来,曹丕的心腹吴质出了一个主意,再遇到这种场合,叫曹丕只是趴在地上哭,一句话也不说。这一招果然奏效,曹操和诸位大臣都认为曹丕虽然才情不及弟弟,但其诚心却远超弟弟。

最离谱的7步成诗 才气有时候也能救命(4)

电视剧《三国》中曹丕形象

这年十月,曹操诏令曹丕为世子。曹植情绪一落千丈,从此忧愁苦闷,难以自拔。建安二十四年(219),曹仁被关羽围困,曹操让曹植担任南中郎将,带兵解救曹仁。命令发布后,曹植却喝得酩酊大醉,不能成行。曹操彻底失望,完全放弃了这个他曾经看重的儿子。

曹丕上位,处心积虑打压

延康元年(220)正月,曹操病逝,曹丕继承丞相之位,称魏王。手握大权的曹丕唯恐几个弟弟与他争位,便先下手为强,第一步夺了二弟曹彰的兵权,第二步逼四弟曹熊上了吊,现在就剩老三曹植了。他找了个借口,杀了曹植的密友丁仪、丁翼,本想一不做,二不休,杀掉曹植,但母亲卞氏坚决不让,只好将他贬为安乡侯,后来改封鄄城侯。

最离谱的7步成诗 才气有时候也能救命(5)

魏文帝曹丕画像

黄初三年(222年)四月,曹丕封曹植为鄄城王。在回鄄城的途中,曹植写下一篇《洛神赋》。《洛神赋》原名《感甄赋》,描绘了一位美丽多情的女神形象,通过一个向女神求爱失败的故事,表现自己理想追求的破灭。据说,这个女神的原型其实就是曹丕的妃子甄宓,也就是曹植的嫂子。曹植年纪小的时候,与甄氏朝夕相处,天长日久便产生了感情。曹丕继位后,受郭后挑拨,赐死了甄氏,还将甄氏留下的玉镂金带枕送给曹植。《感甄赋》被曹丕看到,平添了他对曹植的忌恨,曹丕想,老三啊,你这个不伦的家伙,到现在还不能忘情于自己的嫂嫂啊!从此缷掉了杀曹植的心理负担。

最离谱的7步成诗 才气有时候也能救命(6)

电视剧《洛神》曹植形象

七步成诗,救自己一命

曹丕派自己的心腹灌均去监视曹植。有一次,曹植喝得酩酊大醉,灌均来了,在他面前颐指气使。曹植怒火中烧,拍案而起,把灌均骂了个狗血喷头。灌均一纸状子告到曹丕那儿,说曹植违逆傲慢,威胁使者。曹丕终于逮到了机会,马上命令将曹植押解到洛阳,准备问斩。

卞太后急忙赶到大殿,老泪纵横地对曹丕说:"你弟弟平时是放纵了些,可也不至于送命啊!"

最离谱的7步成诗 才气有时候也能救命(7)

电视剧卞夫人形象

曹植的确没犯什么大罪,处死他太过牵强,但这么轻易地放过他,曹丕又心有不甘,于是走到曹植跟前说:"你不是很喜欢炫耀自己的才华吗?我命你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作出来,免你一死;作不出来,别怪我不顾手足之情!"

七步之内作一首,想想都不可能,大家都觉得曹植终是难免一死。没想到,曹植不慌不忙地站直了身子,向前迈一步,从容吟道: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向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萁是豆子的杆,晒干以后可以用来烧火,煮的恰恰是与自己同一根上生长出来的豆子。曹植用一条根上长出来的萁和豆,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煮豆比喻哥哥残害弟弟。同胞骨肉自相戕害,实在有违常情,为天理不容。

最离谱的7步成诗 才气有时候也能救命(8)

曹植七步成诗油画

曹植边走边吟,一首诗作成,刚好七步。曹丕不好再对曹植下手,另外,这首诗对他也有所触动,感觉内心有愧,于是不再找继续借口为难曹植,放他回了鄄城。

千古流传,周恩来化用抒愤

1941年1月,蒋介石不顾国难当头,发动"皖南事变",杀害了新四军政委项英及军委机关数千人,抓走了军长叶挺。

最离谱的7步成诗 才气有时候也能救命(9)

周恩来与叶挺、项英的合影

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严密封锁"皖南事变"的消息。周恩来亲自为《新华日报》撰写了《团结起来打敌人》的社论,同时还安排刊登一篇披露"皖南事变"真相的报道,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破坏团结抗战、破坏国共合作的阴谋,然而报纸样稿送审后,却被国民党新闻检查机构扣压。

1月17日,蒋介石悍然发布解散新四军的命令,并宣布其为"叛军"。周恩来根据党中央指示,向国民党提出严正抗议,他义愤填膺地打电话怒斥何应钦:"你们的行为是亲者痛、仇者快,你们做了日寇想做而做不到的事!你何应钦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最离谱的7步成诗 才气有时候也能救命(10)

周恩来发表在《新华日报》上的挽联

当天深夜,周恩来愤然挥毫,写下了"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挽联,交给《新华日报》。这满含悲愤、言简意赅的25个字,一下子揭穿了皖南事变的实质,表达了对国民党顽固派最强烈的抗议。其中,"相煎何急"就是化用曹植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