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女姓氏是孟还是姜(看客说孟姜女姓孟)(1)

孟姜女,姓孟,名姜女!这种说法对么?咱们先做一道选择题,然后再读文章哈!

先考再读:你认为孟姜女姓什么? 单选

0人 0%

姓“孟”

0人 0%

姓“姜”

0人 0%

姓“孟姜”

0人 0%

懵逼了!不知道!

孟姜女,据说是春秋齐国人杞梁之妻,是“孟姜女哭长城.的主人公。千百年来,对于孟姜女到底姓什么,很多人都是处于懵懂状态的,今天,看客说就来说说这个问题!

中国的姓氏产生于什么时候?一般认为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 那时的人们按母系血缘分成若干氏族,每个氏族都以图腾或居住地形成互相区别的族号,这个族号就是“姓"。“氏”的产生比姓要晚一些。这是因为同一母系血统 的氏族子孙繁衍,人口增加,同一母族分为若干支族, 迁徙到不同的地方居住和生活,每个支族都要有一个区别于其他支族的称号,这个称号就是“氏”。一个氏族分成多少个支族,就有多少个氏。因此可以说,姓代表 母系血统,氏代表氏族分支;姓是不变的,氏是可变的;姓区别血统,氏区别子孙。这就是姓与氏在最初阶段的根本区别。

进入夏、商、周三代,姓、氏的功能除了保留那些原有的区别以外,又带上了浓厚的阶级色彩,特别是氏,都是由统治者赐封而来的。这时的氏已经是贵族地位的标 志,贵者有氏,贱者无氏。如果封邑、官职或居住地发生变化,氏也就会跟着变化。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 “男子称氏以别贵贱”。另外,夏、商、周三代,严格实行“同姓不婚”的制度,因此,女子在出嫁时都要用姓标明血统,而在姓之前冠以孙(伯)、仲、叔、季等 排行,如孟姜、仲姜,孟姬、仲姬等。周代的晋、鲁两国不能通婚,因为都姓姬;但秦、晋两国却可世代通婚,因为秦国姓嬴。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女子称姓以别 婚姻”。秦汉之前,姓和氏在不同场合使用,哪些人有姓,哪些人用氏,有严格规定。汉代以后,姓氏合一,统称为姓。

通过上面的表述,我们不难发现,孟姜女其实是姓“姜”。而“孟”,指的是姜女在家中的排行是老大!所以说,“孟姜女”的意思是:姜家排行老大的女儿!

现在,在山海关东十三里的望夫石村北凤凰山上有一个“孟姜女庙”。这是为纪念孟姜女而修建的。可见,修建庙宇者对这一点文化常识的认知是有遗漏的!

“看客说”一个有料儿的kankeer,视频更精彩,欢迎你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