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春节期间逾600万人来湛江玩)(1)

湛江民俗表演——高桩舞狮人气火爆。莫景林 摄

椰林摇曳、碧海银沙、帆船逐浪……在中国漫长的海岸线上,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的湛江无疑是一颗耀眼夺目的明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奇特的旅游资源越来越吸引世人的目光,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胜地。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了春节期间游客接待前60位城市榜单,湛江居全国第十四位、广东第二位。据不完全统计,湛江市春节长假共接待游客603万人次,同比增长24.5%;实现旅游收入21.58亿元,同比增长19.7%。

近年来,湛江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认真落实全省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战略,发挥湛江建设琼州海峡北岸旅游区的优势,坚持与海南相向而行,突出做好“滨海旅游”这篇文章,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为目标,围绕建设北部湾旅游中心城市、南中国海洋度假休闲旅游中心和国际旅游半岛,推动特呈岛、南三岛、东海岛、硇洲岛、南屏岛和湛江湾“五岛一湾”滨海旅游产业园区建设,打造极具滨海特色的旅游城市。力争到2020年,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次达5500万人次,年均增长10%;旅游总收入超过900亿元,年均增长27%以上。

湛江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春节期间逾600万人来湛江玩)(2)

湛江金沙湾观海长廊吸引了大批游客到海边戏水玩乐。

“滨海 农业 文化” 实现旅游 “开门红”

笔者从湛江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获悉,2019年春节假日,湛江市以“全域旅游,年味湛江”为主题,结合滨海、现代农业、民俗文化等独特优势,并创新推出新兴旅游产品,假日旅游市场增长态势显著,推动春节期间湛江旅游实现“开门红”。

湛江海岸线占广东的30.2%、全国的6.9%,滨海休闲旅游历来是该市的假日旅游热点。今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天气晴朗温暖,许多市民游客到海边戏水玩乐,沙滩上挤满游客、海里随处可见“浪人”身影。据统计,春节期间,鼎龙湾海洋度假区接待游客近28万人次,东海岛旅游度假区接待游客超过12万人次,金沙湾滨海休闲旅游区接待游客达30万人次。

湛江是农业大市,该市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半岛乡村旅游品牌。春节期间,“民宿 花海”备受追捧,乡村旅游热气腾腾,乡村游客激增。茂德公大观园、螺岗小镇、南极村等突出民宿群落和乡村旅游的综合体,假日期间备受游客欢迎。

春节期间,湛江各县域旅游纷纷推出“花卉 乡村”休闲项目,如面积超过530多亩的廉江樱花主题公园,面积超过300多亩的廉江田园寨花海世界景区,三岭山森林公园的樱花文化旅游节,南亚热带植物园的迎春花卉节等,既让游客感受到湛江优美的生态农业风光,又能欣赏到乡村的传统与美丽,给乡村增添温暖与活力,旅游与乡村走上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之路。同时,全市各星级农渔家乐景点和乡村旅游点张灯结彩,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赏乡村美丽的生态风光,享受赏农家景、品农家菜、摘农家果、钓农家鱼等活动的乐趣。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春节长假全市县域旅游及乡村游农渔家乐景点餐饮等旅游企业接待游客超过300万人次,同比增长23%。

目前,湛江正着手编制实施《湛江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整合乡村旅游资源,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推进湛江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坚持以旅促农、以旅带农、以旅活农、以旅富农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发展。

湛江民俗文化瑰丽多姿,令人向往。春节期间,湛江市依托文化优势,共举行78项特色文体旅游主题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旅游品质。鼎龙湾国际海洋度假区举办第四届粤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暨年例节,吴川三绝、南派粤剧、木偶戏、高桩醒狮等纷纷亮相;霞山区举办广州湾民俗文化节,渔人码头举办民俗古玩文化嘉年华;茂德公大观园举办迎春民俗游园会;遂溪孔子文化城大摆孔文化大餐;廉江安铺镇连续十年举办美食文化节等,系列精彩的民俗活动进一步打响了湛江民俗文化旅游名片。

湛江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春节期间逾600万人来湛江玩)(3)

螺岗小镇游人如织。湛江市旅游局供图

湛江的新兴景区(点)也极大地丰富了湛江旅游市场。各大旅行社纷纷创新线路产品,推出10多条春节特色线路产品,如“游鼎龙、过年例”、钢铁工业游、廉江赏花游等。茂德公古城接待游客近58万人次,鼎龙湾国际海洋度假区接待游客超过28万人次,孔子文化城接待游客达29万人次。

宜居宜业宜游生态型海湾城市彰显魅力

周先生来自东北辽宁,他和爱人今年春节之前便一起来到雷州半岛,在湛江过年,“老家那边已经是冰天雪地,来到湛江,一下飞机就看到满眼郁郁葱葱的绿色和繁花似锦的美丽城市景观,太让人赏心悦目、太舒服啦!”

湛蓝的海,湛蓝的天,越来越好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湛江的一张靓丽名片。湛江一直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姿态,点亮生态经济,打造名副其实的“最适合洗肺”海滨之城。去年湛江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99,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省第二;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优良,是全省4个环境保护责任考核优秀城市之一。

与此同时,湛江大力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今年湛江各大公园春展景点布置各有特色,共培育时花超100万袋,布展面积约10万平方米,各春展景点串联成珠,成为湛江春节期间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从来没想到在湛江还能看到这样漂亮的春展造景,感觉挺新鲜的。造景结合时代特点,采用湛江本地元素,对岭南文化传播也有一定的带动性。”早两年前来过湛江旅游的西安游客陈先生告诉笔者,故地重游后感觉湛江主城区更美,城市管理更精细,处处让人留恋。据统计,海滨公园、南国热带花园、滨湖公园、寸金桥公园等24个公园,春节7天迎客超150万人次,成旅游大热点。

夜间的湛江也同样迷人。春节期间,湛江市区主次干道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各大公园色彩纷呈,城市夜景光影斑斓,祥和、喜庆的年味比往年更加浓厚,渔港公园等19个节点安装夜间迎春灯饰,市区的各大主要路口以及公园布展13组景观灯展,市区56条主次干道悬挂迎春灯笼达8万余个,较往年增加40%,仅各大公园悬挂数量已达5万个。

“湛江发展太快了,一年没回来,今年回来后感觉湛江变化特别大,连夜景也如此上档次!”看着美丽的夜景,返乡人陈可鹏不禁感叹道。“都说评价一座城市美不美,白天看绿化,夜晚看亮化。”陈可鹏表示,湛江夜景愈加美丽迷人的背后,是湛江大发展大跨越的具体呈现。

湛江还积极塑造和提升城市品牌影响力。继《魅力中国城》后,今年春节,湛江又承办了央视“东西南北贺新春”分会场,充分利用央视舞台,向海内外观众展示新时代湛江经济社会蓬勃发展和城市建设辉煌成就,呈现湛江风光旖旎的海湾景观、特色浓郁的地域风情和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

近年来,湛江市按照“拓展海东、提升海西、拥湾发展、产城联动、市县统筹、精细管理”的城市发展战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推动城市更新工作提速增效,补足公共设施短板,协调城乡发展,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和综合承载力。

目前,湛江正加快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工作,打造“一湾两岸、一核四轴、多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推动海东新区加快打造城市扩容提质崭新亮点;赤坎区打造具有古商埠文化特色的主城区;霞山区打造具有港城风格的中心城区;湛江开发区建设粤西金融中心与总部科研、创新基地;麻章区以高铁西站为核心规划布局商贸物流业和服务业等。大力推进县(市)城区扩容提质,支持雷州市打造田园滨海生态新城和文化名城;廉江市打造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吴川市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江海魅力之城;遂溪县打造水生态文明城市;徐闻县打造琼州海峡经济带的粤琼合作紧密区、广东对接服务海南岛的南门户城市。到2022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21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规模210万人,5个县城打造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中等城市。

湛江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春节期间逾600万人来湛江玩)(4)

钢铁工业游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宝钢湛江钢铁基地参观。

与此同时,湛江市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业,去年与华侨城集团签订投资超过500亿元的全域旅游开发合作协议。今年,该市继续加快将特呈岛、鼎龙吉兆湾打造成为高端滨海旅游休闲度假区;认真做好华侨城集团全域旅游合作开发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华侨城集团欢乐海岸、大湖光岩旅游景区、雷州骑楼古街旅游区等项目今年动工建设;加强与海南的旅游合作,共同打造琼州海峡热带旅游目的地;推动旅游与文化、商贸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打造高品质旅游项目。

立体交通引领旅游发展提速

2月10日,笔者在粤西地区高铁客流量最大的高铁站——湛江西站看到,候车大厅内人头攒动,来往的旅客络绎不绝。据初步统计,2月4日至2月10日,湛江西站共发送旅客72061人次,2月6日起从湛江去往外地的客流明显增加,主要是往广州方向,其次是往北京、上海、长沙。春节黄金周湛江西站日均发送旅客10294人次。

琼州海峡今年春运期间安全快捷有序。截至2月13日8时,琼州海峡共运输旅客217万人次、车辆46万台次,其中出岛车辆23.3万台次、旅客117万人次。旅客过海时间约为2小时。很快,海口3个港口全部实行预约购票过海制度,装船配载时间由2小时压缩至1.5小时,高峰时段压缩为1小时。

得益于便捷的交通条件和温暖的气候,湛江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来“过冬”。根据移动大数据显示,湛江市春节假期共接待外地游客299.8万人次,同比增长62.41万人次,湛江旅游吸引力持续增强。来自湖南的罗姨,便是坐高铁来到湛江过年的。她说:“以前我也来过湛江。和往年相比,我觉得现在湛江交通更方便快捷了,旅游环境和服务设施都得到了提升和改善。”

湛江市作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近年来加大力度加快构建现代化快速立体交通体系,去年湛江市更是把补齐交通短板、发挥比较优势作为最紧迫的任务,加快推进现代化快速立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67亿元,增长61%,年度投资及增速均创历史新高。其中,江湛铁路于7月1日开通,湛江跨入“高铁时代”,极大满足了人民快捷出行的需求;湛江国际机场预可研报告已获国务院批准,航站楼已动工建设;双向12车道、全长22公里、全程无红绿灯的首条城市快速主干道——湛江大道动工建设。

未来3—5年,湛江市计划投资一千亿元左右,陆续建成湛江国际机场,广湛、合湛、湛海、张海高铁,玉湛等6条高速公路,以及湛江港40万吨级航道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并实现互联互通、无缝对接,届时湛江将成为快速通达粤港澳大湾区、便捷对接海南、联通世界各地的重要交通枢纽。特别是,时速350公里的广湛、合湛、湛海3条高铁将于今年开工建设,未来5条高铁同时汇聚湛江,全面融入国家高铁网,必将为湛江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湛江市还加快推进湛江全域快速交通网络建设,在全省率先启动规划建设广东省滨海旅游观光一级公路,建设连接雷州、廉江、吴川县城的高速(快速)通道,建设雷州半岛鱼骨状、放射状网络交通,形成以湛江市标为核心的全市1小时经济圈和生活圈。

依托交通基础设施,湛江市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去年,湛江市充分利用江湛铁路开动的历史机遇,积极开展高铁旅游主题营销,举办深湛高铁旅游发展大会,邀请中国旅游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魏小安、央视主持人朱军、春晚总导演杨东升等到会,70多家国内外知名媒体进行深度报道,当天累计225万人次观看了新浪直播;湛江高铁旅游广告在广铁集团旗下384组动车车厢全线投放;鼎龙湾、特呈岛、红嘴鸥、御唐府集团等推出多种高铁旅游优惠措施,高铁旅游市场初步形成。

湛江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春节期间逾600万人来湛江玩)(5)

央视《2019东西南北贺新春特别节目》在湛江录制——魅力港城登上央视“小春晚”。彭赞 摄

“平安旅游”提升湛江“气质”

春节假期,来自北京的周姓游客来电称,其在特呈岛度假村度假期间,身体不适感冒发烧,得到度假村员工的悉心照顾。他对湛江旅游的优质服务,尤其是特呈岛度假村的人性化服务表示衷心感谢。市民游客普遍反映节日期间湛江旅游服务、旅游接待热情、优质、高效,对该市所提供的旅游服务感到非常满意。

笔者从湛江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了解到,湛江市高度重视旅游保障服务工作,春节前,该市就成立了旅游安全督导检查小组,对全市6家A级景区、7家星级饭店、11家旅行社等24家旅游企业的安全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同时,加快旅游集散咨询服务体系建设,对湛江机场旅游服务驿站的升级改造,提升游客集散服务功能;推广“智能导游”项目,通过语音导游、相册展示、视频播放等方式,为游客实现虚拟游体验。

据进一步了解,春节假期,湛江市还成立旅游巡回法庭,湛江市中级法院在10个基层法院辖区内的13个旅游景区设立旅游巡回法庭、旅游巡回审判点,审判队伍由各基层法院辖区相关法庭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的优秀法官和司法辅助人员组成,实现现场立案、诉前调解、小额速裁、巡回审理、快速执行等。

春节期间,湛江市各大景区游客、车辆有序出入,宾馆、饭店、农家乐等守法经营、公平买卖,旅游市场秩序井然,没有出现黑车黑导、哄抬物价、扰乱市场、坑害游客等现象。

为了让春运期间交通更安全、更畅顺,湛江市提前部署,制定印发了《湛江市2019年春运工作方案》《湛江市2019年春运工作应急预案》《湛江市2019年春运应急运力调度及超载卸客分流预案》,为全市春运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公安、公路、交通等部门加强春运期间路警联合巡查与指挥协同机制,及时发布路况、交通管制、分流绕行等信息,并加强干线公路养护和公路巡查力度。2月9日下午,在返程的高峰期,湛江市委书记郑人豪率队赴徐闻检查琼州海峡春运工作情况,要求落实“高效春运、平安春运、畅通春运、智慧春运和温馨春运”的要求,确保人民群众安全畅通出行。春节期间,湛江交通相对畅顺,未出现严重交通堵塞,创造了贴心温暖的交通环境。

当前,返乡群众和外地游客持续点赞湛江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治安。笔者从湛江市公安局了解到,春节期间,湛江市公安机关启动社会面治安防控三级勤务,安排三分之一警力加强值班备勤,每天均共部署社会面防控力量4327名,其中民警2660名,辅警1667名,重点加强机场、码头、火车、高铁和汽车客运站等部位的治安秩序维护和安全检查。春节以来,湛江各级公安机关广泛使用智慧新警务建设成果,累计使用移动警务终端116万次,为群众提供终端求助517次,找回迷失人员5人。

春节期间的金沙湾风景区,游人如织。风景区内,不时可见值班民警在巡逻,救生员和应急工作人员也随时待命,现场秩序井然。吴女士是广西人,春节期间,她和丈夫自驾到湛江旅游,让她感叹的不仅是湛江的美景和美食,更有当地的治安环境。吴女士说:“有这么多的民警和工作人员在这里巡逻,我们出行都感到特别的安全。以前外出旅游总害怕丢东西,害怕孩子走失,今天在湛江旅游,完全没有这种顾虑。”

在佛山从事装修行业多年的黎明辉,每年都要回到湛江过春节。说到湛江的治安,因为经常外出,他对车站的治安特别在意。“记得以前老的湛江西站,由于比较偏远,照明不好,每次去车站都有点害怕。现在好了,城乡建设越来越好,路灯和监控也多了,随处可见巡逻的警察,就算一个人走路也不会害怕了。”

“今年春节,不管走到哪儿,都感觉到平安祥和的气氛,治安真好。”家住霞山绿村路的市民陈先生告诉笔者,作为老湛江,深刻感受到湛江的治安一年年在变好。他认为,全市治安环境的提升,除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开展和有关部门的努力外,也和市民的治安意识和文化素质的提高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