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玉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君子定位尤为相符,不乏有用玉来形容美好品质或温润长相的句子,《国风·秦风·小戎》里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点出君子和玉二者间的相同气质。《神女赋》:“貌丰盈以庄姝兮,苞温润之玉颜”,借用玉来形容人的优美姿态。玉的优雅让人生出敬意,但与此同时也让一些黑心商贩看到了商机。

01

在一种产业链条当中,有黑心的文物商贩想要用尽一切办法去制作文物,而造假的手段中有一种残忍得让人不忍直视。文物贩子手段有多残忍?他们把玉塞进活羊体内,3年后杀羊取玉卖天价,经由这种制作方式制作出来的便是血玉。玉石虽然被人寄予较高的雅兴,但是作为商品去审视的话,价格上也有高低之分,其中最为高贵宝玉之一就是血玉。

羊脂玉丢失的宝贝(文物贩子手段有多残忍)(1)

血玉在阳光下能够看到如同鲜血般的色泽,血玉的形成,有人给出的说法是逝者佩戴玉石后,血液随之浸入玉石中获得。血玉的形成时间其实很长,往往是逝者去世后携带玉石入葬,被盗墓者挖走卖给收藏者,此后再戴着入葬,如此反复多次,才能在被发掘之后看到有这种形式的玉石存在。如果这种说法属实,那么血玉的稀有性便得以凸显。

02

血玉的一个特征就是,它看上去就像是人的血管那样温润,因为纹理很明显也因此很容易就会让人感觉到十分喜欢,有着别样的美感。这种血玉的形成究竟是不是古人所言,经由血液沾染而形成,其实并无定论。与此同时专家还有着一种看法,那便是墓中的铁元素经过氧化后容易分解,以至于被玉石吸收导致这种血玉的形成,至于究竟是哪种说法为真尚存疑问。

羊脂玉丢失的宝贝(文物贩子手段有多残忍)(2)

且不论这种玉石究竟如何产生,为了能制作出这种价值很高的玉石,造假者可谓是煞费苦心。他们将玉石塞进羊体当中,在三年后才选择杀羊,从其体内取到血玉去卖出天价。一般在选择籽料之时,他们会挑选那些上等籽料,之后再将其放入活羊体内,用羊的鲜血去滋润玉石,往往三年后,这些玉石当中便会浸染血液,形成血玉。

03

让玉石有了血液的浸染还不够,为了能够获得更多赏识和信赖,玉石还需要经过作旧,一般经由这种方式,血玉就能够成功卖出。如果是对于血玉不了解的人,往往会将其看作是真的“血玉”,因为二者间实在太过相似,看不出来有什么样的异同。恰恰是因为这种方式能够盈利,不少文物贩子都依靠着这种残忍手段制作出不少血玉。

羊脂玉丢失的宝贝(文物贩子手段有多残忍)(3)

从整个链条当中进行审视,其实不仅仅是购买者在购买的过程中受到利益亏损,实际上受苦更为严重的便是那些体内被放入玉石的羊。想要达到个人的牟利目的,不惜用动物的身体破坏为代价,确实让人难以接受。为了造假无所不用其极,甚至将目光放在动物身上,确实丧心病狂。要知道在体内植入一块玉石之后,羊的身体本身就会产生不适,三年之后再度取出仍旧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不少羊会因此丢掉性命。造假者的价值观却并不会因为羊的遭遇而对它们生出怜悯,可能在他们心中,只要能假造出昂贵的血玉,怎样残忍的事情都可以去做。

羊脂玉丢失的宝贝(文物贩子手段有多残忍)(4)

总结

从这些造假者的手段中能够看到,文物固然拥有着研究历史的价值,但是对于一些造假者而言,假造的文物便是他们蒙骗消费者、获得大量收入的存在。他们的行动恰恰证明了文物保存是尤为关键的文化载体,借由对于文物的认识和开拓将会让更多人看到文物的价值,了解到和文物同时期的历史面目。而不少人士秉持着诚心诚意的思路去购买文物,但是最终被造假商人欺骗,可能是倾家荡产买的造假文物,很容易就会受到打击。我们应该认识到文物造假的恶劣性,更不应该因为心中对于利益的追逐产生欺骗他人的想法。

羊脂玉丢失的宝贝(文物贩子手段有多残忍)(5)

参考文献

《国风·秦风·小戎》

《神女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即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