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娘的什么时候也忘不了(既然娘不来我就把自己送给娘看看)(1)

十二岁离开家在外上学,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一直都是住校,后来工作了,漂泊了,客居大连也整整二十年。当年的青春小伙儿也早已步入不惑之年。

除了自己的变化,更多的就是家人的容颜更改,年过七旬的老娘,黑发已变得花白。

离开久了,故乡变成了他乡,他乡却堂而皇之的越发像是自己的故乡。早些年起早贪黑的奔忙,每年也就春节期间才挤着火车回老家,和家人匆匆小聚几日,连鞭炮的硝烟味儿还没散尽,就又踏上说不上启程还是归途的火车,期待下一个春节的到来。周而复始,岁月经年,跟家人聚少离多。

曾经跟老娘算过,从我十二岁到现在,跟老娘在一起的时间加一起也就五六年而已。如今,年龄越大,越发觉得亲人的重要,特别是父亲去世以后,每次跟老娘分别,我都要像抱着孩子一样抱着她,贴贴脸。作为每年的“强制执行”项目,我要带着老娘出去旅游,即便腿脚不便,我和弟弟会搀扶着她,累了就坐下来歇歇,抽根烟,反正也不是赶场,走哪算哪,让老娘的晚年看到更多的风景。

每年我也会邀请甚至是“要挟”老娘来大连小住,短则十天八天,多则月余。她还是不喜欢住在高楼,邻居也陌生,甚至听不懂其他老人的胶东话,后来就找借口不来。于是,我便有了不工作的理由,每年都会有几次回吉林老家的所谓假期。回到家里,也不像早些年那样回到父母身边还东奔西跑不着家,而是静静地待在家里,吃老娘做的好吃的,跟她唠唠嗑儿。

既然娘不来,那么我就把自己送给娘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