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增与张良之比较议论文(复师友关于牟先生之生命论点的下问)(1)

范增与张良之比较议论文(复师友关于牟先生之生命论点的下问)(2)

前日,师友发来关于牟先生论点之网文。赐问,“关于此文所讲的怎样发现自己的生命核心?怎样表现出来?该从哪里探索和思考,才能寻找到答案?您若有心得体会,请分享”。学生上复三日内交流。现已快至时限,守诺以不负师友下问。

学生想,还是避开现在很多网文哲思,另角度于牟先生文感思且与师友问及,片言三则。

— — 生命哲学著之建议

牟先生文,已谈及不少,且其学问通贯,故,能几乎于看似随谈处点题。然,作为后学(主要是学生这种文基薄弱者),若窥生命认知。建议,读牟先生著同时,还得知道另外一位大师先生— — 唐君毅。可以,这么说,唐先生是享誉世界的,集生命哲学之大成者。况,唐、牟二先生,同为,十力先生三大高足。虽学向不同,然仍出一脉。

— — 生命、心、思维与外在

这四者,即,生命观、心之修、思维方式、外在行为与外表特征等。其实,作为吾华夏传统文哲历史角度,可以说,如此分,是一个“伪”命题。即便是二分,亦是“伪”命题。因为,从工夫论角度,此四者,一源而出,且归于一,方可问学。否则,将溺于文章支析且不能出离,问学即入“斜径小道”。

然,当今中西哲学互通互鉴角度上讲。问学理解中,可以暂分为四,以援西哲经典而参,以通贯全面。不过,千万不要溺而不出,因为,旁参,是为会通,而不是真理解。只有当,会通四者,归于一时,才可谓问学一轮的“闭合”完成。此时,体味自然很大不同。

— — 片引牟先生观点之于生命

牟先生认为,感性层与主观是辩证的,且依时空之于形式,构成心灵主观。其中,感性即具体即特殊,以时间空间而化于形。以上只是凭印象概语,具体请参照牟先生《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

浅认为,生命哲学话题,千万别以网文片句去观,即便是那些摘引先生们片语网文。因为,只有书册,才可基本见先生们前后贯通,以及逻辑思想的哲观。

以上仅从三角度片言,似乎,没有完全正面回答师友之问,其实,已回答了。因为,生命之体味,便是传统文化工夫论中重要一节,恰恰,为“工夫”,必然,带有问学后,自身体味之确,文词许不可尽达。共勉。

随谈。

— — 沐阳金石,沇河,辛丑八月廿七

【作者简介】唐浩,字:金石,号:沐阳,山东济宁兖州人,城市规划与设计工学硕士,济宁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工作。

致力于文理双修,探索儒家哲学融入规划建设领域,传统文化研究与工科融合探索,曾受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正式邀请进行学术访问(2015),现为该校建筑系教学合作学者。住建部建筑业企业资质评审专家,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全国绿色社区产业智库专家,山东省乡村振兴专家库专家,国家注册规划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