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中国文化史迹”第1287期)江西的文化存在感,总被网络时代挤压到“尴尬”的位置。其实,江西自古的白鹿洞书院,当时名震天下,在读书人中无人不知。

白鹿洞书院有白鹿吗(江西白鹿洞书院)(1)

(白鹿洞书院·摄于1920年代·本社图片版权所有)

白鹿洞书院到底在哪里?为什么要叫这么奇怪的名字?据1941年《中国文化史迹》(本社《晚清民国时期中国名胜古迹图集》),书院位于江西五老峰下。峰南有凌霄峰、幡竿峰、狮子峰、金印峰、 石船峰等五座小峰形成一道屏障,书院位于凌霄峰西南。 白鹿洞之名,来源于唐贞元中(785—804)李渤与其兄李涉 隐居此地养白鹿自娱的故事。宝历年间(825—826),李渤任江州 刺史时在此建台榭,这便是书院的开端。

不仅如此,古代的江西人对文化也是“大手笔”——为了让更多人读读得起书,白鹿洞书院不仅送书,还管饭。据1941年《中国文化史迹》(本社《晚清民国时期中国名胜古迹图集》),至南唐升元年间(937— 942),这里建起了学馆,以赐经书、供饭食等奖励措施聚集学生, 因此,时常有书生数百人来会。当时称之为白鹿国庠,这便是学校 的发端。五代时期归于废灭之状,再兴之人乃宋代儒家之主周濂 溪。时任南康知事的濂溪在此讲学。

谢谢您在浮躁的头条,关注我们这么冷门的文物学术文章(为了适应互联网阅读量,只好略向标题党低头,太正经可能阅读量是个位数。我们做了1000多期了)。愿您有收获,大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