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ChatGPT的爆火,人工智能又引来一轮新的关注。马斯克在使用ChatGPT后直呼“好到吓人”,甚至断言“我们离强大到危险的AI不远了”。

从写论文、编代码到创作小说,人工智能目前所能应用的领域令人惊叹,但事实上,它并非看上去那么光鲜亮丽、完美无缺。

人工智能背后的智能工人(人工智能背后的)(1)

机器永远无法独立,背后永远有人

早在几年前,技术的新发展就引发了类似的恐惧,即机器人会取代我们。

据《经济学人》2014年的一则报道,未来20年,自动化技术将取代约47%的工作岗位,自动驾驶技术将消除对人类出租车和送货司机的需求,尤其是长途卡车司机。但如今将近10年过去,这些预测并没有成为现实。卡车司机的需求量仍然很大,而自动驾驶技术远未取代人类的工作。

更早些,工业革命初期,英国工人群体中就爆发了专门破坏机器的卢德运动,但本质上是失业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现在机器普及率远超过当年,结果呢?

即便是近期麦当劳和塔可贝尔推出的由机器人运营的全自动餐厅,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根据麦当劳官方的说法,实际员工数量和普通餐厅差不多,只不过他们隐藏在机器的后面。

人工智能背后的智能工人(人工智能背后的)(2)

在对人工智能的恐慌中,人们常常忽略了机器仍然需要人类才能运作这一点。以客户服务为例,为了降低成本,企业多年来一直试图使用自动化客户服务机器人取代员工。但事实上,为了让顾客感觉像在与真人交谈,在许多复杂的情况下,机器客服仍然依赖背后的人工。

劳拉·普雷斯顿 (Laura Preston)就是这样一名幕后工作者,她在一个名为Brenda的房地产机器客服背后工作。当Brenda无法解答客户问题时,就需要普雷斯顿介入。为了让对话看起来无缝衔接,普雷斯顿和同事们还接受了在互动中使用“Brenda式”的表达方式培训。

普雷斯顿表示,这项模仿机器人回答大量问题的工作给她带来了严重的精神损害。

“几个月来,模仿Brenda已经耗尽了我的情绪资源。我突然意识到,我并不是真的在训练Brenda像人一样思考,而是Brenda在训练我像机器人一样思考。”

从研发到运用,AI依赖于庞大的廉价劳动力,有工人时薪不到1美元

普雷斯顿在美国工作,然而更多情况下,公司为了节省人力成本,会选择把这样工作外包到劳动力更便宜的地方,自动化背后隐藏的是一个巨大的“血汗工厂”。

以送餐机器人为例,它们看起来是完全自主的,但实际上往往需要远程控制。Tiny Mile是多伦多的一家机器人配送公司,旗下有一个名叫Geoffrey的送餐机器人随时穿梭于多伦多市中心,但它们的驾驶操作员却远在菲律宾。

人工智能背后的智能工人(人工智能背后的)(3)

因为该企业向加拿大本地员工需要支付25美元的时薪,而菲律宾工人每日工作4到8小时的月薪才仅需320到400美元。

在美国一些大学使用的Kiwibots机器人也是同样的操作,它们的背后是时薪不到2美元的哥伦比亚工人。虽然运营公司称,这些远程员工只需在Kiwibots无法导航的情况下工作,但考虑到这些机器人很容易被卡住并挡住行人,这份工作不会很清闲。

另一个典型案例是自动驾驶汽车,自动驾驶技术依赖于全世界的工人,他们为汽车传感器捕获的数千个数据输入贴上标签。如果没有这种标记,计算机将无法识别传感器接收到的信息,从而也就无法让系统学会如何在道路上行驶。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杂志去年4月的一项调查发现,包括特斯拉在内的自动驾驶公司雇佣大批委内瑞拉工人标记数据,因为该国经济崩溃,劳动力极其廉价,他们支付给工人的时薪不到1美元,平均90美分多一点。

人工智能背后的智能工人(人工智能背后的)(4)

此外,美国《时代周刊》上月中旬报道,为了训练ChatGPT,OpenAI雇佣了时薪不到2美元的肯尼亚外包劳工。其中,他们必须查看一系列令人身心不适的内容,包括“儿童性虐待、谋杀、自杀、酷刑、自残”,以减少ChatGP的有毒内容。

Facebook也使用过肯尼亚劳工进行内容审核,由Deepen AI公司运营的非政府组织Lifelong甚至培训叙利亚难民为谷歌和亚马逊等公司注释数据。

这些所谓的自动化奇迹,实际上依附于世界各地庞大的廉价劳动力。

自动化是否真的让经济更有效还有待考究

如果你问公司为什么要推动自动化,他们会说是为了提高效率和更好地服务客户,比如麦当劳声称机器人全自动餐厅将加快服务速度,减少订单错误率。但实际上,这些工具只是把必要的工作从最终消费者面前移走,让人们看不到为他们提供产品所要付出的劳动。

更重要的是,自动化是否真的让经济更有效率还有待考究。据美国劳工统计局分析,自2005年以来,美国的劳动生产率一直以低于其长期平均水平的速度增长。人们希望数字化转型能够扭转局面,但自疫情爆发以来,生产力的增长却变得更糟了。

经济历史学家亚伦·贝纳纳夫 (Aaron Benanav) 认为,自动化非但没有提高生产力,反而常常被用来增加雇主对工人的权力。

在《自动化与未来工作》一书中,贝纳纳夫解释说,公司并没有把钱投入到让员工生活更轻松的工具上,而是把钱投入到“能够详细监视这些工人的技术上”,比如追踪员工光标、键盘使用频率的监控软件Bossware,以及亚马逊用来追踪员工工作效率的Time Off Task人工智能系统。

人工智能背后的智能工人(人工智能背后的)(5)

这些监视技术常常用于去技能化的工作,也就是被分解成更具体的任务、并且可以快速上手的工作,比如仓库打包员、数据标注员。结果是,工人从雇员身份转变为合同工,曾经从事稳定工作的人被扔进了一个更不稳定的世界,这里工资更低,工人对就业条件的发言权更少。

在Mechanical Turk或Clickworker等众包平台上,一个庞大且不断增长的“微工人”(microworkers)行业,正在推动着所有科技公司所谓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记者劳伦·斯迈利(Lauren Smiley)在2015年审视这一趋势时写道,它正在创造一个按需随选世界(On-Demand World),在这个世界里,“你要么是被娇生惯养的、不谙世事的皇室成员,要么是21世纪的仆人”。

新技术的发展,让工人隐匿在机器的背后

毫无疑问,一些技术为消费者提供了便利,甚至可以腾出时间,让他们可以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但这并不意味着隐藏在背后的工人的待遇可以被接受。

《没有工人的工作:平台资本主义时代的劳动力》一书作者菲尔·琼斯(Phil Jones)指出,“工人消失在机器长长的阴影中”,他认为,公司只是使用了半自动化的技术,但却让人觉得高管和品牌理应得到所有的赞扬,而背后的工人却被忽视。

人们常说,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帮助下,我们将能够更有效地工作,花更少的时间做家务,我们想要的任何东西都将可以通过点击屏幕来实现。

但是,鲜少有人去描述这些技术是如何改变世界的,这些所谓的好处要用什么来换取。融合了互联网、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的人工智能可能会增强一些人的能力,推动某些领域的发展,但在这个过程中,它让那些维持一切运转的隐秘工人的工作变得更加困难。

九派新闻记者 梁霞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