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盛唐,王维。

古道旁,安西,送别。

大诗人王维送别他的好友元二,大笔一挥,即兴写下了送别诗中的千古绝唱---《送元二使安西》,也唤作《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渭城曲》一出,成了送别诗的巅峰。不仅千年前的唐朝人在送别朋友时经常吟诵这首诗,直到千年后的今天,“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也是友人之间送别的经典名言。

后来,后人根据王维的这首诗谱写了一首古琴曲,并以琴歌的形式流传至今

这首琴曲叫做《阳关三叠》,它又名《阳关曲》、《渭城曲》,是一首感人至深的古曲,也是“中国十大古琴曲”之一,更是我国古代音乐中难得的精品,千百年来被人们不断传唱,有着旺盛的艺术生命力。

《阳关三叠》当年有多流行呢?刘禹锡说“旧人唯有何堪在,更与殷勤唱《渭城》”,白居易写“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的诗句,李商隐写“红绽樱桃含白雪,断肠声里唱阳关”,足以可见这首琴曲在唐代流行的盛况。

阳关三叠古琴吟唱方锦龙(王维的渭城曲其实是一首古琴名曲)(1)

01 《阳关三叠》的曲意:引子、叙事段与高潮

《阳关三叠》的曲谱最早见于《渐音释字琴谱》(1491年以前),有十几种不同的谱本。而现在琴人所弹的大多是清代张鹤所编的《琴学入门》(1864年)中的传谱,全曲共分为三大段,基本上用一个曲调作变化反复,叠唱三次,故称“三叠”。从音乐角度说,每一叠的后半段都有点类似副歌的性质。

《阳关三叠》在调式运用上以商调式为中心,借羽调式加以穿插变化。而在曲式结构上,则由互相重复的“三叠”加一个尾声构成每一叠又可分成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以王维的四句原诗为主体歌词的音乐部分,后半部分则是扩展和延伸。

《阳关三叠》唱词质朴真切,旋律高亢跌宕,每一叠所吟咏的主题都不同,感情层层递进,打动人心。无数个夜晚,我在演奏它时,脑海中就像在放一部老电影。电影里有送别,有杨柳如丝,有阳关古道,有黄沙漫天,还有楚天湘水遥遥两相隔,不知何时能再相见······

阳关三叠古琴吟唱方锦龙(王维的渭城曲其实是一首古琴名曲)(2)

第一叠是引子,主要表现送别的场景和路途的艰辛。诗人王维与元二在渭城相送,二人一同牵着马匹缓缓走向城外。

这一段的意义在于定下基调,渲染情感,所以在演奏时速度要放慢,不能太快。

“霜夜与霜晨,遄行,遄行,长途越渡关津,惆怅役此身”,这句是一叠的重点,曲中第一轮高潮出现。从音乐上来说,这一句是音程的八度大跳,音乐开始跌宕起伏,大量的滑音演奏,与乐曲开头低沉的散音乐句构成鲜明的对比,歌词也变成节奏分明的长短句,以此来表达故事主角离别时情绪的起伏多变。在将近收尾处,有一个小高潮sol sol,演奏时要注意往回收。

第二叠则是承上启下的叙事段,主要刻画诗人和友人在十里长亭把酒话别的场景。这一段在情绪上的把握与第一段有所不同,因为音乐完全不同于第一段。

一开始的部分,已经出现变化,乐曲采用了比第一叠高八度的泛音演奏,紧接着在中音区运用了大量的按滑音,如此一来,音乐情绪大大推进,整段旋律线条的流动性也更强。这一段的收尾处,也有一个sol sol,在演奏时,比第一段要更强烈,但是要把握好度,因为第三叠才是真正的高潮。

阳关三叠古琴吟唱方锦龙(王维的渭城曲其实是一首古琴名曲)(3)

第三叠是全曲高潮,主要描写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从演奏技术而言,这一段的演奏最难,因为一开始就要提高速度。这一叠的音乐结构与第二叠相反,它的前半段虽与第二叠基本相同,可后半段却是一个独立的展开部分,音乐情绪跌宕澎湃,是全曲的最高潮

整段演奏要一气呵成,前半段随着情绪的推进演奏要激昂,而到后半段的那句“楚天湘水隔远滨”时,则要立刻放缓,这种感觉就像是浪花归于海里,也像饮尽千杯后终须一别,所有的澎湃都散去了,只剩了楚天江水遥遥相隔······

“噫!从今一别,两地相思入梦频,闻雁来宾”,和大多数古琴曲一样,这首曲子最后一句的结束语也是用泛音来弹的。

《阳关三叠》结尾的泛音特别美,那种美,像花瓣上晶莹的露珠,也像点点离人泪。所以在演奏时,要弹出泛音的晶莹剔透感,具体取音时可以靠近岳山来演奏,因为这样演奏更具颗粒感,这也是弹好古琴泛音的关键。

《阳关三叠》这种叠奏类曲式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很常见。整首乐曲的最后,也用了中国传统音乐常用的合尾手法,以商音结尾,让人觉得意犹未尽。

阳关三叠古琴吟唱方锦龙(王维的渭城曲其实是一首古琴名曲)(4)

02 《阳关三叠》的琴歌: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

《阳关三叠》作为独奏曲,可以充分表现古琴音乐器乐化的特点,而作为琴歌来演唱,它也别有一番风味。

琴歌,顾名思义,是指抚琴而歌。它是一种把诗词和古琴弹唱相结合的音乐艺术,距今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更是中华民族传统音乐及民族精神的艺术代表。孔夫子说“诗三百零五篇,皆弦歌之”,琴人们往往“歌则必弦之,弦则必歌之”。

琴歌这种形式,古已有之。现存最早的琴歌曲谱是宋代文学家姜夔(号白石道人)创作的琴歌《古怨》。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琴歌作品很多,最著名的莫过于《秋风词》、 《长相思》、《凤求凰》、《湘妃怨》、《阳关三叠》、《慨古吟》、《胡笳十八拍》和《凤凰台上忆吹箫》等等。

在宋代以前,琴歌与琴曲并茂,宋代以后的琴谱,或有词,或无词,但琴人们多重视琴曲的弹奏,不重视琴歌,甚至于否定它。也因此,使琴歌艺术的发展受到相当大的阻碍。

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在著名古琴家管平湖先生的指导下,他的亲传弟子王迪开始了发掘整理琴歌的工作,一共积累了百余首琴歌,使琴歌艺术再次被琴人熟知,这也可被视作琴歌艺术的回归。

阳关三叠古琴吟唱方锦龙(王维的渭城曲其实是一首古琴名曲)(5)

琴歌艺术的核心是用古琴来自弹自唱,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古琴歌唱性的特点。琴歌吟唱,有它自成一派的发声技巧,并不等同于民歌。而掌握琴歌吟唱,对于琴人来说,自身演奏水平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因为,它更能帮演奏者达到“人琴合一”的状态。

《阳关三叠》就是一首广为流传的经典琴歌,唱词如下:

清和节当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霜夜与霜晨,遄行,遄行,长途越度关津,惆怅役此身。历苦辛,历苦辛,历历苦辛,宜自珍,宜自珍。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依依顾恋不忍离,泪滴沾巾!无复相辅仁,感怀,感怀,思君十二时辰。商参各一垠。谁相因,谁相因,谁可相因?日驰神,日驰神。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芳草遍如茵。旨酒,旨酒,未饮心已先醇。载驰骃,载驰骃。何日言旋轩辚?能酌几多巡,千巡有尽,寸衷难泯。无穷的伤感,楚天湘水隔远滨。期早托鸿鳞,尺素申,尺素申,尺素频申,如相亲,如相亲。

噫!从今一别,两地相思入梦频。闻雁来宾。

阳关三叠古琴吟唱方锦龙(王维的渭城曲其实是一首古琴名曲)(6)

《阳关三叠》充分展现了我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因此在演唱时要格外注意对于原作意境的把握。

古人非弦不歌,琴歌应以琴为重,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心手配合,音停韵未断而气不歇。

《阳关三叠》如果能用琴歌来演唱,它的音乐代入感会让我们“身临其境”,夜晚弹唱尤其如此,更能触动心弦。

也许,我们身处在一个交通如此便利的时代,已经很难理解离别对于古人而言到底有着怎样的意义。可只要我们用心去聆听指下的声音,还是能在某些时刻,梦回长安,听一听那千年古道上的阳关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作者简介:潇湘清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南省青少年作家协会会员,以古琴和文字为此生道场,读者盛赞其文“如梅一样孤芳傲洁,看后令人回味上瘾”。已出版故事合集《精怪物语》,散文集《时光染红了流年》和长篇古言小说《明朝有意抱琴来》等多部作品正在筹备出版中。曾经受邀去大学和马云创办的云谷初中为学生开设故事创作讲座,好评如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