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国道,666公里处。老铁们双击666。
野店遗址位于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峄山镇野店村南,为山东省史前考古文化遗址,属山东省典型的大汶口、龙山文化,兼有周至汉代遗存。1971年至1972年发掘,共揭露面积1660平方米。清理大汶口文化墓葬、灰坑、房址、陶窑及龙山文化的房址、灰坑。出土各类文物千余件。出土文物有生活用具、生产工具和装饰品。随葬品多寡不一标志着氏族内部贫富分化日趋明显。野店遗址对考证该城在古代史社会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1977年12月,野店遗址被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野店遗址所表现的社会生产水平及其差异,反映了不同的社会现象:该遗址早期尚处在母系氏族末期;中期时父系氏族制因素开始突出,为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时期;晚期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父系氏族已基本形成和确立。
孙二娘的包子啊
原宪,孔子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他出身于宋国商丘一个贫寒之家,比孔子小36岁,年幼时就拜孔子为师。孔子在鲁国任司寇时,曾做过孔子的管家,孔子给他九百斛的俸禄,他推辞不要。
孔子死后,原宪为孔子守孝三年期满之后,就居住在卫国一个草泽里,住房很狭窄,茅草盖的屋顶,蓬蒿编织的门,破瓮做的窗,上漏下湿,粗茶淡饭,生活极为清苦。然而,原宪却不以为然,整天端坐里面,兴致勃勃地弹琴歌唱。他安贫乐道,不肯与世俗合流。
唐朝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唐玄宗封原宪为“原伯 ”。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又追封“任城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为先贤原子。
曲阜市小雪镇的凫村历史悠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约公元前372—289年)的诞生地。孟子继承发扬了孔子的儒家文化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孟子的母亲被世人称为“伟大的母亲”,三迁择邻,断机教子,孟子休妻,孟母去齐,白马河传说等历史典故,表现了人们对孟子及其母亲的敬仰。
凫村作为孟子诞生地,是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村落,因“亚圣”孟子的母亲在白马河畔洗衣,见凫鸟落于水,视为吉祥物,故取名为凫村。“孟子故里”坐落在村内东西大街路北,西靠白马河,占地面积2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
“孟子故里”东有木质牌坊1座。牌坊向西经石板路约150米,是“孟子故宅”。“故宅”建有围墙、正殿、东院。建筑风格采用古式四梁八柱,木雕斗拱、陇瓦、滴水。做工精细,栩栩如生,能跟孔府、孔庙的古建筑相媲美。
孟子故宅,现存正殿,高5米,长11米,宽7米。殿西一池,名“孟母池”,池西有一南北流向的小河,名白马河,过河上小桥西行,路南为“孟母故井”,井内壁为砖砌,直径约1米,石盖井口约0.6米,深2米,为孟母当年汲水处,后人曾多次重修,清光绪年间立有“重修井台碑”一通,今已不存;井口所覆石盖仍保存完整。
相传孟子三岁时父亲去世,靠母亲教养长大成人。起初,他家居邹县城北的马鞍山下(今名凫村,现属曲阜市),附近是一片墓地,幼小的孟子便经常学着埋坟头,哭丧,有时抢人家的供果吃。孟母认为住在这里不利于教养孩子,就把家搬到了邹县城西庙户营。新居与市场为邻,市场上,行商客贾,拍卖喧啸,还有江湖骗子瞒哄欺人。孟子受环境的影响,又去模仿商人的样子,有时学着骗人。孟母认为这样的环境对孩子成长也不利,又把家迁到邹城南门路东学宫之旁(现邹城孟府附近)。邻居的孩子都去上学。孟子嚷着也要去,孟母答应了孟子的请求。从此孟子师从孔子后人学习(一说子思,一说子思的学生)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
在我国五千年漫长的文明史上,有三位伟大的母亲,孟母(孟母三迁)、岳母(岳母刺字)、徐母(徐母大义),她们教子有方,世称“三大贤母”。孟母教子,留下许多不朽的故事,孟母三迁、买肉啖子、断机教子。 孟母的言传身教,培育出继往开来的一代大儒孟子。孟母之德,万古流芳。
孟母林在孟子故里以东不远处的马鞍山东的山脚下,为孟轲父母合葬地。后世人认为,孟轲成名,“母以三迁之教,历天下后世推原所自功莫大焉”,所以林地称为“孟母林”。孟子以后,其后世子孙亦结冢葬此。此林地面积为578亩,外围石墙,林内有松、柏、桧、斛各种树木13000余株。元、明、清历代石碑数通。是战国时期延续至今的一处氏族墓群和人造园林,园林与马鞍山连接在一起,是林在山岗,山在林中。
孟母神位
正对墓堆有三块石碑。正中为2006年清明节立:启圣邾国公端范宣献夫人墓;右侧是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始建,曲阜市孟子研究会修复,2006年清明立:孟母墓碑;左侧为金贞佑元年(1213)始建,2006年清明立:邹国公坟庙碑。
北宋熙宁七年,宋神宗封孟子为邹国公,令国子监及天下学庙皆塑其像;荀况被封为兰陵伯。自此,孔孟之道成为主流意识的核心内容。
元延佑三年(1316年),进封孟子父为“邾国公”,母为“邾国宣献夫人”。元至顺二年(1331年),追谥孟母号“端范”。清乾隆三年(1738年),赐封孟母为“端范宣献夫人”。
这三块碑中,正中一块是孟子父母的合葬墓,右为孟母墓碑。左则是孟子坟庙碑,孟子葬于四基山,在孟母墓旁立孟子坟庙碑始于宋仁宗。孟子三岁丧父,全靠母亲教养成人。因此,在礼法森严的吾国,孟母的地位如此崇高,实属罕见。
孟母墓西北大约十米处,是孟子的弟弟孟仲子之墓。“新泰伯孟仲子之墓”
孟母墓东北,是孟子四十五代孙,被封为中兴祖的孟宁之墓。
墓碑题刻:亚圣四十五代孙迪功郎孟宁之墓。据《孟氏宗传祖图碑》记载:“宋仁宗景祐四年,孔道辅守兖州,访亚圣坟於四基山之阳,得其四十五代孙孟宁,用荐于朝,授迪功郎,主邹县簿,奉祀祖庙。迪功新故宅,坏屋壁乃得所藏家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