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天不解人情意(小事问度娘大事问神仙)(1)

明导读:假如有来生来世,我绝不选择做这种生意,不谈商业,不想工作。这种言说,或许是实话实说,真情告白,但是,给读者的感觉很矫情,很不可思议。避苦求乐,人之天性,既然如此,何必当初?既然忍无可忍,何不立即退休?人有没有来生来世?这个假设,就灵魂而言,既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就生物学原理而言,不言而喻,无需证明,有疑问,不必答。

文|陈仓

假日无事,整理过往期刊,忍不住翻阅某些人物专访。时过境迁,时移世易,回头再看某些学者、记者和传记作家对某些杰出人物的专访,顿悟佛家对人性“五毒”的定论。贪嗔痴慢疑,疑、多疑、狐疑、疑问、质疑,乃是危害身心健康的五毒之一,与贪嗔一样有害。省察反思某些常见的模式化、格式化,特别是僵化刻板的采访疑问,疑问有毒,受访当事人千万莫要当真。

一人一个活法,人生没有标准答案。一采访者问一位90高龄,饱经沧桑的工商巨子,如果打分的话,您对自己这一生打多少分?老人实话实说,自己给自己打80分。作为白手起家,声名显赫,劫后余生,重振雄风的企业家,80分的成就,看似成功,其实并不圆满。按照心理学的投射分析法,老人心中有缺失,有遗憾,有暗伤。

商海沉浮,飞来横祸,牢狱之灾,艰难打拼,老人早已伤痕累累,人生磨难造成的心灵创伤尚未痊愈。对于人生的终极价值,《金刚经》里已有标准答案,人世沧桑,如风如电,如雨雪冰霜,如梦幻泡影,成败得失,是非曲直,最终都要归零,归零即是零分。

作为一代工商业巨子,如果整天想的是“悟慧”、“悟净”、“悟能”这类中低层次的问题,没有生命意义上的“悟空”,必定无法到达“三藏”境界,难以释然放下现世挂碍。说得现实一点,别人给自己评分,或许有价值,几乎无意义;自己给自己评分,既无价值,也无意义,完全是多余的。无论何时何地,如果被要求自评分,最明智的办法就是交白卷,或打零分。试看大唐陵阕,女皇武则天墓前的“无字碑”具有极高智慧。面对后人评说,面对历史长河,树立无字碑,就是交白卷,不打分。

人生难题很多,但不是做ABCD选择题。一些特定时期,特别是历史热、国学热、传统文化热、文学和影视剧穿越热时期,常有采访者问受访者,假如时光可以倒流,假如时代能够选择,您愿意生活在哪个朝代?这类“穿越”话题是应试教育受害者的常见思维内容障碍症,还有常识缺失导致的认知障碍,逻辑混乱导致的思维形式障碍,概念混乱导致的思维倒错等等。

尽管如此,许多受访者还是一五一十地作答,其答案无非是学者向往百家争鸣的先秦,诗人喜欢诗词作为主流的唐宋,商人偏好十大商帮兴起的明清,文艺小清新们仰慕传说中的民国,爱国贼喜欢疆域辽阔的元朝,善人喜欢仁义道德的西周,恶人喜欢尔虞我诈的三国。常识告诉我们,时光不能倒流,过往的时序无法选择,假问题无真答案。对于假问题,无论怎么回答,答案都是错的。

对于成功者的采访与提问,有圣人式、巨人式、奇人式、领袖式、劳模式访谈,也有圣人、巨人、奇人、领袖、劳模与常人情态兼而有之的混合式谈话。在彰显成功来之不易的同时,暗示某些成功可以复制,但必须付出代价。要达到这种访谈效果,最简易的提问方式就是诱导受访者痛说苦难、诉苦吐槽、感慨感言,然后,加以人之常情式的评论。例如,有记者问某企业家,假如还有来生来世,您还会选择这个事业吗?

企业家如泣如诉地说,别人是朝九晚五,我是朝六晚十二,别人有双休日,有年假,有休闲娱乐,我没有假期,没有闲暇,工作占有了我的所有时间,我的业余爱好就是工作,工作,再工作。我有生以来最大的错误就是创办了这个企业,我的不幸就是涉足上这个行业,并因此没有了正常人的正常生活,享受不到常人的幸福,还要忍受压力与病痛折磨,实在生无可恋。

假如有来生来世,我绝不选择做这种生意,不谈商业,不想工作。这种言说,或许是实话实说,真情告白,但是,给读者的感觉很矫情,很不可思议。避苦求乐,人之天性,既然如此,何必当初?既然忍无可忍,何不立即退休?人有没有来生来世?这个假设,就灵魂而言,既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就生物学原理而言,不言而喻,无需证明,有疑问,不必答。

疑问有毒,伤心烧脑,有必要采取积极的心理防御措施。思考良久,对于有毒疑问,可如此模板化答复:小事问百度、大事问神仙,疑惑不得解,把酒问青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