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2022年4月16日沈阳网公众号发布,在疫情期间因为翻检垃圾废品,拾荒者收到全国首张罚单一方面表明政府对小区居民身体健康的关切;另外一方面说明‬权益之争非得‬即失,尽管‬一方不放弃捡拾权,另外一方捍卫安居权,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高新区垃圾分流?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高新区垃圾分流(解决小区内的拾荒问题要疏堵结合)

高新区垃圾分流

引言

2022年4月16日沈阳网公众号发布,在疫情期间因为翻检垃圾废品,拾荒者收到全国首张罚单。一方面表明政府对小区居民身体健康的关切;另外一方面说明‬权益之争非得‬即失,尽管‬一方不放弃捡拾权,另外一方捍卫安居权。

翻找,捡拾,搬运,储存,这是拾荒的4个环节。对小区而言,与其投入大量的人力去完全限制翻检行为,不如把发力点聚焦在第4个环节即储存地点。因为前2个环节仅仅是为了搞钱,第4个环节处理不好要命。

小区居民与垃圾废品分居各住各家,专项整治的成果在小区落地生根,实现这些目标既离不开广大业主的参与和物业公司的回应,也离不开政策导向、司法认定导向‬和舆论导向。

正文

居民小区内的拾荒人员有自己的特点,集中整治不能从根上团灭翻检行为。风头过后,在小区的舞台上还会重演昨天的故事。

一、火灾处理结果威慑不到拾荒人

第1次着火,因为垃圾废品起火时间不长,即被业主发现,没有损失,也就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

第2次火灾,被敬业的保安在下半夜巡视时发现。

事发时,过火范围仅局限于一个楼层电梯前面的共用过道,没有人员伤亡

滚滚黑烟,裹挟着含有病毒成分的特殊气味到处蔓延,刺眼、辣鼻、喉咙痒、头晕、神经痛,苦熬很长时间,怪味才散尽。走近火灾现场,四周墙壁被熏得都是呛人的烟火味,作为主要燃烧物质的垃圾废品被烧得一片狼藉,全部被厚厚的黑灰覆盖,显得格外刺眼,肃穆而荒凉。

大火已经把消防应急照明灯具部分烧化,直接连接感应灯电线的绝缘保护层已经被烧糊即将脱落

火灾发生时,断电是必须的选择,这时应急照明灯自动点亮。如果失去绝缘保护的2根电线直接接触,造成混电应急灯具不亮,楼内一片漆黑,周围只有浓烟和大火,发挥不了给业主逃生和消防队员救护的引路作用。

从一楼共享大厅消防应急照明系统的施工工艺上,也能印证混电风险:一是没有独立电源和专用插座,系统缺少漏电保护监督;二是接头用电工胶布包裹,失去粘性胶布自动脱落;三是没有保护管,遇火直接将裸露在外面的导线烧断。

与此同时,人们正在家中熟睡。至今回想起当时的画面,仍然心有余悸

颇具嘲笑讽刺意味的是,成捆的纸壳和成麻袋的塑料瓶,在不同的时间段,被再次断断续续地运进楼内。

这说明,权力部门公示的盖有公章的极具威慑力的火灾处理结果,对拾荒人群没起作用。

实质上,这是双方的权益之争,互不相让,一方不放弃捡拾权另外一方捍卫安居权失利方中的任意一个人会用行动阐释,没有永远的赢家,博弈永远在路上。

二、3个特点决定对拾荒人员的管理监督不可掌控的因素较多

特点之一,强制力。

小区内每一位业主的法律地位平等,既没有隶属关系,也没有利益上的冲突,彼此之间没有约束

因年龄所致的认知能力,历尽沧桑后形成的执念,被性格决定的自律意识,受到冷漠却依然和善有爱,衣食无忧却感到空虚。

这些不一样的人生经历所形成的不一样的生活态度,决定了仅仅依靠强硬手段,只考虑一方面利益,改变不了这个群体的倔强

特点之二,存放地点。

拾荒人员有独立的生活空间,有的独居3室,喜欢到户外找点事做,不愿意做宅老。

垃圾废品,放在小区怕丢,楼内的消防通道和楼梯间不让放,只能放进自己的住房。在自己的住宅内存放什么物品属于个人爱好,法律保护个人隐私。

特点之三,孤勇无畏。

表现在:一是,拾荒不需要培训,人自为战,为了目标,职业拾荒者能扫遍垃圾废品的藏身之地;二是,没有统一的翻检原则,我行我素,全凭自律;三是,没有门槛,想来就加入,想去也没人挽留,岁至花甲乃至古稀的鳏寡独残是其中的主力。

小区内的拾荒人员相对固定,睡眠少,工作时间早,间歇性地翻捡及休息,是这一群体的特征,每个人的作息时间都非常灵活。

尤其是在夏季,早在6点之前已经开始了第一轮的翻捡,甚至天黑之前还有人翻检。

三、小区内的垃圾桶是各种病毒的集散地

小区内垃圾桶主要包括:鱼虾的内脏,腐烂的食材,变质的剩饭剩菜,不能穿的衣服,外包装用的纸壳,塑料瓶,易拉罐,玻璃酒瓶以及小区特有的宠物粪便

物业公司只能在工作时间消杀垃圾桶的外表面,无法消杀其中的垃圾废品。

四、从2个动词到拾荒权

(一)第一个动词是“翻”。

这个动作能搅动病毒在垃圾桶周围的空气中传播。随着拾荒者在上下塑料袋里翻捡,被撕开塑料袋里的生活垃圾飘落在垃圾桶的四周,孳生蚊虫吸引苍蝇。而散发出的恶臭气味,容易让抵抗病毒能力弱的业主无辜中招。

(二)第二个动词是“捡”。

3个因素导致翻检行为:一是属实困难,二是生活习惯,三是孤寂无聊,没有寄托。翻检原因不一样,翻检目的和取得途径也不一样。如果把翻检的垃圾废品看成工具,工具用得好,可以改善生活,填补空虚,增加成就感。

围绕垃圾桶,可以分为3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仅捡拾垃圾桶表面的垃圾废品。如果不过夜,并且在附近的废品回收站下班前及时送达,既能活动腿脚,还能自娱自乐,影响不到其他人

第二种情况,捡拾垃圾桶里面的垃圾废品。比如纸壳,其本身属于易燃物品碰火就着,与桶内其他垃圾接触后,容易携带病毒和寄生虫。这些物品被无所顾忌带进楼的同时,也把火灾隐患和病毒隐患一并带给了居住在同一栋楼的邻居们。不仅仅造成相邻业主之间矛盾升级,还容易招致无妄之灾,比如肇事者赔付得倾家荡产,管理者被免职追究责任,受害者被烧死烧伤,痛失亲人,流离失所,无名病毒在单体建筑物内聚集性暴发等等。

第三种情况,捡拾垃圾桶外面的垃圾废品。每天六点半左右,环卫作业车在运走生活垃圾后,地上总会落下一些零星的垃圾废品。拾荒人发现后经过打扫,然后不乏善意地重新把它们倒回垃圾桶。

总之,不管什么原因去“翻”或“捡”,都属于拾荒动作。拾荒权,适用法无禁止皆可为。

«严禁翻检垃圾废品行为专项行动»结束以后,业主在行使拾荒权的同时,也有义务不损害其他业主的居住安全。

五、解决方案

面对年老体弱、多病不妥协的长者,治理手段不能太直,简单粗暴的回应是怒骂和投诉工作态度不好,不激进,不躺平,循循善诱。

措施之一,情感置换。

有些老年人可能耳背、视力也不是很好,子女不在身边,不会用智能手机,没渠道了解政策文件,对填表申报救助之类工作做起来比较费劲。

愿意积累福报的志愿者,举手之劳,会让他们晦暗的晚年燃起幽微之光,心存感激,回报以放弃任性翻捡和保存垃圾废品。

措施之二,用劳资关系来引导业主做对的事。

决定业主取舍的是利益,无论是业委会还是物业公司,有规则的守护权,没有执法权。

对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既不能打也不能罚,只能采取劝导、提醒、斥责、投诉、报警、诉讼等方式。

一方面,物业公司可以把这些拾荒人员组织起来,从公益角度,每月发500元左右的津贴,具体负责楼前楼后的卫生和指导居民垃圾分类,统一处置其中的可变现废品,规范有序,提高小区用户的满意度。

另一方面,鼓励业主收益的二次分配用于属实困难并且独居的拾荒老人,并建议在政府组织的小区评比中给予加分支持,以促进小区的和谐稳定。

措施之三,搭设室外仓库。

应该引起注意的是,翻找,捡拾,搬运,储存,这是拾荒的4个环节。既然不能完全限制拾荒行为,不如把目光转向第4个环节即存放地点。

方案之一,将地上垃圾桶改造成地下式。

桶体能从四周的保护箱体中提出来清洗消毒,双层盖板,桶满后打不开盖板,从桶的侧面倾倒垃圾,垃圾桶或箱的容量比每栋楼实际投入量大,让每一个垃圾箱都能成为一个小型库房。

比较而言,有3个优势:

其一,这不是个体面的结局,但能彻底解决小区内的拾荒问题

其二,提升小区的品位,最上面的盖板保持清洁干燥,喷绘的艺术图案与周围环境要相得益彰。

其三,向地下要空间,不但选址布放余地大,而且可以根据需要建设若干个地下仓库。

方案之二,新建仓房。

在小区垃圾中转站旁边,找个适当位置,盖个带货架的仓房,把废品放在室外保存。为避免违建,可在业主大会通过,业委会授权后实施。因为,业主大会决议受法律保护。

如果把1个单元楼看成1个大家庭,它要求小区居民要与垃圾废品分居,各住各家,这是消除火灾隐患、切断病毒向人群传播途径的有效方法。

大道至简至易。

措施之四,超前管控。

第一,垃圾废品的受让顺序。

就物业合同约定内容来说,业主将垃圾废品扔进垃圾桶,第一受让人为物业公司,物业公司放弃垃圾废品的处置权后,第二受让人为拾荒人。

所以,着火的起因在于垃圾处理清运不及时,从而造成垃圾废品管理失控。

第二, 预防为主 防范在先。

防范对象是垃圾废品,不是拾荒者本人。拾荒人自带3个特点,根本防不住

从事件开始的时间来判断,疏堵结合‬属于事前防范,警告、罚款、拘役、判刑、问责、追加赔偿人、赔偿范围及追加赔偿金额等属于事后追责。

从有利于执行的角度考虑,事前防范比较适合拾荒人这个特殊群体

第三,互惠才能互利。

世间之事,除了生死,皆是小事。最悲催的是,拾荒者不害怕失去生命财产,也不会考虑邻居的安危,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兼顾拾荒者利益的解决方案,比较容易被接受。业主们只有跨过心理上的这道坎,相互之间让渡部分权力,在互相成全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谋求和解。

第四,尽职尽责。

管理人,在知道的情况下既不愿意承担与授权范围相匹配的责任也不报告。一旦由隐患演变成比较大的公共事件,此时再躬身入局,想要控制住局势,继续取得领导和业主的信任,则悔之晚矣。

结语

小区内翻捡垃圾废品问题,因为翻检者的孤勇无畏,而成为社会治理的难点。当安居权与捡拾权水火不容时,从价值观到方法论,是选择祈祷无恙,还是选择疏堵结合,让麻木的思想从萌芽到觉醒最终蜕变到付诸实践。无论哪种选择,都不希望用正在酝酿的第3次火灾来烧醒

由翻检行为带来的次生灾害,目前只有火灾,还没出现病灾。同1栋楼1年之内着2次火居然还不能翻篇,所以对火患和病患的思考和总结也不能止步于眼前的苟且

外有政府的特别关注,内有大部分业主不堪忍受目前的居住环境,只有借此严禁翻检垃圾废品的春风,里外应和,小区内的拾荒问题才有可能解决。

2022年7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