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庚迁都在先秦史上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 件,它直接涉及到商王朝的“中兴”问题。商朝从建国到灭亡,历经500多年。商朝定都于殷是从盘庚开始的, 盘庚是商汤的第九代孙,商朝的第十九个王。盘庚定都于殷,不再迁徙,说明历史发展到这时候,农业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畜牧业,人们有了定居下来的需要,迁徙已从过去人类社会初期的常态变成为一种非常态。而最后的270多年,商的首都定在殷,所以商朝又叫殷朝,也称殷商或者商殷。

殷商复兴者盘庚为何迁都(商朝盘庚为什么要把都城迁到殷)(1)

根据史料记载,商人在进人黄河流域后有过频繁的迁移。前期,把首都搬过来搬过去,选的地点,不是土地不肥沃,就是经常闹水、旱灾害,或者出产不丰富,不足以养活国民。据王国维的考证,商人建国前就已有过八次迁移:契由亳(今山东曹县东南)迁至蕃(今山东滕州市),昭明迁至砥石〈今地不详),又迁至商(今河南商丘东南),相土迂至东都(在泰山下),又迁回商,在夏朝帝芬三十三年迁至殷(今河南安阳),夏朝孔甲九年迁回商,到成汤时又迁回亳,回到了祖宗的发祥地。

商朝建立后,它的都城也有过多次迁移。中(仲)丁由亳迁至嚣(嗷,今河南荥阳市北),河直甲迁于相(今河南内黄县东南),祖乙迁于邢(今河北邢台市),又迁于庇〈今山东郓城县东北),南庚迁于奄(今山东曲阜市)。但自盘庚迁于殷(今河南安阳小屯一带),此后273年(一说253年、275年)间都城没有再迁,直到商亡。其间仅帝乙时有过迁移,但估计不久又回到了殷。帝乙及其子帝辛(纣)经常居于牧(朝歌,今河南淇县东北),但正式的都城还是在殷。

殷商复兴者盘庚为何迁都(商朝盘庚为什么要把都城迁到殷)(2)

如果再往前追溯,商以前的夏朝也有频繁迁都的记录。据《竹书纪年》记载,阳城(今河南登封市东南告城)斟(今河南巩义市西南,近年考古学者认为即发现于偃师二里头的遗址)、帝丘(今河南濮阳县西)、原(今河南济源市西北)、老丘(今河南开封东南)、西河(今河南内黄县东南)都做过夏朝的都城。可见在盘庚迁殷以前,一个政权的主体和主要人口的迁移是一种常态,一个都城往往延续不了太长的时间,可是在迁人殷以后,商朝的都城基本固定了。而且从此以后,从西周、东周直到明、清,都城固定成为常态,迁都却成了特殊情况。为什么会产生这样重大的变化呢?

对于商人频繁迁移的原因,以往的学者已有儿种说法。有人认为,商人并未脱离游牧民族的特点,迁移是游牧的需要。有人认为,当时的农业生产主要利用土地的天然肥力,实行休耕和轮作,过若干年后就要放弃耕作过的土地,到异地重新开垦。另一种观点是“去奢行俭”都城固定在一个地方,会导致统治阶层生活的奢侈,所以有必要迁至异地重建,以便恢复比较节俭的生活。更多的人相信,商人的迁移是为了躲避黄河下游河道的频繁泛滥和改道。看来,盘庚以前的迁移不能用单一的因素来解释,而应该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加以综合分析。

殷商复兴者盘庚为何迁都(商朝盘庚为什么要把都城迁到殷)(3)

就自然条件而言,到公元前4世纪左右黄河下游的河道两旁才普遍筑堤,此前,黄河的泛滥和改道是经常发生的。在当时的生产力和技术条件下,固守都城抵挡洪水既无可能也无必要,而迁移避害不失为明智简便的办法。但每次泛滥或改道后留下的淤积区又是最适宜的农业区,对农耕民族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不会离黄河及其主要支流太远。

与此前的其他都城相比,殷虽然也地处平原,但离太行山脉较近,而离黄河河道较远,不会再受洪水泛滥的影响。当时的年平均气温比现在偏高,这一带气候温和,降水充足,植被茂密,野生动物众多,既适合农业生产,也能满足放牧和狩猎的需要。甲骨文中有不少有关狩猎的记载,包括商王一次捕获七头大象。殷的自然条件比其他都城候选地优越,更适宜长期建都。

殷商复兴者盘庚为何迁都(商朝盘庚为什么要把都城迁到殷)(4)

从社会因素来说,早期的商人还摆脱不了游牧或迁移性农业的影响,养成了以迁移对付自然灾害、克服生产或生活上的困难和解决社会矛盾的习惯。但随着生产能力的提回、疆域的扩展和统治手段的加强,这样的迁移其实已经没有必要,只是沿用了一种长期形成的习俗。到盘庚决心加以改变,就水到渠成了。

我们可以推断,在殷以前的夏都、商都,由于统治者没有长期打算,并未着意经营,建置比较简陋,可以轻易放弃。而在盘庚迁殷后,决心改变这种经常迁移的习惯,大兴土木,建造都城,这从殷墟考古发掘的成果所显示的巨大规模和丰富的器物可以得到证明。

殷商复兴者盘庚为何迁都(商朝盘庚为什么要把都城迁到殷)(5)

从《尚书·盘庚》的内容可以肯定,在迁都后不久,贵族臣民曾有过激烈的反对,不过这些反对都被盘庚化解。如果盘庚迁都的直接原因是黄河水患、农业生产退化或其他天灾人祸,或者盘庚在迁都后仍采用旧章,没有什么新的举措,照理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从《尚书,盘庚》中“王"〈盘庚本人)对贵族臣民们训话的内容看,他并没有提出什么具体的理由,只是发出了严厉的警告,表明了自己推行既定政策的决心不可能动摇。

殷商复兴者盘庚为何迁都(商朝盘庚为什么要把都城迁到殷)(6)

正是由于盘庚审时度势,不顾守旧势力的反对,坚持建设永久性的都城,才奠定了二百多年的商都,也开了中国历代建国定都的先例,这个时期是我国国土资源利用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是我国成为文明大国的标志。殷地,也就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范围、有大量文物遗存的国家首都遗址,殷〈安阳)也以其最早的长期都城成为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关注小编“日月晨云”,为你呈现更多历史精彩。

参考以下著作《尚书·盘庚》《竹书纪年》王国维《观堂集林》《史记》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