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温岭小吃,我不禁咽了咽口水。每个季节,都有那么一种我必吃的温岭小吃。接下来,且让清明团子带你去感受春的温情;让山粉水圆带你去领略夏的热情;让桐树叶包带你去阅读秋的多情;让美味泡虾带你去触碰冬的风情。

春——清明团子香喷喷

清明团子,又叫“清明馍馍”、“清明蒿子粑”,在温岭本地被称为“青团”、“青叶”,是我国中东部清明节前后的一种特有美食。清明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艾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或者煮成汤去料后同风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再做成团子,放入蒸笼蒸熟。团子分甜馅和咸馅,甜团子的馅一般是豆沙馅,在包馅时,可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 咸团子的馅通常用肉沫、炒米面、豆腐干、胡萝卜、笋之类的。清明团子绿油油的,看起来,仿似一块半圆形的绿宝石,闻起来清香扑鼻、勾人食欲,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

我比较爱吃咸馅的,特别是妈妈做的。要是赶上做团子的时候我在家,我就给妈妈打打下手,洗洗菜、加加水什么的,偶尔也学着做一个,我做的那个总是特别好认,最丑的那个肯定是了。

夏——爱她,就带她去吃“山粉水圆”

山粉糊,俗称山粉水圆,又叫又称糊糟羹、粉菜羹、绺糟羹,是民间普遍食用的风味食品。它以薯粉或藕粉为主料调制而成,分咸、甜两种:咸羹多以肉丁、冬笋丁、年糕丁、豆腐干丁、香菇丝、蛏肉、牡蛎肉、虾皮、川豆瓣、等为佐料,多料美味;甜糟羹则以红枣、葡萄干、桂圆肉、桔饼、莲子、冬笋、红萝卜、花生仁、白(红)糖为佐料,香甜可口,冷藏后风味更佳。当年我的表姐夫就是用一碗山粉水圆虏获了表姐的心,听他们说是夏日的某天,他们第一次约会,他说要去买冰山粉糊解暑,她扭扭捏捏说自己不能吃冰,细心的他一下就明白原来是“好朋友”驾到,于是他偷笑着走掉,回来的时候提着两个碗,一碗冰的,一碗热的。至此,表姐便觉得他是个体贴细心的人,也就死心塌地跟了他,都说抓住一个人的心,要先抓住她的胃,这个话还是有点道理的。

温岭还有一种特别的汤饮叫做桃浆羹,也很适合在夏天品用。桃浆是桃树树干上的裂口处的树胶结晶体,放在清水里泡上一个晚上,让它“涨”起来,然后洗干净煮成汤,最后放入冰糖。此羹口感滑嫩,而且清凉去火、美容养颜,但桃浆性微寒,不可贪嘴多食。

温岭有什么好吃的美食吗(属于温岭美食的春夏秋冬)(1)

秋——吃出秋天的味道,赞

桐树叶包,又被称为“发糕鼓”,据说它的发源地是坞根,在城南、温西等地也是比较流行的一种地方美食。桐树叶包,顾名思义,就是用桐树叶包成的,树叶一般是在秋天雨后上山采集。其做法大抵是:上等大米粉和发酵粉依照一定比例加水揉成粉团,再取适量粉团沿着桐树叶的主叶茎放在桐树叶上,然后上蒸笼蒸熟即可。听很多做过桐树叶包的阿姨们说,大米粉、发酵粉、水三者的比例调配是很有学问的,火候的掌握也直接关系到“成品”的口感。

一个成功的桐树叶包口感一流,香糯可口,轻轻一咬,满口都是桐叶的清香,仿佛要将那一个秋天都吞入口中;而且长相也十分讨喜,就像一块洁白无瑕的美玉放在一个绿翡翠色的盘子中。

冬——天冷了,买个热乎的暖暖手

我在小时候就很爱吃泡虾,特别是大家伙儿去看戏,一边吃泡虾,一边看戏,特别美。后来,渐渐地大了,再加上家里管着不让吃油炸食品,也就很少去吃它了。倒是去外地上了大学之后,每年寒假回来都会叫上几个朋友去重温一下童年的乐趣,这东西也比较适合在天冷的时候吃,天热的时候就略嫌油腻了点。

泡虾其实不是虾,它的主要原料是小麦粉,小麦粉和水搅拌成稠糊状,用专用的器具取适量粉糊,往里加上调好的肉碎作馅,可以根据自己喜好再加几颗鲜虾仁、葱花,味道会更鲜美,然后往沸油里一扔,待其面皮炸至金黄色,用漏勺捞起,略凉些便可以食用。泡虾炸好后要趁热吃,特别松脆,吧唧一口,浓郁的香味迅速自舌尖送达到你的五脏六腑,其味绕梁三日、回味无穷。

温岭有什么好吃的美食吗(属于温岭美食的春夏秋冬)(2)

温岭有什么好吃的美食吗(属于温岭美食的春夏秋冬)(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