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丽莎瓷砖工厂(瓷砖国企蒙娜丽莎)(1)

上一篇文章说到,自2015年起,瓷砖行业因环保提标、供给侧改革,导致全行业产能萎缩。行业头部企业蒙娜丽莎,却逆势而行,不断扩张产能。

这就是第3点投资逻辑。

投资逻辑3:产能扩张

蒙娜丽莎的产能扩张分两种方式,一是内生增长自建产能,二是外延收购

自建产能:

2018年4月,蒙娜丽莎与广西藤县政府开展合作,准备进入藤县中和陶瓷产业园建设陶瓷生产项目,最初拟投资金额为10亿元。

项目拟新建10条高端生产线,产能7200万平方米,分两期建设,建设期从2018年9月-2021年8月。

2018年5月,蒙娜丽莎董事会将项目投资金额增加到20亿,增设一个研发中心,包含1条研发生产线(总共变为11条生产线),预计总共新增产能8822万平方米。

之所以新增10亿元投资,据公司说明,主要是因为引进高端智能设备,导致设备采购额增加;另外则是为了适应国家不断提高的环保、安全、消防标准,调整了原有的建设规划(可见环保的花费不小)。

藤县基地正在逐步完工。2019年12月,有2条生产线完工,进入点火温窑阶段,之后是设备调试和试产。2020年4月,又有2条生产线完工并试产。

按项目规划,藤县基地将在2021年8月全部完工,到时会合计增加11条生产线,新增产能8000万平方米(不包含研发生产线)。

并购产能:

据2021年1月最新公告,蒙娜丽莎将收购江西高安市的普京陶瓷

高安市位于江西南昌的西侧,同样也属于国内成熟的建筑陶瓷产业基地,拥有丰富的陶瓷原料和陶瓷产业配套集群。

公司收购普京陶瓷的意义,一是为了丰富瓷砖品类,利用普京生产特定产品,既弥补品类的不足,又形成规模优势;二是优化产能布局,用较低的仓储物流成本辐射华东市场。

普京陶瓷有9条生产线,年产能4000万平方米。收购和增资完成后,蒙娜丽莎将持有70%的股权。

待普京陶瓷收购完毕,加上藤县基地完工,蒙娜丽莎的总产能将达到2亿平方米(原产能8000 藤县8000 收购4000)。

这个产能级别,将与国际巨头,世界第一的莫霍克工业(mohawk industries)相当(2019年产量2.5亿平米),并超过世界第二和第三的泰国SCG陶瓷集团(1.7亿平米)、墨西哥Lamosa集团(1.7亿平米)。

再看国内,年产能超过2亿平米的好像只有一家,是广东新明珠陶瓷集团公司,拥有4座生产基地,13个陶瓷品牌,60多条生产线,同属国内陶瓷第一梯队。

我们估算一下,2019年蒙娜丽莎产量约8000万平米,2022年可能达到2亿平米,就是2.5倍。

保守一点,假设藤县基地进度不及预期,或者新增产量不能完全消化,那么2022年产量也将翻倍,收入和利润也有希望翻倍

接下来,我们重点要关注的,就是藤县基地的进展,收购产能的释放,以及新增产能是否能顺利转化成销售额

说到新增产能的转化,就要涉及陶瓷行业的销售模式,我们继续往下看。

投资逻辑4:工程渠道加速,地产竣工回暖

陶瓷企业的销售,有两种渠道,一是经销渠道,一是工程渠道

2019年,按收入算,蒙娜丽莎经销渠道占60%,工程渠道占40%。

经销渠道,是与各地的经销商合作,直面个人消费者,基本属于零售性质。

对于个人消费需求,这些年最大的变化是随着消费能力的提高,人们不再只关注瓷砖的价格,而是更加追求品质、美观、甚至独特的格调。同时,现在年轻人时间更少,很少有时间精力货比三家、精挑细选,又习惯了网上购物。

以上变化,让有品牌、能创新,占据渠道优势的头部瓷企受益

工程渠道,是与房地产商合作,直接向其供货,属于批发性质。

对于地产客户,最关键的变化是这些年精装房政策连续出台,要求新建住宅要达到的全装修比例越来越高。

基于精装房的机会,蒙娜丽莎也在不断加强与房企的合作,我们看看年报的细节:18年年报提到了5家合作地产商的名字,19年年报提到了10家,20年中报提到了27家并首次说明正在合作的地产商有近80家。

除了与大量地产商有生意关系,蒙娜丽莎还与个别房企达成了深度合作。

2020年12月,碧桂园创投入股了蒙娜丽莎全资子公司——广西蒙娜丽莎新材料有限公司(即藤县基地项目的实施主体公司),占股13.5%。

碧桂园入股蒙娜丽莎子公司,既是为产业协同,支持优质供应商的长期发展,也有看好陶瓷头部企业的原因。

得益于精装修政策和与房地产商的持续深入合作,蒙娜丽莎2019年工程渠道增速达到28%(经销商渠道增速13%),未来工程端应该会继续保持不错的增长

不过,工程渠道也是一把双刃剑。

与地产商合作,可以快速放量,扩大营收。然而地产商作为话语权更强的一方,当自身有资金紧张时,一定会把压力传导给材料厂商,导致后者应收账款增加,账期延长,现金流变差

因为这个原因,中小材料商受资金限制,不愿意也没能力与地产商形成大规模的合作,这是蒙娜丽莎等大企业的优势,但也是需要考虑的风险点

总体而言,无论是经销商渠道还是工程渠道,都与房地产景气度密切相关

地产景气度对瓷企的影响,可以看一个指标:房地产竣工面积。瓷砖装修要么在竣工时点前(精装房,工程渠道),要么在竣工时点后(毛坯房,经销商渠道),所以该指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从竣工情况看,2020相比2019年确实在下滑,2月因为疫情同比下滑23%,之后有所回升,但6月后再次下探,9月触底,好在10月、11月终于又回到正增长(6%、3%)。

蒙娜丽莎瓷砖工厂(瓷砖国企蒙娜丽莎)(2)

从更长期的视角看,未来一段时间内,竣工面积应该会继续恢复

一是近几年的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在持续增加,2018-19年创造了新高点,但竣工面积却在逐年减少,二者的差距迟早会弥补;二是地产“三道红线”政策,会促使地产商加快竣工以确认收入,降低资产负债率。

至于“未来一段时间”具体是多长,现在不知道,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竣工端会不会如分析般变化,我们也持续观察就好。

蒙娜丽莎的主要投资逻辑,至此就分享完毕。

两篇文章,4个点:大行业小公司集中度提升产能扩张工程渠道加速&竣工回暖

实质上这4点也正是蒙娜丽莎的长期增长逻辑

说完增长,我们再考虑竞争、管理层、风险,以及其他重要内容。

(未完待续,依旧下次再见)

喜欢的朋友,欢迎转、藏、赞、看一键四连

风险提示:本文仅作为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盈亏请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