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红 武家鹏 卢霄

营商环境是指市场主体在市场准入、生产经营、退出市场等过程中涉及的有关外部因素和条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2019年10月,国务院正式公布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各地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法治保障。各地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助力高质量发展。为此,全国大多数地区都开展了营商环境评估评价工作,其目的是对各地营商环境工作进行评比、考核,同时发现各地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以评促改,为促进当地营商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世界银行发布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是目前世界上主流的营商环境评价方法,为中国营商环境的评价与改进提供了指引,但该评价方法侧重于对影响营商环境指标的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和排序计算,是对各城市间的相对优势进行横向比较,忽视了参与排名城市的个性化特点,如经济总量、人口数量、地理特征、历史沿革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因此我们认为该营商环境评价方法存在优化空间。

基于此,我们在世界银行现行体系基础上对优化评价方法提出设想,以期能够帮助城市更加科学合理地分析自身各项指标得分,并对优化城市营商环境提供科学决策,从而更有利于城市营商环境的快速提升。

营商环境优化主要内容(城市营商环境评价优化路径探析)(1)

城市在进行营商环境自我评价过程中,除了与国内其他城市进行横向综合比较之外,还应考虑与自身在经济总量上相仿、人口数量相近、地理特征相似、历史沿革有共通之处的城市进行对比,通过对具有相同属性的城市进行营商环境指标对比,更能客观反映出本城市在更接近同一水平的城市群体之中的营商环境水平优劣,从而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分析自身优势及劣势。通过优化的多维综合性评价,能够架构出更加科学、客观、公允的评价体系,更能够反映出城市真实的营商环境,有助于较为精准地发现需要改进和优化营商环境的指标。

对于需要改进和优化的营商环境指标,建议如下:

第一,借鉴优化。在清晰本区域内营商环境需要改善的指标的基础上,可以对其他城市在该指标的优秀实操案例进行学习参考,结合本地区现状及实际情况推导出适宜自身的操作方法,并在工作中进行推动和验证。第二,数据优化。目前国内营商环境的评价主要关注点相对集中在数据之间的比较优势,所以在对各项指标的采集有明确“量”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数量级比较。与此同时,部分营商环境数据指标还具有立体三维属性,正向指标数量不一定越多越好,而应该找到该指标与城市实际使用量之间的最优比例关系。在时间纵轴上,分析营商环境指标的变化,有助于发现该指标的发展趋势及对营商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同时,通过对各项指标的收集、整理和清洗,有助于发现存在关联关系的指标。对强势指标应进行专项分析,强势指标往往与城市的基因、资源、优势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进一步强化强势指标有助于对当地营商环境整体性发展起到引领性作用。第三,模型优化。对于营商环境现存需要改进的指标进行全面深入的现状分析,通过现状本质问题的剖析,找到核心的驱动要素,并针对性提出应对策略和行动计划,并在执行过程中进行评估,循环往复持续改进,最终达到改进指标的目的。

一个好的评价体系有助于更真实地反映城市营商环境,从而更容易发现需要优化的指标,进而提出更具针对性的优化改进建议,通过多种改进优化模式组合,找到最适合本地区的优化方向,最终得以促进区域营商环境发展,为地区经济做出实质性贡献。

(作者单位:郑州大象商学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营商环境优化主要内容(城市营商环境评价优化路径探析)(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