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汽车发动机的了解,比对自己身体的了解多很多。其实我们是在用身体进行训练,多了解一些生物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的知识,多动动脑筋,这样训练的效果就会大大提高。

如果仅仅是野蛮的开始训练,往死里干,过不了多久就会触及自己的生物极限。谁更有全面的知识,并且在训练过程中多加思考,谁就能更好地理解,并且掌控自己身体的健身计划。

在长距离跑步,长距离游泳,长距离骑车等耐力训练过程中,负责吸收和运转氧气的肺部,心脏和血液循环系统中有众多的适应活动在进行。有更多的酶,可用于需氧的能量物质交换。增强耐力,提高最大摄氧量,我们的大脑必须时刻保持良好的供氧状态,肌肉系统能否更长时间的承受运动的压力,也依赖于供氧量,我们经常说,运动改造大脑。

适量的运动的确是能够增加大脑的容量,预防老年痴呆,这种效果比任何饮食对抗衰老的影响都要大。

耐力运动可以有以下的好处。

1,提高氧气摄入量。

最大摄氧量体现在每1分钟内,每千克体重能够摄入的氧气量。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因决定的,但是也与体育锻炼和体重有关。随着体重增加,最大摄氧量数值下降。为了在较好的耐力基础上,提高最大摄氧量,短时间高强度的间歇训练,很有必要,但这种间歇训练不应该超过全部训练的10%。

只能够慢跑的跑步者会有很好的耐力。但是没有办法发掘自身的全部潜力,适当进行高强度间歇训练,加上耐力的训练,能够整体提高呼吸器官的供氧能力,呼吸深度提高,呼吸频率降低,肺活量增大,呼吸肌更有力。

2,心脏的工作效率更高。

长期坚持耐力训练的运动者,心脏增大是健康的表现。静息心率下降,代表心脏的工作效率更高。心脏的每搏输出量提高,因为心脏容积增大,工作方式变得更加经济,所以效率提高。适量运动利于延年益寿。

3,血管毛细血管数量增多,血液的浓度粘稠度降低。

跑步能优化血液循环,使毛细血管数量增多,促进供血,优化参予跑步过程的器官养分和氧气的供应。跑步者的血液浓度会降低,血液的流动性更强,血液能更快流入窄小的毛细血管,反过来又能更好地保证供氧。

耐力运动者不会出现相对贫血的情况,这不仅与肌肉和肺部有关,也与其他器官,如通过排汗调节身体热量收支的皮肤有关。耐力运动者的血液粘稠度低,不容易发生各种中风,脑梗心梗等心血管疾病。

人们必须使用和锻炼肌肉,否则他们就会退化。训练停止7到10天后,肌肉的适应能力就会恢复原状,也就是说,你停止一礼拜训练就打回原形了。

与不锻炼的人相比,耐力训练者肌肉的极小毛细血管渗透率要高40%左右,这意味着耐力训练者有更好的供血供氧和养分供应能力。耐力跑步者至少要持续训练两年才能最大限度实现肌肉的毛细血管化。因此一定要持续训练,多一些耐心。

4,增加线粒体数量,扩大能量储备。

身体素质需要长年累月的训练来提高,如果训练突然中断,身体素质又会回到从前,比如冬天停止了训练,第二年春天就从零开始了。

在进行耐力训练的过程中,肌纤维中负责燃烧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酶,含量会增加一倍以上。这项能量代谢在细胞中的发电厂,线粒体中进行。线粒体的体积会增加。它的数量会变为原来的三倍。碳水化合物的储备,以糖原形式存在肌肉中,根据肌肉量不同,碳水化合物的质量,随着耐力运动的增加,可以提高两倍。

长时间的耐力训练后,肌肉中的有氧物质肌红蛋白可以成倍增加。

运动生物力学对跑步的作用(分享一些运动生物学的知识)(1)

很多人跑步或者其他耐力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减肥。想要减肥必须知道,怎样才能使脂肪代谢最大程度活跃起来,我们身体能量储备相当于汽车的油箱。根据不同类型的要求,身体会使用不同的能量来源。

1,ATP,三磷酸腺苷。储存形式是磷酸肌酸。是能量代谢中最快到手的零花钱,这个过程最多持续几秒,如果训练持续时间较长,能量代谢通过分解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进行。ATP就必须要氧气,才能重新合成。

2,碳水化合物主要以糖原的形式,储存在肝脏和肌肉系统中。这是跑步者的超级燃料。糖原由葡萄糖结合而成,一小部分碳水化合物作为自由血糖可供使用。

肝糖原调节血糖水平及糖原供身体活动和体育运动使用。长跑能够清空所有糖原储备。在几个月时间内,通过长跑训练和吃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肌糖原可以由300克增加到500克,同时肝糖原由80克增加到120克,从碳水化合物中获得能量,主要需要氧气参与。

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产生的能量以ATP形式储存,并供身体活动和体育运动使用。

成人每天可以转化85公斤ATP。

3,蛋白质,即功能性身体物质,以自由氨基酸的形式存在。蛋白质构成我们的身体还有很多功能结构,如激素和各种酶。如果作为能量来源的碳水化合物快要耗尽,那么从蛋白质以及乳酸分子中也可以生成葡萄糖,但是就会出现肌肉组织的分解和一些功能性组织如血红蛋白和抗体的分解,这就代价太昂贵了。没必要燃烧蛋白质供能。

4,脂肪储备,这是一种巨大的能量储备。足够一个正常体重的人跑30次马拉松。

脂肪分解是通过脂肪酸氧化实现的,脂肪酸氧化是脂肪酸在线粒体内部,在供氧充足的条件下被氧化分解并释放出能量。

但是要保证能够顺利地获取能量,人体必须持续有碳水化合物和葡萄糖的存在。

脂肪只能在碳水化合物的火焰中燃烧,如果在马拉松冲刺阶段或饥饿的时候,碳水化合物储备被用完,那么只能从分解氨基酸中得到新的葡萄糖。身体,也只能分解自身的蛋白质了。

所以饿着肚子跑步减肥,得不偿失,脂肪没消耗多少,净燃烧你的肌肉和免疫组织了。纯属浪费。

在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获得能量的各种渠道是平行运行的,但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各自占能量储备的比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身体负荷的强度,而且这种比例可以通过训练改变。

有一种常见的说法,认为只有运动开始半小时后脂肪代谢才被激活,这是错误的,如果你以慢跑慢速跑步,脂肪一开始就在燃烧。

要完成马拉松比赛,未受过训练而且重超标的同龄人,要面对双重困难,与体重相比,体内肌糖原储存不足,脂肪代谢系统也没有受过良好锻炼。因而跑步时会提前用完碳水化合物储备,达到身体极限。

运动生物力学对跑步的作用(分享一些运动生物学的知识)(2)

如果想要人生或者自己发生一些变化,那么必须改变自身。舒适安逸的生活使很多人缺乏运动,体重超标,各项指标越来越不好,三高慢病频发,走入了健康的死胡同。

改变自己,并不仅仅只远离生活中安逸的部分,只有做出改变,各项训练才能奏效。

如果想要减肥最好的就是降低训练的速度延长训练的时间,脂肪消耗会加速进行。

运动生物力学对跑步的作用(分享一些运动生物学的知识)(3)

以前大家只觉得运动可以让身体更健康,最新的研究成果,让我们明白运动还可以健脑,让我们的孩子更聪明,让成人预防老年痴呆。

运动是天然的健脑丸。运动不仅让你更聪明,还能够强化大脑的机能,很多人抑郁,注意力无法集中,拖延症,没有计划,自闭症多动症等,通过各种运动,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现代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心理和心态方面的问题,运动就是抗抑郁的药,人们经常问我的运动量应该是多少,其实并没有固定的答案,科学家做了几个分组研究。有放松是散步,还有高强度运动,每周运动三到五次消耗总热量1400大卡的,比低强度每周只消耗560大卡的,对于抑郁症的干预效果要高很多。

在适量的程度之内,运动越多,益处越多。(每周运动最多不要超过9小时)

美国公共卫生领域对运动的建议,每天每人应该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果你的体重是136斤,就需要每周3小时中等强度运动。

把你的体重磅数×8就可以算出高剂量运动时,你应该消耗多少大卡。这个计量单位是磅。1磅,约等于0.45公斤,136斤,等于150磅,也就是150×8。每周消耗1200大卡就属于你的高剂量运动量。

你136斤,跑30分钟,消耗200大卡,那么你一周需要锻炼六次,才能达到高剂量运动。

给你个运动量的建议哈。每周1200大卡运动量,属于高剂量运动。每周3000大卡运动量,可以逆转心血管系统的问题。

如果是游泳,运动时间就需要翻倍了。因为普通人游泳速度上不来,技术不行,心率上不去,消耗热量跟散步差不多。所以你如果游泳不够快,就跑步加游泳一起来吧!

如果你不控制饮食,你辛辛苦苦运动一个小时消耗的热量,吃几口泡面几块炸鸡就吃回来了,吃的还比你消耗得多。普通人一天运动半小时到1小时就已经算是很多了,但是你随便吃几口,就比这个消耗的热量还多,所以说在适量运动的基础上,还是七分靠吃,三分靠练。

发个今天的彩虹餐,配餐视频

运动生物力学对跑步的作用(分享一些运动生物学的知识)(4)

运动生物力学对跑步的作用(分享一些运动生物学的知识)(5)

运动生物力学对跑步的作用(分享一些运动生物学的知识)(6)

运动生物力学对跑步的作用(分享一些运动生物学的知识)(7)

运动生物力学对跑步的作用(分享一些运动生物学的知识)(8)

运动生物力学对跑步的作用(分享一些运动生物学的知识)(9)

好好吃饭不是吃好多饭营养搭配人人都会吃到什么程度就要靠修炼自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