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威治标准时间2022年2月1日,英国《每日邮报》刊发了一篇意料之中,却在到来之时仍然有些让人唏嘘不已的“通告”,NASA宣布将正式报废国际空间站,时间是2031年1月的某个时间点,终于确定,国际空间站究竟会以什么方式退出“国际舞台”呢?
国际空间站:预计将陪伴人类31年
国际空间站是人类在太空运行的最大空间结构,长度达到了73米,宽度达109米,最大重量为444615千克(接近445吨),运行轨道为近地点418千米,远地点422千米的大致圆形近地轨道上,目前有7名宇航员正在工作。
1993年由美国、俄罗斯、以及欧空局计划建造,包括11个欧洲航天局成员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比利时、丹麦、荷兰、挪威、西班牙、瑞典、瑞士)、日本、加拿大和巴西共16个国家参与建造,于1998年11月15日,第一个舱段曙光号功能舱升空为标志,到2011年正式建造完毕,总共历时13年。
不过国际空间站最后一个舱段:俄罗斯的科学舱是在2021年7月21日才发射升空,其中还有个有趣的插曲,科学舱的计算机出了点小故障,意外的启动了科学舱的推进器,国际空间站受到了额外的力矩,几乎翻了个个,不过在太空这种翻跟斗行为并不是特别严重,只是不受控制意外启动才是最可怕的。
- 国际空间站上的大事件
国际空间站尽管是一个始建于1998年的“老旧”空间站,不过它已经是人类的第九个载人的空间站,它积累了此前美苏建造空间站的大量经验,另外当年还有运输舱直径达到了将近5米的航天飞机加持,可以运送“散装”货物,因此国际空间站的桁架式结构很是让人羡慕,因为这种模式下的太阳能电池不会相互遮挡,可以发挥出最大的效率。
ISS 桁架组件分解显示了桁架和所有原位 ORU
另外由NASA和俄罗斯航天局以及欧空局协调,由各国出资或者出力制造舱段的模式,集中各国力量办大事,也是未来大型航天器建设的典范,不过也因此留下了不少缺陷,比如尽管统一了设计标准,但在各国建造的舱段中,各国自行的标准还是屡见不鲜,欧盟各国和美国还比较好协调,但俄罗斯和美国就不太好说了,除了对接口统一以外,舱内几乎就是各自标准,这个在大国碰撞的时刻,即使在科学领域也无法避免。
另一个则是多个舱段的漏气事件,最大的那次莫过于2018年8月29日,国际空间站突发气压下降事件,经过调查发现是不久前对接的联盟MS-09飞船的轨道舱漏气,但找到漏气点时明显的人为痕迹却让调查人员有些傻眼。
尽管调查很快结束,但公布结果却等了一年多,一直到2019年9月,Roscosmos总干事德米特里·罗戈津 (Dmitry Rogozin) 宣布称俄方已经知道这个洞的来源,是空间站内部人员所为,不过据分析,钻出这个孔的嫌疑人则是搭乘“联盟MS-09”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的美国宇航员塞丽娜·奥农-钱赛勒 (Serena Auón-Chancellor),她的目的可能是为了尽快返回地球。
国际空间站展开的科学研究
当然这并不妨碍国际空间站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国际空间站总共投资接近1600亿美元,其中美国1311亿美元(直接投入724亿美元,航天飞机费用587亿美元),俄罗斯120亿美元,欧空局50亿美元,日本50亿美元,加拿大20亿美元。每年运行的费用为35亿美元,当然它不是摆设:
国际空间站有得天独厚的微重力环境,开展的研究领域包括生物学、物理学、天文学、地理学、气象学等,多个实验舱段内提供了电力、数据、冷却和工作人员来支持实验。还有设计零重力和暴露于太空的无人实验平台,可以展开长达数十年的观测与研究。
Expedition 8指挥官兼科学官Michael Foale对微重力科学手套箱进行检查
另一个则是著名的阿尔法磁谱仪(AMS),它的目的就是探测暗物质,2013年4月3日,科学家曾报告称,AMS可能已经检测到暗物质的迹象,也许它需要更长的探测时间。
正在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实验室进行整合与检验程序的AMS-02
还有则是对人类在封闭空间中的长时间工作对人体的影响,为人类未来在星际移民以及火星殖民等展开前瞻性研究,这对人类未来非常重要。
当然还有迫在眉睫的影响,这就是如火如荼展开研究的3D器官打印,在地球重力环境下,器官打印需要有结构支撑点,因此受到很大的局限,但在国际空间站微重力环境则不需要,它能打印更大更复杂的结构:
2020年4月,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安德鲁·摩根执行了为期272天的任务后返回地球,他在轨道上执行了一项全球瞩目的任务:3D打印器官创造人体活组织!
摩根和克里斯蒂娜·科赫
执行打印器官的设备是由美国公司 Techshot 和 NScrypt 开发,2019年发射入轨,生物墨水商业化的公司Cellin的科学官Itedale Redwan称,3D打印的人体器官将在未来10-15年内实现人体移植。
国际空间站接待过的游客
除了科学研究和科学任务以外,国际空间站还接待了9名游客,比如第一名游客美国人丹尼斯·蒂托,他于2001年4月28日~5月6日访问了国际空间站,而最近访问国际空间站的则是前泽友作和平野阳三,时间是2021年12月8日-12月20日(平野洋三为前泽友作的助理)。
21年来,来自不同国家的数十人访问了国际空间站
上图是俄罗斯卫星通信社统计的访问过国际空间站的国家与总人数,你没有看出,没有中国人,因为美国出台了一项政策将中国人排除在了国际空间站外,所以咱们造出了天宫空间站,中国人从来都不怕封锁,我们可以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来突破封锁。
在这个大年初二(《每日邮报》发表这篇文章时已经是大年初二)的时候公布这个消息,我们除了惋惜之余也庆幸,天宫空间站建设正在热火朝天的展开,而国际空间站却正在走向没落,当然我们也仅仅是惋惜,但那只是出于对手的尊重而已!
究竟会以什么方式进入坠毁轨道?坠毁在哪里?尼莫点如何保证安全?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国际空间站将于2031年受控坠毁,到底有多少“破烂”可以捡?你不用怀疑,掉地上捡是不可能的,这种薄壳式结构很难保留,仅有部分比较密实的高压容器等可能会坠落地球。
我们要讨论的不是这些破烂,而是国际空间站在坠毁前究竟还有哪些舱段会保留在轨道上,等到下次建设空间站时还能继续用?
比如阿尔法磁谱仪应该是要保留的,这个项目耗资高达15亿美元,尽管发射于2011年5月16日,到2031年时已经达到其工作寿命10年并超期服役10年,但这个大磁铁几乎没啥寿命限制,只要有项目支持,可以继续使用。
除了阿尔法磁谱仪外,还有俄罗斯的科学舱,到2031年也只有10年,其他的比如高价值实验设备可以拆除的,也将通过某些舱段予以保留,比如还有欧空局的机械臂等,但却有一个要求,这些设备与舱段必须有一个动力舱与太阳能电池,能维持轨道一段时间,以等待新的空间站建设后转移到新的空间站上。
解除了这些尚可发挥余热的结构后,剩余部分将调整姿态,空间站在轨减速,渐渐坠入一条目的地位于南太平洋尼莫点的轨道,准确地说这条轨道很难掌控,因为国际空间站结构实在太复杂,它的稀薄大气分子下的对轨道影响很难计算,不过所谓的尼莫点也是相当辽阔,因为它与世界上任何大陆的距离都超过2600公里。
坠毁在这里是最安全的,不会砸到花花草草,最多吓死几条鱼,所以一般都南太平洋称为航天器坟场!不过就算是坠落到大陆上,航天器坠毁砸到人口密集区的比例仍然极低,这点到无需过分担心。
延伸阅读:中国的“国际”空间站2021年4月29日由长征五号B从文昌发射的天和核心舱首开中国空间站建设,预计到2022年底或2023年初,一期由核心舱、问天实验舱与梦天实验舱组成的天宫空间站将建设完毕,巡天光学舱将以独立运行于空间站伴飞的方式,避免人员与机械设备运行对其产生影响。
一期是一个丁字形,未来则可以扩展到十字形以及干字型,总重量也将是一期建设的60~80吨扩展到120吨左右,最大规模可达180吨,满载可达6名航天员,尽管它比国际空间站稍小,但最关键的指标比如太阳能电池功率以及实验柜等数据与国际空间站数据非常接近,这就是后发的优势,我们已经看到了国际空间站的窘境。
中国空间站也将欢迎各国宇航员,有兴趣的都可以提出申请,2019年6月19日,联合国新闻就曾发表“联合国外空会议:中国倡导航天国际合作”:
中国向各国提供卫星遥感数据、开放中国空间站,并对联合国灾害管理与应急反应天基信息平台(UN-SPIDER)项目、联合国附属空间科技教育亚太区域中心(中国)提供支持
各国均可向联合国提出申请,不过哪些国家能获得批准,这个种花家就不知道了,各位可以猜测下哪些国家不会被批准,这个应该是不难的。
在未来,也许中国空间站也可能面临游客访问以及部分商业化,毕竟空间站就是一个舞台,只要符合设计规划,都可以开展项目。
参考:
https://news.un.org/zh/story/2018/06/101126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nternational_Space_Station#Scientific_research
https://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article-10464521/NASA-reveals-plans-destroy-International-Space-Station-January-203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