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懂车帝原创 彩丽美

[懂车帝原创 行业]在全球疫情与供应链的双重压力下,特斯拉依然拿出了一份体面的交付成绩单。

特斯拉model s14款(特写上海超级工厂)(1)

4月3日凌晨,特斯拉发布了最新全球交付数据,2022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全球销量高达310048辆,产量为305407辆。其中,Model 3和Model Y的交付量为295324辆,占总交付量的95%;Model S和Model X则共交付了14724辆,占总份额5%。

可以看出,相较于去年第四季度交付的308600辆,第一季度特斯拉交付量环比增长0.5%,虽然增长并不明显,但和去年一季度交付的184800辆相比,其增长势头依旧强劲,同比增长超67%。

特斯拉model s14款(特写上海超级工厂)(2)

2022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全球销量高达310048辆,产量为305407辆

相同的是,热销车型基本都被Model 3和Model Y占据。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一季度Model S/X的交付量(14724辆),同比2021年一季度销量(2020辆)翻了接近6.3倍。有意思的是,特斯拉一季度交付量超31万辆,相当于3.4个“蔚小理”。

对于这次成绩,特斯拉发布报告称,“由于克服了供应链问题,全球交付量在今年一季度大幅增加,特斯拉的生产水平已经接近宝马和梅赛德斯-奔驰等传统汽车制造商”。

特斯拉model s14款(特写上海超级工厂)(3)

特斯拉CEO马斯克

而在特斯拉CEO马斯克看来,这确实是一个“异常艰难的季度”,他曾坦言,“由于供应链中断和中国清零的防疫政策,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季度。(然而)特斯拉团队和主要供应商的出色工作挽救了局面”。

除了疫情的外界因素,面对“芯片荒”下的供应链困局,为何阻挡不了特斯拉销量继续增长,或许可以从马斯克的言语中窥见一斑。但事实远不止于此,在这场“抢芯大战“中做到出手快,专业的软件研发能力和强大的供应链管理体系,或许才是关键。

供应链挑战仍然严峻、上海工厂被迫停产

今年以来,受电池原材料供应和全球疫情影响,企业的成本和生产压力节节攀升。尽管面临着持续的供应链挑战和工厂停工,特斯拉仍然力挽狂澜创下单季度交付量记录,但在这一季度特斯拉的生产量较上一季度少了433辆,也是不争的事实。

而特斯拉交付量依然超过产量,这也意味着特斯拉自去年3季度以来一直保持着零库存状态。据悉,目前全球各地仍有近百万订单排队中,而产能严重不足仍然是限制特斯拉销量的唯一制约。

特斯拉model s14款(特写上海超级工厂)(4)

上海超级工厂继续稳站特斯拉全球出口中心地位

要知道,特斯拉产销量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受益于上海超级工厂。根据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上海超级工厂继续稳站特斯拉全球出口中心地位。在满足国内交付需求的同时,出口量数据也在稳步提升,仅1、2月上海超级工厂出口量就达7万辆以上。具体来看,今年1月及2月上海超级工厂出口量分别为40500辆和33315辆;1月和2月,国内销量分别为59846辆和56515辆,稳居“5万辆俱乐部”。

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受到疫情影响,自3月28日起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已暂停生产。据路透社最新报道,该工厂原计划停产4天至3月31日,但由于防疫政策因素,特斯拉取消了4月1日至4月3日的生产计划。彼时正值当地加强疫情防控措施,以遏制疫情。特斯拉方面曾回应表示,“特斯拉严格遵守防疫政策,(具体停产时间)以防疫政策为准”。

特斯拉model s14款(特写上海超级工厂)(5)

据路透社最新报道,特斯拉上海工厂4月3日无法重启生产

目前,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何时复工还在等待进一步通知。截止发稿前,特斯拉上海工厂已停工8天。实际上,早在3月中旬,该工厂也曾停产过两天。而这一次,也成为了特斯拉超级工厂自2019年底开始生产以来经历的最长停产时间。

作为特斯拉在海外的首个超级工厂,上海超级工厂几乎占据特斯拉全球总产量的50%。作为特斯拉全球最主要的生产基地,上海超级工厂还承担了出口欧洲、亚洲等地市场的重任,2021年该工厂年产量高达47万辆。

特斯拉model s14款(特写上海超级工厂)(6)

今年2月,特斯拉中国批发销量为56515辆

据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表示,特斯拉在其上海工厂每周生产6000辆Model 3和10000辆Model Y车型。若按每周7天约1.6万辆的产能来推算,每日产能超2200辆,目前特斯拉产能或损失约1.7万辆。

虽然特斯拉位于德国柏林工厂已正式投产,近日也已开始向其它欧洲国家用户交付新车,但该工厂目前仅用于生产Model Y车型,而特斯拉销量最高的车型则是Model 3,眼下这种情况,或意味着将有更多特斯拉准车主需要等待更长时间才能提到车。

特斯拉model s14款(特写上海超级工厂)(7)

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Model 3预计交付日期为20-24周

据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目前Model 3的预计交付日期已延长到20-24周,相当于提车需等半年时间,而Model Y的预计交付日期则为10-14周。这样的局面若持续下去,或将影响特斯拉第二季度交付量。

此外,随着全球油价不断上涨,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的用车成本逐渐拉开距离,更多消费者开始将目光投向电动汽车,而订单火爆、供不应求也已成为特斯拉的常态。

特斯拉model s14款(特写上海超级工厂)(8)

特斯拉美国官网显示,特斯拉部分车型的订单甚至排到了2023年

据了解,特斯拉美国订单也已排至明年。其中,卖得最热门的特斯拉Model Y 长续航版车型的预计交付日期已延长至2022年10月至2023年1月,若选择“配备感应轮”,其预计交付时间则为2023年1月至2023年4月,提车几乎要等一年。

而这,对于原本就受困于产能不足、交付日期过长的特斯拉来说,并不算好消息。据瑞士信贷分析师Dan Levy分析表示:“鉴于特斯拉通常在季度末加大交付量,所以我们认为上海疫情将对其产生较大的影响”。

特斯拉model s14款(特写上海超级工厂)(9)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产线

不过,尽管特斯拉上海工厂因疫情停工数天,但好在特斯拉柏林工厂也迎来正式投产与交付,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多份欧洲订单,提高了特斯拉3月的销量及季度销量。

按照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已经正式投产的柏林工厂产能接下来还将会进一步提升,若上海工厂能够尽快恢复生产,再加上即将开启生产的美国得州工厂的产能,以及现有的美国加州工厂产能,四月份特斯拉销量有望继续突破。

“疯狂”扩大产能为上策、不止是“降本增效”

特斯拉的野心不止于此,今年1月,马斯克曾表示特斯拉有信心保持至少50%的年增长率,同时立下“2030年实现销量2000万辆”的目标。如果说销量2000万辆意味着什么?拿2020年的车企销量榜单第一的丰田汽车为例,其年度销量为952.8万辆,而特斯拉2030年的目标销量是这一数字的两倍多。

马斯克还认为,到2027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规模将达3000万辆。也就是说,马斯克相信其中三分之二都将来自特斯拉品牌。

而按照特斯拉2021年总销量(93.6万)推算,今年特斯拉或将会交付140万辆汽车。长远来看,随着特斯拉的海外工厂的陆续投产,产能急速提升,这一预计将变成现实。

特斯拉model s14款(特写上海超级工厂)(10)

特斯拉现售车型价格

立下flag后,面对如此庞大的销量目标,马斯克到底有何制胜秘诀呢?要知道,“降本增效”一直都是这家企业的立命之本。特斯拉很清楚,实现降本增效最直接的方法便是本土化的深度铺垫。

自2019年底以来,上海特斯拉超级工厂的建成与投产,逐步带动了周边产业链的蓬勃壮大,通过减少物流等环节,让零部件成本进一步下探。目前,上海超级工厂主要生产Model 3和Model Y车型,其中,90%左右的零部件制造均已实现本土化,确保了相对稳定的制造成本。

具备成本优势的中国制造特斯拉车型,正在全球范围内广受青睐,得益于此,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已经成为公司战略中重要的“全球出口中心”,产品除了供应国内市场外,还出口至欧洲、日本和东南亚等超过10个国家和地区。

特斯拉model s14款(特写上海超级工厂)(11)

特斯拉加州工厂

而在特斯拉其他三座超级工厂中,美国加州弗里蒙特超级工厂产能也将继续爬坡。特斯拉首席财务官Zachary Kirkhorn曾在三季度财报会上透露,“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依然是扩大产能。在过去2021年,弗里蒙特工厂生产了43万辆汽车。我们还将继续挑战弗里蒙特工厂产能的极限”。此外,特斯拉位于美国得州的奥斯汀超级工厂将于4月7日迎来正式开业,这也是特斯拉的四个超级工厂中占地规模最大的一座,按计划将用于生产Model Y和电动皮卡Cybertruck。

特斯拉model s14款(特写上海超级工厂)(12)

德国柏林工厂正式投产,让特斯拉在欧洲销量继续上升

不久前(3月22日),特斯拉柏林工厂已正式开业,首日便交付了30辆Model Y,之后,该工厂生产的车辆还将被交付到荷兰、比利时和意大利等欧洲国家。据分析师估计,柏林工厂2022年的产能将达5.4万辆,2023年工厂产能也会大幅上升到28万辆,而到了2025年,年产能将达到50万辆。

可见,特斯拉即使在国内外被爆出多项质量问题,仍旧难以阻挡特斯拉的热销,疯狂建厂的速度也还是赶不上需求的增长,德国和美国超级工厂的相继投产,届时必将减轻上海超级工厂的生产压力。

另一方面,特斯拉认为,汽车成本的“本质”就在于工厂,工厂运营下的生产效率直接决定整车制造成本。特斯拉大型压铸机的独创性使用就是最直接的例子,短期内虽然会增加一定的成本支出,但长期而言,却可以将70余个零部件精简为1个,此类技术的创新应用,会持续不断地摊薄制造成本。

特斯拉model s14款(特写上海超级工厂)(13)

得州工厂开业仪式上,特斯拉将交付部分配备了4680电池组的Model Y

电池研发领域也是如此。整体而言,动力电池占据电动车大部分生产成本。而早在2020年电池日上,特斯拉就已经发布了4680电池技术。相比过去,该款电池能量预计可以提升5倍、续航里程提高16%、输出功率提升6倍,但成本却下降了14%。

同时,无需安装、焊接极耳的4680无极耳电芯,制造过程也将更加简化,特斯拉为此打造的新的生产线拥有此前7倍的生产能力、每千兆瓦时产能投资成本下降75%。

这一点也被外界视为特斯拉的杀手锏,虽然尚未进入量产阶段,但已有外媒曝出,在4月7日的得州工厂开业仪式上,特斯拉将交付部分配备了4680电池组的Model Y。据悉,为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除了现有的电池供应商外,特斯拉的柏林工厂和得州工厂都在生产电池。马斯克曾预计,特斯拉自产电芯产能将在今年达到100吉瓦时/年。

特斯拉model s14款(特写上海超级工厂)(14)

业内人士指出,特斯拉电池之所以保持成本优势,核心就在于通过科技创新,极大降低了其中贵金属的含量。去年10月特斯拉股东大会上,马斯克宣布了特斯拉降低电池成本的“五步计划”,涵盖电池设计、电池工厂建设、正极材料、负极材料、车辆集成五大板块,这将为特斯拉降低69%的单车生产成本。

看到这里再回到最开始的问题,也就不难理解,在全球汽车市场面临的“抢芯大战“中,为何特斯拉受到影响最小?归根结底 ,正是因为特斯拉强大的自研芯片硬实力,也让其相比其他传统车企从容、高效许多。

同样是面对芯片短缺的局面,特斯拉拿出的方法则是用两周时间完全重写一遍软件,重写以后,一些芯片的功能可以被集成,通过软件的调整去适应硬件。好比是曹冲称象,都在研究大象的重量,关键是看用何种方法。

特斯拉model s14款(特写上海超级工厂)(15)

特斯拉拥有强大的自研芯片硬实力

而这一事实也直接反映在其2021年的产量数据上,相比特斯拉,本田、日产和通用汽车等传统车企,2021年在美国的产量出现下降,导致消费者的在选择车型更少了。全球芯片短缺还迫使一些汽车公司包括捷豹路虎、福特和大众,暂时关闭了部分生产地点。

至于其他车企为何不效仿特斯拉的做法?简单来说,便是大部分车企都缺少芯片自研的能力,供应链只要出现问题,这些车企就很难独自解决问题。换句话说,特斯拉领先于传统车企最核心的能力,不是电动化,而是软件开发能力。而这次芯片危机,也给全球车企敲响了警钟,软件能力将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竞争的重要核心能力之一。

特斯拉model s14款(特写上海超级工厂)(16)

同时,“订单不断、供不应求”的特斯拉也源于其自身在“反广告”策略上“躺赢”带来的影响。虽然在营销上沉默,但实际上,正是马斯克沉浸于打造产品的态度,吃定了不少的消费者。对于其它车企品牌而言,特斯拉事半功倍的营销模型能否被效仿?只能说推广模式往往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

写在最后:

除了丰田、大众,连通用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玛丽·博拉(Mary Barra)也曾在接受采访中表示,到2025年,通用汽车在美国电动汽车销量方面“绝对”能赶上特斯拉。这比之前提出的“2030年有望超越特斯拉”的计划,整整提前了五年。可见,在新能源浪潮的裹挟下,燃油车时代的传统车企巨头们已经开始向“特斯拉们”发起反击。

此外,科技巨头们参与“造车”的不同路径,逐渐清晰。华为、百度与小米们正在以独有的方式进军汽车领域。汽车不再值钱,好在特斯拉手握的是核心软件技术。虽然特斯拉上海工厂面临着暂时的停产,但接下来特斯拉已提前布局扩产计划,继续扩充现有工厂的大小,四大工厂将齐力助飞特斯拉销量。随着汽油价格飙升并保持高位,电动汽车销量或将进一步增长。

无论五年、十年后会卖多少辆车,特斯拉的“鲶鱼”效应已发挥出了最重要的意义,在其光鲜成绩旁边,以“蔚小理”为代表的新能源车企正在被更广泛的市场所认可,且无形中,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各个端口也在同步加速前进。可以试想,倘若特斯拉在2030年真的卖出2000万辆汽车,那一定不是特斯拉自己的胜利,而是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里程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