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位新晋升的主管来问我,说他百度了下管理三度的概念与平时我们交流的不太一样,望我能为其重新做一个全新的诠释。

新干部嘛,能主动问,当然不能打击这积极性,于是我绞尽脑汁,搜肠刮肚整理了我所理解的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三度。即我们通常指的管理的幅度、精度与密度。精细化的管理常常离不开把握好管理三度的微妙关系。它们在一个相对封闭的时空里,相互制衡,却又相互助力。

如何在管理的范畴里真正做好管理三度?

首先是要定义理解清楚。

如何理解管理幅度适当的原则 管而有理教而有方(1)

一.管理三度定义:

1.什么是管理幅度?

管理幅度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中,一名领导者直接领导的下属人员的数目,以及对于不同工作和专业的跨度。任何领导人员,都会受其精力、知识、事务困难/复杂程度等限制,一个领导者不仅有效领导下级人数是有限度的,一般一个人管理团队人数不超过7个人,超过一定限度,就难以做到具体、有效的领导。

而且因为管理幅度的扩大,对一个领导者的知识,专业要求也会不断提升。如果领导者所在组织能力不足,管理者管理幅度的大幅提升,也会导致管理人员在某些事情上无法完成,甚至耗损管理者在工作情景中的能量,致使某些业务停留在原地,无法得以产出和推动。

2.什么是管理的精度?

管理精度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中,管理者对目标任务或工作事项的管理精准度及深入程度,即管理目标与真实状态之间的一致程度,具体衡量因子包括管理层级的分类、管理行为的实发频率、管理目标的产值单位等。

如何理解管理幅度适当的原则 管而有理教而有方(2)

3.什么是管理的密度?

管理密度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中,同一个工作事项或任务,各层次管理网络的分布和链接情况,即有多少人管理或参与管理?分别参与管理的频率是多高?

以上的管理三度定义清楚了,才只是个开始,而真正理清三者的关系才是管理底层逻辑思考的源头。

究竟管理三度的底层逻辑关系是什么?

二.管理三度的底层逻辑关系:

任何一个管理者,其个人有能量都是有限的,管理幅度越大,其管理的密度相应的就会减小,管理的精度自然也会随之降低;反之,如果减少管理的幅度,管理的密度也会自然提升,管理的精度便会更加精细化。

如何理解管理幅度适当的原则 管而有理教而有方(3)

三.管理三度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及思考:

一个真正优秀的管理者,总是能够在管理三度中做到游刃有余,张驰有度。只要把握好管理三度的尺度,就能够在管理团队的过程中,切入工作的甜蜜点,引爆工作的爆破点,扫除工作的盲点,连接工作的断点,满足工作的痒点,解决工作的痛点。

四.案例分享:

新晋升的主管A生很苦恼,原来管理12个人的销售团队;其管理的密度相对较松,导致经常看不过来业务的实际状况,经常会出现业务隐瞒市场信息的状况;上任半年后,业绩状况很糟糕,时常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公司决定为其减负,将其原有的12人团队分为二个组,由A生负责其中一组,管理幅度变小了,管理的密度上来了,管理的精细度也跟上了,下半年的业绩状况大为改观。

这只是其中的一个管理实践小小案例,实际上,真正的管理三度也会因个人能量不同有所不同。还是需要管理者在不同的环境中去不同的优化与提升。

以上分享,您GET到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