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余力而不足希望(心欲小而志欲大)(1)

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圆而行欲方,能欲多而事欲鲜。

思考问题能够谨慎,志向能够远大,思想能够灵活变通,做出的事情一定要方正,才能要多,但做的事情要少。

工作勤奋却没有取得成就的人在生活中比比皆是,这是因为他们在工作中常犯一个错误,那就是分不清主次轻重。

心有余力而不足希望(心欲小而志欲大)(2)

一百多年前,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了80/20法则。这个法则告诉人们:我们80%的收入来源于我们20%的工作。

从另一个角度说,我们浪费了80%的时间,或者说没有对这80%的时间进行最充分的利用。

80/20法则表明:只有将剩余的80%中的一大部分也投入到工作中,才能大幅度地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事实上,每一项工作中都包括了一些关键性的任务,也就是最后决定事情成败的关键行为。

我们必须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这一部分上。让人感到吃惊的是,通常情况下,从事创造优异成绩的行为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难。

因此,一个人的成功之处并非在于他做的事情是否异常艰巨,而在于他能将一些关键的事情做得非常出色,做事情如果不能把握关键所在,常常是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结果却收效甚微,相反,如果能够了解事物的关键所在,结果就会完全不同。

心有余力而不足希望(心欲小而志欲大)(3)

此外,人们常犯的一个错误是把紧急的当成重要的。

一般情况下,人们对紧急的事会很快做出反应,但是那些重要而不紧急的事要求人们具有更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应该主动行动,积极地去做重要的事情。

决定什么事情重要,并确保自己拥有集中精力做好这些事情的能力,是高效率工作的基本条件。歌德说过:“最重要的事情,可千万别被那些最不重要的事情随意摆布,永远不要。”

心思要缜密但志向要远大,智策要圆转但行止要方正。这一句话很辩证,讲的是做人的道理:前半句要求我们做事要小心谨慎,但又不被这些缜密的心思耗掉雄心壮志,养成鸡肠鼠肚;后半句是说我们应该足智多谋,但同时不被这些伎俩影响到品行的端正。

心有余力而不足希望(心欲小而志欲大)(4)

  “气忌躁,言忌浮,才忌露,学忌满,胆欲大,心欲小,知欲圆,行欲方”。这虽然是一个商人的家教,但充满儒家修身处世气息,对当今仍有借鉴意义。

  “气忌躁,言忌浮”。这两忌与现实一对照,真有点切中时弊。事实上,目前市场经济下有一股浮躁之风,人们急功近利,急于在短时间内出名或致富,容易让人变得浮躁不安。

做事还是要实实在在,一步一个脚印。一旦浮躁不安,就会以假充真,以次充好,这样的例子已经不胜枚举。

  “才忌露,学忌满”。众所周知,学无止境,自满实属幼稚。所以为学而满者甚寡,倒是恃才露才者较众。大凡有点才能的人,常常自以为高人一筹,喜欢在人前显露自己,或者自诩有才,瞧他人不起,不是出言不逊,就是其行无理,结果往往造成与周围关系紧张,给自己的发展人为制造了许多障碍。所以露才者实属不智。

心有余力而不足希望(心欲小而志欲大)(5)

  “胆欲大,心欲小”。人立于世,必须面对许多挑战与机遇,因此,你要敢于筹划,敢于向一切困难挑战。但是,在实施计划时,必须周密安排,不能疏忽大意。计划安排得越周密,实施得就越稳妥,成功就越有保证;或者说,战略越宏伟,策略越细密,计划越大胆,措施越仔细。

  “知欲圆,行欲方”。这是说一个人的知识与理论一定要力求圆通领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不能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然而,当你要实践理论的时候,必须找准切入点,找准最容易取胜的途径与方法。所以,“圆”指通达,“方”指精进。不通达,则难以精进。

“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胆大”是要有如赳赳武夫般自信而有气质;“心小”是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即如同在薄冰上行走,在峭壁边落足一样时时小心谨慎;

“智圆”是指遇事圆活机变,不得拘泥,须有制敌机先的能力;“行方”是指不贪名、不夺利,心中自有坦荡天地。

心有余力而不足希望(心欲小而志欲大)(6)

欢迎大家品读中华大家读书会!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

感恩家庭幸福和谐厚德载物!

感恩万佛之祥光照耀神天共佑!

感恩天地滋养万物!感恩国家培养护佑!

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恩师谆谆教导!

祈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阖家幸福安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