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个典故出自明朝,讲的是永乐帝朱棣迁都北京和崇祯吊死煤山的故事。

朱棣:天子守国门

朱元璋在元末天下大乱之际,击败了陈友谅、张士诚、元朝等强敌,建立了大明王朝,但是由于元朝势力还没有完全被消灭,只是被朱元璋击退到了北方的草原上。同时,北方还有鞑靼和瓦剌等强敌,这让朱元璋心存顾虑,将都城设在了南京,而将自己的几个能力出众的儿子,燕王朱棣、宁王朱权等的封国,封在了北方,让他们替大明镇守北方边疆,防御北元、鞑靼和瓦剌。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后面是什么(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1)

朱元璋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后,由于朱允炆觉得藩王的实力太强大,会威胁到自己的皇位,所以也效仿汉景帝开始削藩,但这引起了燕王朱棣等藩王的不满,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造反,最终经过4年时间的苦战,朱棣成功击败了建文帝的朝廷军,取代朱允炆当了大明皇帝。

朱棣当了皇帝后,一方面南京是朱允炆的势力范围,他的控制能力较弱,所以朱棣顾虑重重。另一方面,由于他这个皇位是夺取朱允炆的,而南京处处都有建文帝的身影,这也让朱棣心存芥蒂。同时,南京的大臣、百姓也有不少心向着建文帝,所以朱棣也担忧,于是决定迁都北京。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后面是什么(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2)

北京是朱棣的封国,在朱棣的势力范围之内,受建文帝的影响较小,所以朱棣也放心。同时,北京位于北方,是属于抵抗北元、鞑靼和瓦剌等北方强敌的前线,所以才有了天子守国门的说法。

崇祯:君王死社稷

崇祯是大明的最后一任皇帝,由于他的哥哥朱由校喜欢做木匠活,所以他一天忙于木匠活,将朝政交给宦官魏忠贤处理,而擅长结党营私、使用阴谋诡计,但不会治理国家的魏忠贤,将大明王朝糟蹋着千疮百孔,等朱由校落水生病而亡后,留给崇祯的则是一个无可救药的烂摊子。

虽然崇祯当上皇帝后,立马除掉了魏忠贤这颗毒瘤,但大明王朝的其他弊病,如党争、宦官擅权等问题,崇祯都没有处理好,再加上天灾人祸,以及关外的大清崛起,这让大明在崇祯手中走向了灭亡。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后面是什么(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3)

崇祯晚年时期,将大明精锐军队调往了辽东等地,防守关外的大清,这导致大明关内空虚,李自成从西安打到了北京。

李自成打到北京城之前,崇祯完全可以迁都南京,从而保全实力,然后和李自成等起义军对抗,但崇祯顾及虚名,不愿背上丢弃国土的罪名,所以不肯说出迁都南京的话,崇祯希望大臣提出来,但大臣害怕事后遭崇祯清算,也不愿意说出来,只有李明睿等少数大臣提议让崇祯迁都,但随即就遭到陈演、光时亨等大臣的强烈反对,光时亨还要求崇祯处死李明睿以安定天下,这个阵势让其他朝臣都不敢说话。

最终在和大臣的内耗中,崇祯南逃的路线被李自成堵死,他也失去了逃命的最后希望。随后,北京城被李自成的大顺军攻破,崇祯在走投无路之际,在煤山自杀。崇祯死后,户部尚书倪元璐、工部尚书范景文、左都御史李邦华等众多大臣、绅生生员等也跟随他自杀,大明王朝就此灭亡。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后面是什么(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4)

崇祯算是历史上的一位为社稷而死的皇帝。

为社稷而死的君王,还有南宋的小皇帝宋少帝赵昺。元兵南下后,南宋残余势力和元兵,在崖山爆发了最后一场大战,崖山海战,都由于双方的实力差距,以及南宋的指挥失误,宋兵惨败给了元军,大势已去后,老丞相陆秀夫带着8岁的小皇帝赵昺跳入大海,为国殉身,他也算一位社稷而死的君王。

历史上的其他亡国之君,如秦二世、隋炀帝、永历帝等,他们都是在帝国崩塌之际,被身边人杀害的,或者被对手杀害的,算不上为社稷而死,而商纣王这类在帝国崩塌之际,为避免受辱而自杀的皇帝,也不算为社稷而死,他们是为了避免被俘后受辱而自杀的,所以不能算为社稷而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