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邑香煎凤尾鱼(赛岐的香煎凤尾鱼你吃过吗)(1)

福安新闻网(叶子清 郑望)乘着一年一度赛江流域凤尾鱼的捕捞繁忙季节,我们驱车来到赛岐镇,但见赛江捕捞渔船云涌,时常造成航道堵塞,难怪宁德赛岐海事处要为确保通航顺畅,不得不规范捕捞“凤尾鱼”的渔船。

福安市南片海域海产丰富,海鲜产品源源不断面市,这不到了芒种、夏至时节,恰又是凤尾鱼洄游赛江流域咸淡水交汇处产卵,也成了捕捞凤尾鱼鱼汛季节。

凤尾鱼俗称“子鲚”,学名“凤鲚”,福安人称“翅鱼”、“石鱼”,清光绪十年版《福安县志》记载:“刀鱼(俗称翅鱼。《三山志》:‘白鳞,形似刀,生江河间。’)”刀鱼,即是我们所称的凤尾鱼,因“翅”与“石”字在福安方言中有些音近相同,就慢慢衍变成如今的方言名字“石鱼”。

凤尾鱼是名贵的小型洄游性经济鱼类,因其尾部分叉形状像凤凰的尾巴,短呈红色,尖细窄长,犹如凤尾,故称。它平时多栖息于浅海,每到春末夏初则成群由海入江,游向河口咸淡水交汇处附近产卵回游。凤尾鱼在我国各海域均有分布,繁殖力极强,一尾雌性凤尾鱼怀卵量高达5000—10000粒左右。芒种、夏至时节,凤尾鱼日见肥硕,正是赛江流域捕捞的好时机。

临邑香煎凤尾鱼(赛岐的香煎凤尾鱼你吃过吗)(2)

凤尾鱼是福安的著名特产,它与黄瓜鱼一样,倍受福安人青睐,不仅是人们下饭佐酒的佳品,而且是赛岐人走亲串戚的时尚特产礼品,至今,在赛岐仍然流传着这样的乡愁:在凤尾鱼鱼汛季节,大家都要把第一次捕获的凤尾鱼送给亲戚当作端午节礼品,或给朋友尝鲜的习俗。

福安有句民间俗语:“穆阳虎塔水蜜桃,赛江流域凤尾鱼。” 大凡进入凤尾鱼鱼汛季节,福安人不论男女老少到酒馆饭店点菜,都喜欢点一道香煎凤尾鱼下酒配饭尝新,“老板,来一盘香煎石鱼,要赛岐产的。”“老板,有没有凤尾鱼干做汤?”有的人如果吃不过瘾,还要再加一盘,直到口香肚满唇油,才心满意足离开。

赛江流域的赛岐镇、甘棠镇、溪柄镇均有凤尾鱼,但大家最喜欢吃赛岐镇产的香煎凤尾鱼,认为赛岐镇的凤尾鱼个小肉多骨软,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具有丰富的营养丰富,特别是它的软骨和鱼卵,含有大量的钙质,是人脑和骨髓的滋补佳品,尤其适合青少年,被人视为席上珍品。相传凤尾鱼早在明朝就被作为“贡品”献给朝廷,明朝《万历野获编》中就这样记载道:“从明朝洪武年起,太祖命每年岁贡梅鲚(凤尾鱼)万斤。”因而凤尾鱼,又被誉称为“贡鱼”。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凤尾鱼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及微量元素锌、硒等;中医理论认为,凤尾鱼味甘、性温,归脾、肝经,可以补气虚、健脾胃、活血;药理发现凤尾鱼所含之锌,能促进人血中抗感染淋巴细胞的增加,有益于提高人体对化疗的耐受力,适宜体弱气虚,营养不良者和儿童食用,有利于儿童智力发育。但是香煎凤尾鱼亦不可暴食,唐代孟诜曾言孟诜曾言:蛴鱼肉发疥,不可多食;《食鉴本草》也记载:鲚(凤尾鱼)鱼肉助火动痰;而《食物本草》则写道:有湿病疮疥勿食。

临邑香煎凤尾鱼(赛岐的香煎凤尾鱼你吃过吗)(3)

凤尾鱼,无疑是福安渔家乡愁的一种承载物,其雌雄的体型和色彩差别较大:雄鱼身体瘦小,体长4~5厘米,背鳍较长,卜靖尖状,尾鳍宽而长约占全长的二分之一以上,尾柄长,大于尾柄高,根据其尾鳍的形状,又分为上旬尾、下剑尾、双剑尾、扇尾、三角尾等诸多品种;雌鱼身体则较粗壮:体长可达7厘米左右,体色暗淡,呈肉色,稍透明,背鳍和尾鳍的颜色较雄鱼逊色得多。

说起凤尾鱼的煮法,身体健壮的李师傅细细慢道:“凤尾鱼煮法主要有清蒸、香煎和鱼干煮汤三种,清蒸凤尾鱼干,香气四溢,鲜美爽口,大开胃口,但现在煮汤很少了,因为一斤鱼干需要五斤新鲜凤尾鱼制成,不仅价格昂贵,而且鲜凤尾鱼本来就供不应求。” 通常香煎一盘地道的凤尾鱼,正宗香煎做法与步骤如下:

主料:

凤尾鱼1斤(约600克),葱粒适量;配料:食油。

操作步骤:

1、将鱼除去内脏,洗净沥干水分;

2、用少许盐和料酒、姜片把鱼腌上10~15分左右;

3、把腌好的鱼捞起,抹干表面的水份;

4、在锅里放入适量食油烧热,放入凤尾鱼干煎,反复翻煎;

5、将干煎好的凤尾鱼收取盘中,撒些葱粒便成。

一盘清香的干煎凤尾鱼就扑鼻而来,让人口涎三尺,迫不急待拿起筷子······虽然鱼刺多,但干煎过的凤尾鱼酥脆可口,连鱼刺都可以嚼碎吞肚,而且鱼外香甜内酥脆。真可谓:色泽诱人,肉嫩味鲜,令人食欲倍增,乃不可多得的时令美味。

凤尾鱼,舌尖上的乡愁,福安海鲜一宝,看海天一色,任惊涛拍岸。它总是自豪地说:“浓到极致是平淡,人生有味是清欢;葡萄美酒夜光杯,香甜酥脆凤尾鱼。”

为凤尾鱼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