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俄罗斯的汽车工业渣到什么程度吗?#

俄罗斯汽车工业现状

据外媒报道,俄罗斯汽车工业持续衰落:由于#俄乌冲突# 2022年上半年,产量下降了近62%。在俄罗斯的一些国外汽车公司继续停产,部分品牌不断缩减业务。而且,由于缺少零部件,俄罗斯本土的汽车制造商也无法全面开工。由于这些问题,俄罗斯新乘用车产量大幅下降:根据俄罗斯统计局的报告,2022年上半年,该数字下降了61.8%(与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的结果相比),只有28.1万辆。

俄罗斯作为前苏联的主体国,继承了苏联强大的重工业体系,还拥有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领土,按理来说,俄罗斯的制造业应该是非常发达的,可苏联解体三十多年,俄罗斯的民用制造业依然没有取得什么进展,而且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还越来越大。俄罗斯造不出好车的原因有很多,经济低迷、技术开放重视程度不够等等原因都使得现在所谓的“俄系车”没落得厉害。

俄罗斯的乘用车品牌里,较为久远的有拉达汽车,近期则有一款UAZ品牌的车,它是某个“吃鸡”的游戏里的一款吉普车。游戏里的这款车,驾驶起来都能感觉到发动机的轰鸣和动力的疲软,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这款车的大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其技术水平甚至不如普通1.5T发动机,动力一塌糊涂,可是耗油量却高的惊人。

俄罗斯制造什么车(你知道俄罗斯的汽车工业渣到什么程度吗)(1)

根据官方数据,2021年俄罗斯轻型家用车销售总数为166万多辆,其中该国最大本土品牌拉达卖了35万辆,而来自韩国的起亚与现代这两个品牌,却在俄市场卖了超过37万辆。可以看出,俄罗斯本土制造商生产的汽车连俄罗斯人都不怎么买单,更不要说销往世界各地。

辉煌的历史

20世纪20~30年代,苏联砸重金从美国引进福特的全套生产线和技术图纸,大力发展汽车工业,成立了高尔基汽车厂。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技术的推动下,伏尔加、高尔基、嘎斯、卡玛斯、斯大林等苏联车企不断壮大。1958年,布鲁塞尔国际工业展上面,伏尔加轿车还一举夺得过最高奖项。20世纪80年代,苏联汽车的年产量约为200多万辆,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之一,人均汽车拥有量和欧美不相上下。虽然民用汽车制造商不是很多,但每个汽车品牌的生产能力都很强,一年可以生产20~30万辆,由此可见,前苏联的汽车工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很大。由于历史上两国的关系,苏联汽车工业对我们国家的影响也比较深。一汽就是在苏联的援助下建立起来的,当年的俄系车也曾称霸中国市场。

衰弱的原因

一、俄罗斯大力发展重工业,摒弃了轻工业和农业

国家导向起了方向标的作用,俄罗斯以及之前苏联对重工业的重视,轻视轻工业和农业,导致俄罗斯的工业发展和经济结构出现了严重的畸形。在前苏联盛传过一句话:一流人才搞军工,二流人才搞石油,三流人才搞汽车。可以想象当年苏联工业发展的不平衡。这也恰好导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出现了日常生活用品短缺的情况,所以当时很多中国人挺而冒险走私生活用品到俄罗斯。直至今日,俄罗斯的日用生活必需品仍非常依赖中国。

二、体制原因

工业是一个国家的脊梁,政策的保护是把双刃剑。因苏联特殊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汽车制造商们不思进取,按“计划”完成生产任务即可,不存在真正的市场竞争。因此各大厂商就没有搞研发和创新的动力。最终这些苏联“国有汽车企业”的产品竞争力越来越低,苏联如不解体尚可维持,一旦解体则要面对巨大的冲击。在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从计划经济变成了市场经济,大量的西方汽车制造商进入俄罗斯。于是俄罗斯汽车市场里的自主品牌陆续被边缘化。2012年,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本土汽车品牌基本已经完全丧失了竞争力,包括销量冠军品牌拉达,也是被法国雷诺汽车实际控制。

三、自然环境因素

俄罗斯65%的面积都是永久冻土,冻土地区修建道路面临冻融作用的挑战。所以俄罗斯想要修路,建设和维护的成本就会很高。因为道路环境比较恶劣,因此在俄罗斯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要底盘够高、可以翻山越岭,就是一台好车。油耗、外观、动力都不是首要考虑的因素。这就是“俄系”车的生产标准。

总体来说,曾经的“俄系”车也的确辉煌过的,现在俄罗斯的战斗机、核潜艇等军工有着前苏联的底子,依然保持着先进的技术水准,但本土汽车厂商已经造不出什么像样的车了。

对我国的启示

汽车是大规模生产的民用产品之中最为复杂的。汽车有数万个零件,设计寿命在十年以上。汽车行业是一个高度综合的行业,会带来几乎整条产业链。它的上游行业几乎囊括所有制造业部门。

有了苏联的前车之鉴,近二十年来中国以超大力度鼓励自主品牌发展。曾经看起来有些“不作为”的国有汽车品牌也纷纷重振士气,其中红旗、一汽、东风、广汽、上汽等乘用车品牌发展迅速,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而且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了弯道超车。在商用车领域也有解放牌、北汽福田、北奔重卡、陕汽重汽和江淮等等,中通、宇通、金龙等客车品牌也是有相当的实力。但是整体上中国的汽车工业实力目前距离欧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距离。随着国家的正确指引,各大厂商不断努力进取,我们的汽车工业站上世界之巅也是指日可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