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移动时代的到来,人们在驾驶过程中使用手机的现象愈发普遍。绝大部分驾驶人认为开车时打电话不至于大惊小怪,事实上,驾驶人都对自己一心二用的能力过度地评估,存在严重的自信心膨胀现象。


开车玩手机的危害有多大(开车玩手机危害有多大)(1)


图片来源:网络

研究表明,大脑在处理任务的时候是基于两个独立的系统的:一个是有意识的、理性的、需要分析的、能处理逻辑的、带有记忆的、拥有历史的、有时间线感知的,同时只能处理一件事情的串行机制,即直觉系统。另一个部分是无意识的、直觉的、感性的、瞬时反应的、只负责处理当下的事件、不进行记录的,同时可以处理多件事情的并行机制,即理性系统。这两个系统处理复杂任务的时候(或者是被认为是多任务的时候)是相互协作、相互影响、相互争夺注意力资源的。直觉系统会使用并发式的实时处理来支持理性系统做出单一的抉择。在理性系统负责处理关键性任务的时候,可以同时处理很多其他的不需要进行逻辑判断的,重复和习惯的任务。理性系统负责处理的任务,经过练习以及肌肉记忆,会逐渐转换成直觉系统来处理。

为了保证安全驾驶,需要驾驶人时刻保证视觉、听觉、肢体以及精神高度集中于驾驶任务。但在当下这个信息发达、需要快速决策的时代,大部分驾驶人在驾驶的时候都暗示自己可以在保证安全驾驶的同时处理电话另一端的任务。


开车玩手机的危害有多大(开车玩手机危害有多大)(2)


图片来源:网络

事实上,当驾驶人开车接打电话时,大脑的理性系统从驾驶转向接听电话,并由直觉系统接管驾驶任务,即便驾驶人看到了驾驶环境中的某个隐患,在接听电话时也往往容易视而不见,因为他们的注意力已经从关注驾驶环境转移到与谈话内容相关的内心环境了。更可怕的是,很多驾驶人在这个过程中并未受到“惩罚”,产生开车接打电话无所谓的错觉,并在错误中不断积累“信心”,为交通事故的发生埋下了安全隐患。另一个潜在的隐患是管理部门未对车祸发生时使用手机导致分心驾驶的情况进行数据采集,因此,这一问题的严重程度目前仍是一个未知数。

二、驾驶时使用手机对驾驶行为的影响


驾驶过程中使用手机会导致驾驶人不看道路、双手不在方向盘上、忽视周围的交通环境。这类分心现象被称为认知分心,对驾驶行为产生的影响最大。研究发现,使用手机造成的分心以多种方式影响驾驶行为,例如反应时间更长、与前车距离更近、车道偏离等。由此引发交通事故的风险大约是不使用手机的驾驶人的4倍。另外,无论是免提还是手持通话,均会造成认知分心。

三、有效解决的方法


一些国家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在手机使用方面进行立法。部分国家针对低龄驾驶人这类高危群体全面禁止在驾驶时使用手机。但最难的是持续执法的能力,至今仍然缺乏立法对降低手机使用频率的有效性研究,并且能够佐证这类法律法规在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或伤害效果方面的证据则更加稀缺。


开车玩手机的危害有多大(开车玩手机危害有多大)(3)


图片来源:网络

虽然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了在驾驶过程中不得拨打接听手持电话,但在执法过程中极难实现。

故加大宣传教育活动至关重要。通过宣传帮助提升驾驶人的风险意识和乘车人的监督意识,做到心口相传,使安全意识入脑入心,而不是心存侥幸或过度依赖车载科技,既要保证自身及乘员的交通安全,也要对其他交通参与者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