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走亲戚的时候,亲戚看了我一眼,就说好久不见你胖了啊。这时我才想起来,因为上半年一直宅在家里,基本就没啥机会出门“运动”,外加上家里吃得比较好,不胖就怪了。所以为了防止我成为一个只会喝快乐水的肥宅,咱就想搞一副运动耳机,好让我这个听音乐星人能够更有动力去运动。
vivo 无线运动耳机继承了 vivo 系耳机克制低调的传统,全身采用了深灰配色。无论是颈挂和项圈部分衔接处的做工,还是每个按键的手感都有股越级的精致。
耳机的项圈部分采用柔软的硅胶材质,并使用记忆金属定型。在保证耳机易收纳的同时,还能避免把耳机从收纳包里取出时项圈和耳机线材缠在一起。
在颈挂部分右侧颈挂上共有一个指示灯和四个按键:从上至下分别为 Pick 键、音量 键、多功能键和音量 - 键——其中多功能键用于开关机和音乐控制等操作,且有凸点定位方便佩戴时盲操;而左侧颈挂则是一个麦克风和一个 Type-C 充电接口。
vivo 无线运动耳机的本体采用了时下流行的磁吸设计,这样在摘下耳机的时候耳机本体就不会乱晃了。同时 vivo 还加入了霍尔传感器,这样在双耳自动吸合的同时耳机会自动断开蓝牙连接进入休眠状态。
连接方面,这次 vivo 无线运动耳机继承了 vivo TWS 真无线耳机的一键连接功能。只需要在我的 vivo X50 Pro 旁边长按耳机的多功能键或者分离两个耳塞,手机上就会自动弹出配对提示,无需复杂的设置。
戴上 vivo 无线运动耳机的一瞬间,耳朵的感受就会告诉我,嗯,这的确是一副 vivo 耳机。讲真我很赞成这次 vivo 无线运动耳机延续了 vivo 入耳耳机的倾斜式耳管设计:佩戴时硅胶耳帽能够深入耳道,耳机单元也会填满耳甲腔,两者还共同分担了耳机的重量。
所以在实际佩戴时,我并不需要在包装里挑最大的耳帽,只要选择和耳道直径近似的那一副耳帽,即可在保证佩戴稳定的同时避免长时间佩戴导致的耳朵疲劳。
虽然对我而言平时使用光靠耳塞本体已经足够牢固,但是为了保证在运动时的佩戴稳定性 ,vivo 这次还特别贴心地在包装里加了两个尺寸的牛角耳撑,减少因为晃动导致耳塞脱落或者听诊器效应。
音质方面,vivo 无线运动耳机并不会像一些运动耳机一样有诸如低音很轰头之类的”特色“,依然是偏向自然均衡的调音方向。可能有些人会觉得 vivo 无线运动耳机低音量感不够大,运动时听着鼓点节奏不够带感,但对我这种不听音乐会死星人自然还是觉得 vivo 无线运动耳机这种很少音染,能够忠实还原乐曲细节的风格更对我胃口,而且 LDAC 传输协议的支持更放大了这个优势。
只是我喜欢的,可不仅仅是 vivo 无线运动耳机的调音风格而已,实际上我更喜欢它的听音体验。没错,我说的就是先前在讲外观的时候提到的 Pick 键,在使用 i 音乐播放歌曲时按下 Pick 键即可收藏当前音乐。
原来在跑步的时候,正好听到想收藏的音乐掏出手机,发现人在晃、手机在晃、自己的手也在晃。光是能看清楚手机屏幕显示了啥都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儿,更别提还要在茫茫图标里找到收藏按钮了。
现在有了 vivo 无线运动耳机,我在跑步的时候连手机都不用拿出来,直接盲按耳机上的 Pick 键就行了,在方便的同时客观上也杜绝了走神看手机引发的危险。当然 Pick 键除了收藏音乐,在不听音乐的时候还可长按唤起 Jovi,在跑步的时候用语音回个消息非常方便。
说到语音,其实一开始我是很担心 vivo 无线运动耳机的收音能力的,毕竟它的麦克风位置在左侧颈挂上,而不是更贴近嘴巴的耳机线上。但 vivo 愣是在麦克风位置不占优的情况下,获得了较好的收音水平:实测在嘈杂环境下虽然在人声音质上有一些降噪痕迹,但在波形图中就能看出来,无论是响度还是人声的清晰度都要优于某款麦克风位置更科学的有线耳机——这样的拾音降噪能力对于通话、微信语音等场景已经完全够用了,要知道有线耳机的人声部分从波形上看已经被完全淹没在背景声音中了。
最后说一下续航,坦率说我在使用 vivo 无线运动耳机的这几天里就没有没电的时候,当然对于这种标称续航 12 小时的蓝牙耳机来说,没电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前一天晚上忘记充电了。可 vivo 无线运动耳机连这个问题都解决了:只要充电 5 分钟,就能拥有 4 个小时的音乐播放时间,就起床刷牙的时间足够充到满足一天大约六小时使用的电量。
虽然我一开始以为这是一款专精运动的耳机,但是随着我的使用,却发现 vivo 无线运动耳机不仅仅在运动场景下体验优异,即便我懒在家里”吹着空调听音乐”这种“废人”场景中,vivo 无线运动耳机依旧靠 LDAC 高品质音频传输、优秀的通话降噪能力、舒适的佩戴感和快充打动了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