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忠先生说99.99%的人,好像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怕比别人开得慢,但是却竟然不知道要开去哪里。

这就说明了很多人没有方向和目标,失去了人生的航向。

不管是对于事业还是婚姻,蔡志忠先生的建议都是,要先清楚明白自己的内心,你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再精准定位,关注当下:

人到中年很迷茫焦虑(人到中年还在迷茫焦虑)(1)

1、先衡量自己的筹码

首先,关起门,自己先想清楚,你最喜欢的是什么?你有什么优势、筹码?

人,从一开始就要设定自己的目标。

我们很多时候错在没有相应的优势,却总跟外面的人去比较,想要得到超过他们成就的那个高点。

比如,我们不会英文、也不会半导体,却想要得到郭台铭最后的那个钱,这无异于异想天开。

如果我们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技能,增加自己的筹码,想要有一天超越某人,那么这个就是有可能实现的。

所以,一切就是要从根本上做起,不论我们的筹码是多少。

人到中年很迷茫焦虑(人到中年还在迷茫焦虑)(2)

2、想清楚,你要做什么

如果我们有一个想法,那么,我们就先要将这个想法落实,不管这中间是需要几年,找准方向,找对方法,认真贯彻执行,就对了。

人到中年很迷茫焦虑(人到中年还在迷茫焦虑)(3)

3、单一目标,专注做一件事

在一段时间里,越大段的时间越有价值。


少关注外在,多向内看,多关注内在,看看自己的内在到底是什么样。

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花越长的时间做,做出来的成就往往越大。

即专注在一段时间里,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

当我们达到心流的状态,那么效率和产出就会更高。

很多时候,我们会后悔——总会有“明明我可以做得更好”的感叹,但是,结果已经呈现。

如果我们能在一段时间里,专注一个单一目标,专注于一件事,就有很大可能会做得很好。

我之前工作的行业里流传着一句话:三年入行、五年成熟,十年成专家。

人到中年很迷茫焦虑(人到中年还在迷茫焦虑)(4)

4、将热爱变成事业

蔡志忠先生说“一个人只要寻找到他自己最拿手、最喜欢的事物,把它做到极致,无论做什么,没有不成功的。”

我的写作课老师说过一句话,她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没有想过关注度、没有想过能否成功,只是首先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先写出200篇文章,再看结果!

但是就在她埋头写了几十篇文章的时候,很多文章就不断获奖,同时还收获了源源不断的粉丝和签约及约稿。

当我们做出来的比期待得更好,效率也越来越高时,就能达到另一种更好的状态:低成本、高品质、高效益。

当我们能到到这种状态的时候,想不成功都难。

人到中年很迷茫焦虑(人到中年还在迷茫焦虑)(5)

5、关注当下

蔡志忠先生说“当下就是天堂。”

很多时候,我们将昨天的失意带到了今天,而今天的羁绊又去担忧明天。

就忘了关注我们的当下,却不知道所有的当下相加,就是我们的一生!

我们只有切割掉昨天的种种,将焦点聚焦在当下,走好当下的每一步,才能稳稳地走向明天!

天下万物,人生百态,弱水三千,只有先找到自己的那一瓢——最喜欢的事物、最热爱的、最拿手的,将它做到极致,才能收获成功和快乐!

人到中年很迷茫焦虑(人到中年还在迷茫焦虑)(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