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这么一句话:"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其中的公屐就是我们常听的木屐的原型。每当我们听到木屐大多都会想到这是日本经典的传统文化之一,但它的实际源头却不是在日本,而在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多年文明的大国。也许我们鲜有耳闻,但我们不能忘却它的根基。

唐代木屐和日本木屐的区别(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1)

木屐,简称屐,是一种两齿木底鞋,走起路来吱吱作响,适合在南方雨天、泥上行走。据文献记载,中国人穿木屐的历史至少有三千多年。1987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宁波慈湖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发现两件残存的木屐,均为左脚所穿,屐木扁略呈足形,前宽后窄。据研究,这两件木屐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属良渚文化遗物。所以木屐实则起源于中国,它是由中国人发明的,隋唐以前,特别是汉朝时期,它便是是常见的服饰,在中国,是汉服足衣的一种,是最古老的足衣。其名来自中古音"屐屉",常称作木屐,使用于室外。后来传入日本,在日本流行至今。若鞋面为帛制成,则称为帛屐。牛皮制作则称作牛皮屐。木制底下是四个铁钉,耐磨、防滑。

木屐的使用材料

制作屐的材料主要是木料,故有"木屐"之称。所用木材有一定标准,以质地密致坚韧者为佳,常见者有桑屐,以桑木制成,如《南齐书·祥瑞志》"(世祖)在襄阳,梦着桑屐行,度太极殿阶。"有枹木屐,以枹木制成",如晋稽含《南方草木状》:"抱(枹)木生于水松之旁,若寄生然,极柔弱,不胜刀锯,乘湿时刳而为履,易如削瓜。既干则韧不可理也。……夏月纳之可御蒸湿之气。"有棠木屐,以沙棠木制成。

唐代木屐和日本木屐的区别(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2)

《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黛玉看脱了蓑衣,里面只穿半旧红绫短袄,系着绿汗巾子,膝下露出油绿绸撒花裤子,底下是掐金满绣的绵纱袜子,靸著蝴蝶落花鞋。黛玉问道:"上头怕雨,底下这鞋袜子是不怕雨的?也倒干净。"宝玉笑道:"我这一套是全的。有一双棠木屐,才穿了来,脱在廊檐上了。"除木料之外,古代还出现过帛屐,以布帛代替绳系。

唐代木屐和日本木屐的区别(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3)

传统做法

先以刀、斧、锯来劈成木屐大小的长度,再分别以大人或小孩的脚型尺寸大小为模制成粗胚,再以刨刀将中间的木材削掉,鞋头底较低,鞋跟处较高,最后钉上屐带完成。

唐代木屐和日本木屐的区别(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4)

现代做法

木屐的粗胚先由机器做成,再贴上绣面花纹,钉上屐带即成,较为传统式省时省力,但是式样较固定无变化,且少了手工的亲切感,更何况手工还可依左右脚型制作呢!而手工木屐的制作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画: 一块木材要变成一双木屐,得先挑选阴干的木材,然后用模板在木材上画出木屐的初型线,用机器或人工切割,分开时就自然有弧度,且一切就是一双,没有一个部分被浪费掉。

2、晒: 用机器锯出初型后,便要拿去太阳底下曝晒一星期左右,使木屐比较不易腐坏。

3、砍: 使用斧头,细腻地削出鞋缘的弧度。

4、泡: 将木屐初型泡在装满水的桶子中,是为了使木屐在刨的过程中不会因木材干涩而不好磨。

5、刨: 老师傅在特制倾斜的平台上,脚一弯,一顶,就固定木屐开始磨了。

6、再刨:木屐是穿在脚上的,当然要穿得舒舒服服,老师傅细心地修饰,将木屐的表面、棱角或屐跟磨得很光滑。

7、漆: 将磨好的木屐鞋台漆上一层又一层的亮光漆。

8、钉: 最后在屐面上装钉屐耳,这样一双木屐就大功完成了。

9、屐: 素素净净的,就是令人怀念古早木屐的成型。

唐代木屐和日本木屐的区别(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5)

我们大概了解了木屐的起源和它的一些历史渊源,也懂得了木屐的基本制作方法。相信很多人时常在影视剧里看到的都是日本人穿着和服、趿拉着一双木屐珊珊而行,别有一番风味,都会认为这是日本所特有的文化。其文化起源中都有中国文化的身影,我们应善于挖掘我们的历史,探索我们的文化宝藏,追溯我们的文化自信。不要让文化流失他国。相信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们能有更多的爱国人士去挖掘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遗产,去研究和探索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特色,强化我国的民族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