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夏治斌 石英婧 上海报道

20世纪80年代,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于1983年挂牌成立,这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家中外合资汽车企业。时至今日,汽车合资模式在国内已走过39年的历程。

25年打造强大体系力(25年打造强大体系力)(1)

(上汽通用汽车/图片源自官方)

在过去的近40年岁月中,国内涌现出了大批汽车合资公司,包括上汽通用汽车、上汽大众、东风雷诺、一汽马自达、东风悦达起亚等车企,合作伙伴涉及美国、德国、法国、韩国等多个国家的汽车公司,中国汽车工业得到迅猛发展,产销数量大幅度提升。

细数活跃在中国汽车舞台的合资车企,上汽通用汽车无疑是一抹亮色。作为国内合资车企的代表之一,上汽通用汽车成立于1997年,次年的第一辆别克新世纪轿车下线,开启国内造车的进阶之路。

过去的25年间,上汽通用汽车从上海浦东金桥起步,到目前已经拥有浦东金桥、烟台东岳、沈阳北盛和武汉分公司四大生产基地,旗下拥有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三大品牌,30多个系列的产品阵容,覆盖了从高端豪华车到经济型轿车各梯度市场,以及MPV、SUV、混合动力和电动车等细分市场,是中国汽车工业的重要领军企业之一。

面对自主品牌和造车新势力在电气化时代崛起的冲击,如何更好地融入电气化发展历程,上汽通用汽车为代表的合资品牌勇立潮头,踏浪前行。

合资车企在华深度调整

“汽车合资模式在国内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中国已经连续十几年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也已经连续7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说道。

有关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3.8%,连续13年保持全球汽车产销量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销售完成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

不过,张翔也坦言:“但有些合资车企依旧是延续‘海外研发,国内生产’的模式,按照国内汽车市场的体量和发展速度,这种模式已经有些跟不上节奏了。”

不可否认,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由增量市场进入存量竞争时代,过往的汽车合资模式遭受很大的冲击。尤其在吉利汽车、长城汽车、比亚迪等自主品牌车企强势崛起后,以及国内众多造车新势力的兴起,合资车企面临的竞争环境日益激烈。

合资车企在华进入深度调整期。而对于上汽通用汽车,2022年是非常重要的年份。6月12日,上汽通用汽车迎来公司成立25周年的重要里程碑。回望25年的造车路,从1997年项目开工到第一款产品下线,上汽通用汽车仅用了23个月,而后在4年时间里,生产、销售了10万辆,再用8年时间取得第一个百万销量。

到了2010年,上汽通用汽车率先成为国内年销量超过100万辆的乘用车企业,2014年累计销量突破1000万辆,2017年累计批发销量超过1500万辆,2020年累计产销突破2000万辆。2021年9月,上汽通用汽车发布全新司标,以此彰显公司以全新面貌、全新科技、全新布局、全新体系去拥抱变化、与时代共振的决心。

“新四化”时代下勇立潮头

在“新四化”的时代浪潮下,新能源汽车行业百家争鸣、诸侯争霸,“蔚小理”等一众造车新势力迅速崛起,百度、小米等互联网巨头纷纷“跨界”造车行业,传统的主流车企强敌环伺。

在任万付看来,合资车企目前面临的困难比较多,主要有两点:一是汽车市场进入存量竞争时代,消费升级带来的红利多数被豪华品牌拿走,普通品牌受益较小,再加上自主品牌冲高端,普通合资品牌的处境更加艰难,不少合资车企都受到一些影响;二是电气化转型起步较晚,目前处于苦苦追赶的阶段。

张翔亦表示,特斯拉在进入中国市场后,带动一波造车新势力的热潮。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持力度也在加大。“整个汽车的消费热点转向了新能源,而合资车企业在新能源这块普遍都反应比较滞后。”

面对电气化转型的大趋势,合资车企也正积极地进行转型,上汽通用汽车自然也不例外。“通用汽车在新能源领域的转型是非常坚决的。”对于通用汽车在新能源领域的转型,上汽通用汽车总经理王永清曾如是评价道。

据悉,通过深度整合母公司优势资源与依托25年来持续锻造的强大体系实力,上汽通用汽车将围绕“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创新发展,加快面向未来的产品、技术、业务布局,推动别克、雪佛兰和凯迪拉克三大品牌持续向上发展。

除此之外,2021年到2025年,上汽通用汽车在电动化和智能网联化新技术领域的规划投入将超过500亿元。据悉,上汽通用汽车目前已布局轻混动、插电式混动和纯电动等多样化节能技术及新能源技术型谱,覆盖轿车、SUV、MPV等主流车身形式的产品型谱。

此后,上汽通用汽车的电气化转型不断换挡提速。2021年9月,通用汽车公布Ultium平台的中文名称为奥特能电动车平台。作为通用汽车全面电动化的基石,奥特能电动车平台荟萃了通用汽车超过25年的电气化经验和前瞻技术。

据悉,上汽通用汽车和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全程参与奥特能电动平台及相关车型的同步开发。通过运用高度本地化的业务链体系,上汽通用汽车实现了奥特能平台车型的国产和超过95%零部件的本土化采购。至2025年,基于奥特能平台打造的国产新能源车共10款以上,涉及轿车、SUV和豪华SUV等多个细分市场。

据悉,国内首款奥特能车型——豪华纯电中大型SUV凯迪拉克LYRIQ锐歌已于6月6日开启大定,预计2022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起,后驱长续航版和后驱长续航尊贵版陆续交付。

除此之外,上汽通用汽车旗下别克品牌基于奥特能电动车平台开发的首款SUV概念车——别克Electra-X已于6月1日举行的2022别克日全球首发,今年别克将推出2款基于奥特能平台的新能源车型。

强大体系力抢滩后合资时代

对于当下的车市,“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早已过去。在电气化的“激烈战事”中,企业的体系竞争力在后合资化时代至关重要。

上汽通用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新能源技术体系是企业电动化战略行稳致远的重要支撑。公司充分整合母公司双方的经验积淀和优势资源,布局奥特能超级工厂、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新能源试验大楼和广德电池安全试验室,完整覆盖从研发、试验到生产的新能源技术工程和制造能力,在国内主机厂中首屈一指。”

以泛亚汽车技术中心为例,其与上汽通用汽车同一天成立,是国内第一家中外合资汽车研发中心,也是首家获颁“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合资汽车研发中心。目前已形成1个泛亚、2个园区、3个分中心、4个试验基地的整体业务战略布局。

据悉,泛亚坚持本土和全球产品开发双举并进,经过25年发展,从合资初期的4项核心能力开始,形成了全过程的面向未来的设计、整车及驱动系统开发能力,完成了别克、雪佛兰和凯迪拉克等多个品牌产品车型及10余款概念车的开发。

“2021年,随着泛亚新能源试验大楼、广德电池安全试验室以及奥特能超级工厂的相继启用投产,上汽通用汽车已具备从技术研发、试验验证、生产制造到本土采购全链路的新能源完整体系能力,在国内主机厂中首屈一指。”上汽通用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

而在智能制造方面,上汽通用汽车通过先进智能装备、物联网、工业大数据分析技术在关键领域的应用,正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实现制造全生命周期的透明化及数字化,助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

其中,上汽通用汽车金桥凯迪拉克工厂和武汉二期工厂是目前中国智能化程度最高、质量管控等级最高的全以太智能工厂,具有高自动化及大数据处理功能,代表了当今汽车制造的全球领先水平。

在智能网联方面,早在2017年,上汽通用汽车发布企业车联网2025战略,对2017~2025年企业车联网的构建进行了清晰规划,明确各个阶段的发展目标,致力于全面打通“人•车•生活”的车联生态,以前沿科技和创新服务构建未来智慧出行生态。

此外,基于灵活的车联网架构,上汽通用汽车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三大品牌旗下车型已实现100%云互联。自2020年底至今,上汽通用汽车已对旗下三大品牌车型进行了多波次大规模车载互联系统升级,加速用户高感知、高频率使用的车联功能和服务体验快速迭代更新;2020年11月,上汽通用汽车发布V2X技术,别克GL8 Avenir艾维亚成为业内首批搭载这一技术的量产车型之一。

不仅如此,在“2025车联网战略”扎实推进的基础上,上汽通用汽车依托国内庞大的用户基盘、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母公司双方的优势资源,加快开发符合中国客户需求、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智能网联产品与配置,不断推进全新一代车联系统的迭代升级,全面拥抱场景主导、软件定义、数据驱动、智慧出行的新时代。

上汽通用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上汽通用汽车智能网联的技术、产品和服务,由基础架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V2X智能交通技术四大方面组成,以此为用户创造触手可及的安全、智能、互联的用车体验。”

正如上汽通用汽车25周年短片《循常》所表达的那样:“循”是坚持,是矢志不渝;“常”是信念、创新和使命。25年来对初心的坚守,让上汽通用汽车筑起了不断超越的里程碑,成就了超过2000万名车主的美好出行生活,更为企业加速转型、拥抱未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编辑:石英婧 校对:颜京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