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超过40家中国整车企业开始研发燃料电池汽车。2018年氢燃料电池产业相关投资及规划资金更是超过了850亿人民币。
除了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供应商,产业资本对氢能及燃料电池的炽热拥抱,也加快了新能源汽车技术路径唯“纯电”论的转向。
2018年的车市凉了,然而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却火爆异常。去年1-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5.4万辆和103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63.6%和68%。根据2018年底的数据显示,北京新能源号牌的排队长龙已经达到42万人,新申请者需要至少等待8年才能获得新能源指标。
随着动力电池汽车持有量大规模的增长,电池生产、回收所带来的的环保压力已经显现,这是锂电池产业无处回避的问题。
截至2017年底,京津冀地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32.6万辆,约占全国的21.3%。预计2018年废旧动力电池达3466吨,2019年可达6483吨,2020年将增至10446吨。
将动力电池视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唯一出路,显然是有失偏颇的。目前政策上风向也有微妙变动:在锂电池汽车上的补贴政策正在逐步退坡,而氢能源燃料电池汽车的补贴政策相对稳定;在补贴力度上限方面,燃料电池汽车的补贴力度是没有下降的。可以看到,氢能源汽车有迎头追上之势。
去年底,原科技部部长、现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发表文章:“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文中,万钢指出纯电动汽车存在现实短板,建议及时将产业化重点向燃料电池汽车拓展。
环保要求、政策东风齐备,氢能源发展在资金、技术上已经引来大批关注。然而氢能源产业的参与企业却多数财务状况窘迫。比亚迪的“十年磨一剑”能否在氢能源产业再次被复制?哪些企业有可能再造神话?
富瑞特装(300228.SZ)——卖资产、不离场
公司是LNG行业的龙头企业,因此在供氢系统和加氢站设备方面已经具备了大规模应用的基础。
然而在2018年6月,富瑞特装将其持有的氢能装备的全部56%股权出售给新云科技。氢能装备以车载高压供氢系统和加氢站设备为主,开拓了包括氢气制备·加氢站建设、FCV供氧系统研发多块氢能业务,已有商业化运营的成功项目。
此交易信息的释出令投资者产生了质疑,在回复深交所问询函中,富瑞特装表示,氢能业务短期内难以为公司创造效益,且行业产能难以立即释放。因此仍将聚焦LGN的业务。
但富瑞特装同时表示,未来将在深冷业务板块进行超低温绝热液氢气瓶的研发制造业务,并通过投资参股东风特汽(十堰)专用车有限公司等企业进入新能源整车及核心零部件等领域,由此可见,公司对于氢能产业的发展仍留有余地。
数据显示,国内加氢站已有54座,全球329座。目前由于日加氢量较小,因此综合成本较高,盈利是个问题。
厚普股份(300471.SZ)——LNG业务挤兑,布局加氢装备
去年底,厚普股份全资子公司厚普氢能与法国液化空气集团的子公司全资子公司ALAT签署协议。双方计划共同投资,在成都设立一家从事氢燃料电池电动车加氢站的开发、生产及销售的合资公司。
与富瑞特装相似,厚普股份也是CNG/LGN行业的参与者。但随着天然气加气站设备投资力度的下降,公司致力于向氢能领域转型。
由于这两个行业有着较强的协同性,因此2018年以来,厚普股份积极开展氢能相关领域业务,持续加大对氢能领域投入力度,公司已向武汉、佛山、郑州、张家口、山东聊城等国内多个布局氢能源汽车的城市供应了氢加注装备。
此次成立合资公司的合作方——法国液化空气集团在全球参与建设及投资运营的加氢站有100余座及8座液氢装置,对于厚普股份而言,其中的数据共享以及技术积累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亿华通——绑定下游大客户
去年12月,正在冲刺IPO的亿华通发布了股票发行方案公告:“公司拟定向发行股票数量631.25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为3.03亿元。本次股票发行价格为48元/股,发行对象均以现金方式认购。发行完成后,公司总市值将超过25亿元。”
目前公司业务主要覆盖加氢、电池系统、电池辅助系统等中上游领域。而在公司的大客户中,宇通客车与中通客车都是已经实现氢能源汽车商业化的整车企业。
根据此次公告,亿华通表示,本次融资对象并非单纯的社会资本,而是围绕与北汽等整车企业的战略层面开展合作布局。未来,亿华通将与北汽集团继续拓展合作深度与广度,共同研发氢燃料电池SUV车型,以期在轿车、SUV、客车、物流车等多方领域全面开花。并以2022年冬奥会为契机,共同推动京津冀氢能一体化战略。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股票发行的认购方:北京安鹏和深圳安鹏均为北汽产投管理基金。
大洋电机(002249.SZ)——由电到氢的迫切转型
大洋电机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可谓是转型的代表。早在2009年,大洋电机就逐渐从传统家电向电动车动力总成业务转型,并通过一系列收购设立而成的广东大洋电机新能源公司在电动车产业爆发中尽享红利。
然而纯电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十分激烈,2017年开始,大洋电机的盈利状况就不断恶化,对于氢能的布局也是大洋电机转型需求的体现。
据不完全统计,2016-2018年初,通过直接增资、认购可转债、投建氢能源产业园、组建合资公司、签订产销协议等多种方式,大洋电机在氢能源领域规划项目金额累计投资将近60亿。
目前,大洋电机的核心技术来自于其2016年持股9.9%的巴拉德——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全球龙头,主营燃料电池堆模块和系统的设计开发业务。去年8月,其再次认购巴拉德计划与潍柴动力所设合资公司10%。
去年初,大洋电机斥资650.38万欧元收购全球氢气储运技术商HydrogeniousTechnologies GmbH 10.20%的股权。
雪人股份(002639.SZ)——主营业务输血搭建氢能全产业链
经历了2017年的巨亏,2018年前三季度,雪人股份的财务数据回暖。其中冰雪基建项目与冷运物流的带来的抬升作用不可忽视。
与此同时,公司在氢能源行业的业务也对业绩提升起到了推动作用。
头顶“国内第一家覆盖氢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光环,雪人股份自2016年起通过一系列国际并购、控股或者参股,引进氢能与燃料电池领域国际先进技术,上游掌握“水电解制氢+加氢站+氢液化技术”,下游覆盖“燃料电池+空气供给系统+氢循环泵”。
据此,雪人股份目前已与国家电投等央企建立氢能产业合作伙伴关系,与清华大学氢能与燃料电池团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公司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电堆、空压机、氢气循环泵等产品已与宇通客车、金龙集团、潍柴动力、江苏清能动力、武汉泰歌汽车等整车企业展开合作,向国电投、上燃动力、州弗尔赛等相关燃料电池发动机企业提供样机并签订销售合同。
目前,雪人股份披露:预计2018年度的净利润1500万-2100万元,实现扭亏。
潍柴动力(000338.SZ)——“豪”买入场、发挥协同优势
去年11月13日,潍柴动力通过全资子公司潍柴动力(香港)国际发展有限公司认购加拿大巴拉德动力系统有限公司19.9%股份完成交割,正式成为巴拉德第一大股东。今年1月1日,巴拉德动力系统公司宣布,任命两名潍柴高管成为其董事会成员。
与多数缺乏核心技术但却意欲布局氢能源行业的公司一样,潍柴动力先后与弗尔赛、德国博世及英国锡里斯动力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从国内外引进相关技术。通过“购买门票”的方式,正式入场。
从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看,纯电动汽车更适用于城市、短途、乘用车等领域,而氢燃料电池汽车可能更适用于长途、大型、商用车等领域。而这一领域正式潍柴的专长所在。
目前,作为潍柴集团旗下的一员,亚星客车已经于去年推出了首款氢燃料电池客车。
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对此表示:“我们承担了国家新能源,也就是氢燃料电池的重大专项任务。这已经得到了国家批准,国家将给予资金支持,山东省政府也全力支持我们做这件事情。潍柴将以济南为主,推动2000辆城市公交车的氢燃料发动机落地,建设绿色城市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