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高宁

“兵者,国之大事”“不战而屈人之兵”“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对于中国军人来说,这些脍炙人口的名言佳句耳熟能详。而这些富有哲理的名言正源自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孙武。《孙子兵法》不仅包含许多战争的基本原则和规律,更为重要的是其提出了“重战、慎战、备战”的战争观。

所谓“重战”,就是指战争关乎国家的生死存亡,是“国之大事”,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正因为战争关涉的利益极大,“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所以必须“慎战”,须从“安国全军”的战略高度来对待战争;而军队只有加强“备战”,扎实认真做好战争准备,才能有备无患、“以虞待不虞”。

孙武的军事思想极大影响着后世,推动了尚和平、贵谋略、崇全胜的中国军事文化传统的形成。美国学者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和菲利普·李·拉尔夫在合著的《世界文明史》一书中指出,和其他文明不同,中华文明繁荣起来后再也没有中断过,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整体上没有成为一个侵略性的文明。而溯源这种战略文化特别是战争观的缘起,显然受到了孙武及其《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影响。

文化是流动的,优秀文化常常能够跨出国界、穿越时空。孙武及其《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是东方兵学的代表,但其影响却不止于世界的东方。《孙子兵法》在魏晋南北朝时就已传入日本,对日本的军事思想产生深远影响。18世纪,该书传入欧洲,法、俄、英、德、捷等译本逐步问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败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在读到《孙子兵法》中关于“慎战”的论述,特别是“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时,不禁感叹:“可惜二十多年前没看到这本书。”至今,《孙子兵法》已被译成约30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传播。许多国家将《孙子兵法》作为军校学员的必读书目。例如美国的国防大学、西点军校,智利的空军战争学院等。

作为中华优秀军事文化的重要开创者,在孙武逝世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其军事思想特别是重战、慎战、备战的战争观,依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今天我们传承和弘扬这种优秀军事文化,就是要深刻理解军队自身的责任和使命,认清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的道理,有效推动强国与强军的统一。中国人民历来爱好和平、审慎地对待战争,这是中国传统军事文化传承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当今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但慎战决不是怯战、忘战。相反,“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强调安不忘危也是中国军事文化的优秀传统。历史早已证明,当一个国家的人们都认为离战争越来越远时,战争却有可能越来越迫近。作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我们必须充分认清当前国家安全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坚决摈弃任何侥幸心理,瞄准军队建设中现存的问题、短板和弱项,真抓实备、常备不懈,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带动军队现代化建设整体发展。

孙子兵法概述和战争观(孙子兵法影响深远的战争观)(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