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木三分

【出处】唐朝·张怀瓘《书断·王羲之》:“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释义】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文章或见解深刻、透彻。

成语故事

成语基础知识及答案(成语中的计量解读之)(1)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 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 父见其小,恐不能秘⑧之。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 jī ) 月,书便大进。

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涕流曰:“此子必蔽吾名!”

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三十三书《兰亭序》。三十七书《黄庭经》。 书讫,空中有语:“卿书感我,而况人乎!吾是天台丈人。”自言真胜钟繇。羲之书多不一体。

(原文节选自唐朝·张怀瓘《书断·王羲之》)

计量解读

据考证,我国是最早采用十进制的国家之一,建立了尺、寸、分等量值换算体系。古代的1寸等于10分,3寸约等于现在的10厘米,通过计算可得,3分约等于现在的1厘米,可见王羲之写字的墨迹竟然深入木板达1厘米,这当然有夸张的成分,不过足见书圣书法造诣之深和东晋时代计量之精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