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看电影电视,不喜欢评价演员演技。毕竟,演技这东西,见仁见智。这次看了《浮图缘》,对剧中慕容高巩这个角色,忍不住想说几句。

三十六集电视剧中,慕容高巩的戏份不少。虽然他不是男一。开始部分,他是个胆小怕事、深受皇权压迫的福王。因为不是嫡出,与皇帝宝座无关。他做着自己的闲散王爷,每日以扎灯笼为乐。

慕容高巩是真的傻吗(这个角色叫慕容高巩)(1)

皇兄突然驾崩,引发宫中各方权力角逐。唯一的太子被强势的昭定司掌印肖铎隐藏到福王府中。本以为他可以做一个“从龙”的皇叔,一个偶然不小心,太子被他误杀了。肖铎帮他隐瞒了事故,并顺势将他送上皇椅。

他遵从着既定的方案,事不关己不开口,凡事一问三摇头。心甘情愿地做了个傀儡皇帝。心中唯有一个白月光,便是少年时惊鸿一瞥见过的步音楼。相比荒淫的帝王,他对步音楼真是情有独钟。这点,颇有点明朝弘治皇帝朱祐樘的风采。区别在于,朱祐樘是得而爱之。慕容高巩则是爱之不得后的变态。

人,其实都有这样的毛病:得到的不珍惜,得不到的永远最好。今天,不去分析慕容高巩的爱情心路。简单说说他当皇帝后的变化。

慕容高巩是真的傻吗(这个角色叫慕容高巩)(2)

权力,有时候会让人产生崇高的理想,更多的时候却是堕落的根源。因为权力,人,会变成恶魔。慕容高巩便是。

从当上皇帝初期的战战兢兢,躲于一隅做灯笼到立志夺回自己的权力,时间不长。他不愿意躲在肖铎的羽翼下生活,又离不开肖铎为他打下的一片江山。心里首先对肖铎有了羡慕嫉妒恨的念头。他以为,只要将肖铎的权力夺回来,他便是一个有为的天子。于是对身边唯一一个知己太监孙泰清,他表露了心迹:要好好用功,像先王那样,一切自己说了算。

借助南苑王娶妾,他让肖铎送亲。同时避开朝廷指责,带走步音楼。因为肖铎是太监,他很放心。他确实用功了。演员用不同的语气和神态,将慕容高巩的心理变化层层展示出来。编导们不是用做不做灯笼这样简单的表述,而是通过演员的演绎,去推进人物个性的改变。

慕容高巩是真的傻吗(这个角色叫慕容高巩)(3)

心态变了,行为跟着改变。他最真实的想法,不敢对别人说,只有太监孙泰清可以倾诉。也因为此,孙泰清常常会进言规劝,希望慕容高巩真能成为一代明君,正直有为。敢言他人不敢言,孙泰清将常常置身到危险的境遇中。慕容高巩从开始的言听计从,到后来接受不了逆耳忠言,再到自以为掌控了所有一切后的冷酷,孙泰清最后的结局,不难想象。

一年时间,从初登大位后心不在焉,到一段时间后有想法,再到后期铁腕、暴戾、残忍等等,慕容高巩的心理改变,随着行为变化不断呈现在观众面前。

比起剧中的男女主,他改变的节奏和层面,清晰可见。尤其南苑王发动谋反后,他被肖铎救驾逃命。这时候,他不是感动感激,而是更加猜忌。如果没有肖铎,自己便活不下去。反之,肖铎如果想要他的命,不是易如反掌吗?

慕容高巩是真的傻吗(这个角色叫慕容高巩)(4)

逃命途中,他滚下山崖受了重伤。他的伤,是男人最不能忍受的部位。因为这,他性情大变,变得不可理喻。

这是慕容高巩人物的小传。演员却演出了他色厉内荏的本质。这是表演者的高超。“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只是表层。深层次自小被冷漠对待,谨小慎微做人导致的不自信,一直贯穿在他的整个行动中。他被强势的父兄对待,身边没有可意亲近的人,原生的悲哀。

步音楼无意间一只明亮的灯笼,照亮了少年的未来。做灯笼藏拙,送灯笼给步音楼讨好,都是那一次美好的记忆。误杀侄儿内幕被肖铎藏下,借机上位,他的心理产生了不真实的虚幻感。随着时间,发现自己真的成为了皇帝。他产生赶走肖铎,将权力收回到自己手中的思想,本身没错。否则他会一直当傀儡。

慕容高巩是真的傻吗(这个角色叫慕容高巩)(5)

问题是,他希望得到权力和步音楼的手段,就是他曾经被伤害的强权。这像什么?中国几千年至今不绝的婆媳矛盾。被婆婆欺负的儿媳,几十年后成了令她曾经深恶痛绝的婆婆。不是身份变化,而是行为。“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后,将婆婆对她的一切,施之以新进门的媳妇身上。

慕容高巩希望以强权压制得到一切,频频的失败让他的心态愈发扭曲。表演者用不多的语言和不强烈的肢体动作,配合表情,让观众渐渐感觉到他黑化的过程。

电视剧设定了一年时间,讲了一对男女悲情转为浪漫的爱情故事。有爱的人,放下执念远走他乡。失去爱情的人,即便是帝王,只能颓然失落。爱情的得失,唯真心而已。慕容高巩真心不缺,真心之外多了攫取。他得不到,必须的。

慕容高巩,《浮图缘》中演的最好的角色。个人之见。

慕容高巩是真的傻吗(这个角色叫慕容高巩)(6)

,